中俄合作办学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初探

2016-02-15 08:35李明宇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俄方俄语办学

李明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中俄合作办学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初探

李明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俄交通类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培养高铁国际化人才非常必要。中俄合作铁路专业俄语教学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俄教师互动频繁,有利于优质资源共享和开发等主要特点。提出了教学的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思路。根据中俄合作办学的优势,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特殊定位,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合作教学与合作学习相混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混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混合。

中俄合作办学;铁路专业俄语教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的主要特点

2010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率先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欧亚交通学院”,开展中俄合作高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两年来,中俄交通类院校掀起了合作办学的高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职院校分别与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乌拉尔交通大学、圣彼得堡交通大学等俄罗斯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国内的多所铁道高职名校之所以都选择了与俄罗斯极负盛誉的交通大学合作,目的就是通过国际化办学的方式,汇集中俄交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会自如应用俄语的同时,熟练掌握中俄两国铁路技术,从而为中俄铁路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国际化人才的支撑。

中俄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俄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强强联合,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其中俄语教学起到了关键作用。要开展好俄语教学,必须明晰中俄合作办学环境下俄语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俄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它们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是应用型的高校,培养的是职业型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知识结构要以专业应用性知识为主,为将来从事技能应用性工作夯实语言基础。俄语的语音、语法相对复杂,对于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这门语言的学生而言,熟练掌握运用俄语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铁路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词汇,可想而知,学习的任务非常繁重,单靠闭门造车、死记硬背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中俄联合办学可以引入大量的俄方师资,增加俄方教师的课时比例,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经常接触到地道的俄语,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广泛开展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促进教师频繁互动,有利于提高中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目前,负责俄语教学的中方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内院校俄语专业毕业,境外交流和学习经历较少。每年国家也会选派在职俄语教师以访问学者等形式赴俄罗斯交流学习,但是时间一般只有3~12个月,人数也相对较少,难以满足高职院校俄语教师发展的需求。通过中俄合作办学,相关铁路院校可以直接遴选本校的优秀教师,组成2~4人的小规模教学和科研团队,赴俄罗斯研修交流。而俄方则可以根据在平时教学交流中对于中方教师的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培训计划,帮助中方教师提高自身的俄语水平和教学能力。除教学之外,中俄教师之间还可以共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定期举办俄语专业研讨会和学术成果交流会,在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中,中方院校俄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必然会得到增强和提高。总之,国际化办学对师资的影响是无形的,但效果是事半功倍的[1]。

(三)在促进合作院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有利于新的教学资源开发

通过中俄联合办学,合作院校教师之间不仅能共享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如引入原版教材、共享实训基地),还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合作(如共同编写教材、制作教学课件)。目前,国内高校大都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大学俄语》和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写的《俄语》作为俄语专业的教材,但是,这两套教材针对的都是本科院校俄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学生的俄语教学。这就需要中俄合作院校的教师,根据具体的学生特点,补充铁路专业的俄语词汇,编写更适用的俄语讲义和教材,开发教学课件。通过中俄合作办学,合作院校教师共同搭建网络授课平台,共同开发网络教学系统也成了国际化办学的一个新的合作趋势。

二、教学的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

(一)教学的目标定位

俄语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专业俄语教学、公共俄语教学、复合型俄语教学(专业+俄语)3种类型。专业俄语教学是把俄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学专业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俄语学习是从最基础的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开始,教学自始至终都要围绕俄语语言文学学习与研究来进行[2]。我国《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公共俄语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俄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读、写和翻译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以俄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交际,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对于复合类的俄语教学来说(包括铁路专业的俄语教学),俄语成为了学习和研究铁路专业的一门工具,它不需要像专业俄语教学一样,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俄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只要求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俄语基础和文化认知后,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并借助俄语来研究相关的铁路技术。它也不能像公共俄语教学那样,只把俄语作为简单的交际工具,对于语言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不作过高要求。中俄合作铁路专业的俄语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化办学的优势,在更好的语言环境中,夯实学生的俄语基础,侧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掌握铁路领域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为学生将来能够用俄语进行工作交流打下基础。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和铁路专业词汇的熟练掌握应当成为中俄合作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中俄合作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突出俄语的实用性和铁路的专业性词汇;二是细致研究中俄高校在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性。在俄语课程设置之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的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就俄语教学问题,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确定了“基础语言能力+铁路俄语+综合能力”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还将原计划20人的俄语小班缩减至15人。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能突出俄语基本功的训练,还能体现俄语的行业性,注重学生俄语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中俄合作办学的优势、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特殊定位、创新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传统单一的俄语教学模式必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俄合作铁路专业的俄语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局限于书本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俄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我们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依托合作办学的优势,实现两种语言环境的混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混合起来;凭借专业的实习基地和广泛的校企合作 ,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混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俄语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不再把语言当作是应试的工具,而是交流和工作的必备“利器”。

