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双语课教学改革探讨

2016-02-15 17:00董瑞峰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教学方法

董瑞峰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制造技术双语课教学改革探讨

董瑞峰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分析制造技术——铸造、成形和焊接双语课的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探讨该双语课的教学改革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对本科生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双语课;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制造技术——铸造、成形和焊接是我校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教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我校响应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的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具体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的号召于2008年开设的一门双语课程。其目的是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教授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大公司工作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该课程教材《制造技术第1卷:铸造、成形和焊接》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概念、用途及其涉及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铸造工艺、锻压工艺、轧制工艺、挤压工艺、拉拔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粉末冶金、塑料加工等,几乎概括了材料成型专业学生未来可能接触到或从事的主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介绍了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用以测算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能否为企业带来利润等,是一本非常全面的材料专业百科全书,对培养本科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意义重大。该书原书是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ern Lowa)工程技术系教授PNRao所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审定和修订,尤其现在本科生采用的第3版,由原来第2版的29章内容整理改写为12章,使内容更系统完整、文字更加简洁易读,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尽管如此,但在该课程的备课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编写上的问题,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中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本文一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该教材再版质量改善、对该课程本科生教学效果提高有所帮助。

1 教材编写上的失误

在本教材备课过程中发现,第3版教材存在许多编写失误,给学生的预习和学习造成了混乱。如目录中2.2“Ferrous Materials”翻译成了有色金属,而实际应该为黑色金属,2.3“Non-Ferrous Materials”翻译成了非有色金属,而实际应该为有色金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正确讲解提出了质疑,认为教材是标准,应该是正确的,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无谓的争论。

还有一些单词输入错误,如一个单词的某一个字母漏写、错写或两个单词之间忘打空格等,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浪费许多时间来多方查证正确的单词是什么,文中的真实意思到底要表达什么,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常常为了考证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正确意思,需要花1~2个小时查各种字典、原书第2版等多方验证方能确定最终正确单词以及要表达的意思。如第1页的Introduction,误写成Introductio;第32页的Table 2.7,Table2.9中的钢牌号数字下面的下划线漏画;第41页Fig.2.16部分铁碳相图中字母标识不全,与前面文中解释对不上;第55页倒数第7行的pockets应该为sockets,是经过查证第2版内容才确定的;第144页最后的公式应该为,而书中写成了。类似这样的编写错误还有很多[2,3],虽然看上去不是严重问题,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就会产生误导,对于教师来说也会浪费许多无谓的时间考证。诸如此类的失误希望能在再版时更正。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学校能够引进教材原版,而不是经过转化的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的辅助工具,这样既节约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又能使教师接触到更纯正的英语专业教材编写习惯和表达方式,对教师授课有借鉴意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使学生购买原版教材使用,提高学生对正宗科技英语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的适应能力。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2.1 课前预习

由于我校材料成型专业学生的主体专业课是锻压、冲压、焊接、铸造,而教材中除了上述专业之外,还包括轧制、挤压、拉拔、粉末冶金等成型专业内容,每个专业的学生只对本专业课程比较熟悉,对其他专业知识在理解上本身存在难度,尤其还用英语授课,更增加了对其他相关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难度。为了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课本知识,在课后给学生分组留预习作业,让学生检索下节课计划讲授内容的相关知识,先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上课时抽小组同学先进行简单介绍所查阅内容,形式可以灵活,不限制用汉语或英语表述,只要说清楚就行,不使学生感到有太多压力。教师上课采用英汉结合的方式,尽量让学生多掌握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后习题,布置适当作业,加深学习效果。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这种反复训练,80%的学生能对这门课所学专业内容掌握较好,能够准确说出各专业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产品种类、用途等,达到了预期授课目标。

2.2 多媒体教学

由于本教材涉及材料成型相关专业较多,而且专业性强,学生理解困难,不易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对枯燥的专业课感兴趣且易于理解掌握专业术语,采用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采用PPT演示功能,图文并茂地将生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易接受的内容演示给学生。例如,第4章《铸造工艺的浇注系统》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钢液从浇口流向各个浇道的过程,形象而直观地让学生看到材料浇铸成形的过程,并掌握浇注系统中各部分的专业术语、功能及其在整个浇注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在讲解到轧制工艺时,搜集各种钢材的轧制工艺流程视频,尽量选用英文解说视频,让学生了解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轧钢生产工艺,主体设备及其控制参数,各生产流程的主要产品特点及用途等,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新领域;在讲到钢材的热处理工艺时,引入我国古代有名的宝剑、宝刀削铁如泥的特点及千锤百炼的制造过程,解释热处理的工艺原理及组织性能特点等,使复杂难懂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生活化。

2.3 增加翻转课堂

选取学生相对较熟的本专业课程,增加翻转课堂授课形式,引导学生自学专业课相关知识,能看懂英语专业术语并讲给其他同学,从而锻炼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及英语表达能力。如我校锻压专业的学生,其主体专业课为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两门课程,可以选取第7章《Metal Forming Processes》的第7.3节Forging、第7.7节Swaging和第8章《Sheet-Metal Operations》这三部分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备课,下节课以英语授课为主、汉语为辅进行试备试讲。一组讲、其他组听讲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指出优缺点,帮助改进,达到本科生能读懂专业英语、熟悉专业英语写作方法以及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其他相关内容也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进行备课、试讲,但由于内容不熟悉,可适当放宽要求,采用汉语授课为主、英语为辅的方法,主要训练学生自学其他相关专业的能力。

2.4 实践教学演示

尽量想办法给学生增加实践演示或实际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对一些很费解的原理、操作步骤、工艺的优缺点等有了感性认识而变得简单易懂,再结合理论的解释,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讲到第9章《Welding Processes焊接工艺》和第10章《Other Fabrication Processes其他焊接工艺》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学院焊接重点实验室的各种焊接设备,给学生实际演示焊接工艺的分类,焊接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焊接过程电流、电压、坡口形式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等,使学生轻松直观的理解并掌握该部分主要内容。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实际操作,并利用微观分析方法对焊缝进行观察、检测。每组学生将其焊接过程工艺参数、焊缝微观分析结果等进行展示和讲解,从理论上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们经过亲手实践,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理论的理解及记忆也一定比老师干巴巴地讲授效果好得多。

3 结束语

通过采取上述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阅读并翻译专业英文文献的准确率提高了60%,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提高制造技术双语课教学质量,使学生基本掌握了金属材料、铸造、锻压、轧制、冲压、挤压、拉拔和焊接的基础知识,提高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材料加工方面的英文文献,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适合跨国公司工作的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亮明,赵剑峰,贾瑞灵.西部工科院校开展《制造技术》双语教学探索与经验[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68-169.

[2] P N Rao.制造技术第1卷:铸造、成形和焊接原书[M].第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P N R ao.制造技术第1卷:铸造、成型和焊接[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周建中,汤宁荷.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197.

Probe into Teaching Reformon the Bilingual Cours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ong Ruifeng
School of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hhot, 010051, China

Abstract:The bilingu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volume 1 was analysed.The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volume 1 was probed for existing problems inteaching,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rogramme. I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y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Bilingual Course; Existing Problem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sults

作者简介:董瑞峰,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7-30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