(一)合作教学与合作学习相混合

在传统的俄语教学中,俄语基础课通常由中方教师担任,俄方教师则负责口语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任务相对独立,彼此间针对课程的交流沟通较为缺乏。在中俄合作铁路专业的俄语教学中,俄方教师人数多,课时任务重,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于整个俄语教学活动将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们应该细致研究中俄教师授课的差异,吸取他们在教学方法上的长处,与俄方教师一起搭建一个混合教学团队,共同研究所有俄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比如:在俄语基础课的教学中,中俄教师可以采取中国教师主讲,俄方教师辅导和评价的合作教学;在铁路专业课的全俄语授课中,则可以采取俄方教师主讲,中方教师协助教学和辅导的合作教学。我们还可以利用俄方教师的优势,开发丰富多彩的俄语学习第二课堂,如组织各种类别的俄语竞赛、开展各种主题的俄语学习讲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中俄教师合作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课前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随后小组成员共同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料,相互讨论学习问题,共同解决学习困难,完成学习目标。中俄教师可以以团体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混合

在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的网络教学平台、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使得传统的教学场所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拓展课外的虚拟课堂。网络虚拟课堂除了学校提供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室,还包括网络公共视频课程(如MOOC、微课),以及手机、pad等自媒体携带的俄语学习资料(新闻、电影、短视频等)。此外,网络社交工具(如微信、QQ等)也成为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俄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补充和更新学习资料,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在线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中俄合作办学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内的网络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俄方院校丰富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展网络远程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好更多地引进吸收俄方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使中方师生与俄方师生取得更多沟通机会,更好地了解俄方合作高校。学生还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资料分享、成果展示和问题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互补,可以解决课时不足和学习资源缺乏的问题,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俄语的应用能力。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混合

传统俄语教学的突出问题就是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活动少,因而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中俄合作办学的机制下,合作院校双方的实习基地都可以为学生所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综合实训基地,同时该基地也是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3],以此实训基地为平台,一方面,可以吸引俄方学生来此完成实习实训,促进中俄学生在实训中的交流,提高我校学生的俄语应用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语言课的地点迁移到实训基地,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混合”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语言。此外,我们还可以寻求与铁路企业合作,增加现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俄语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中俄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能了解中、俄两国铁路专业的技术特点,又可以解决俄语教学“活学活用”的问题。这样,我们培养的俄语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一个“俄罗斯通”式的铁路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促进中俄铁路技术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铁走向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1]孙玉华,刘宏. 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国际化办学思路与实践探索 [J]. 中国俄语教学,2007,26(4):7-10.

[2]郑英魁.中国俄语人才培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1):234-236.

[3]李明宇.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机械职业教育,2016(2):20-2.

[责任编辑:赵 伟]

The Features and Mode of Russian Language Teaching in Sino-Russian Co-running Railway Programs

LI Mingyu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31, China)

Because of"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traff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and Russia started running cooperation programs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high-speed railway talents in recent years. Enjoying bilateral resources and variety of advantages, the Russia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se programs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Based on that, the author suggested reform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adoptingblended teachingmethod, namely combining cooperative teaching with learning, combining Internet and digital media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methods, and combining classroom studywithpractice after class.

Sino-Russian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Russian language teaching in railway programs; teaching mode

2016 - 09 - 30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专项项目(2016SJA740018);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Y160033)

李明宇(1983—),女,安徽宣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俄语教学。

H35

A

1008-6811(2016)-04-0086-03

猜你喜欢
俄方俄语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美开出挽救《中导条约》条件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