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摄影课程传统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运用

2016-02-15 17:00杨建强何洲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期
关键词:运用微课设计

杨建强 何洲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在数码摄影课程传统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运用

杨建强何洲童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其短小、精炼、碎片化的特点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就微课应用引入到高职多媒体专业数码摄影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得失做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微课;设计;运用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也被称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了解。最早在2008年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手段教学,在时长1~3分钟内突出关键概念和学习内容,重点在于单个知识点的学习。

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1]。而祝智庭老师等认为微课从“教育资源”属性出发,微课是由目标、内容、教的活动、交互、多媒体等五大要素构成,本质是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2]。

2 微课运用方式模式

自从微课在国内兴起后,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这新型教学资源服务于知识的学习,学校及社会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微课的运用模式主要包括的可汗学院模式、TED-Ed模式、微课网(VKo.Cn)[3]、微课大赛和翻转课堂等模式。

其中可汗学院模式、TED-Ed模式和微课网(VKo. Cn)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者通过网络或视频学习,学生和教师直接通过网络问答形式进行非面对面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微课大赛,主要用于比赛和提高教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率不高。

翻转课堂是将微课资源融入传统教学过程中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在翻转课堂上定义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微课是翻转课堂中辅助教学重要的工具,尝试以微课为媒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微课的使用可以出现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等环节。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交流,教师答疑解惑,而微课的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控制教学的进度。

3 高职微课的设计原则

目前国内微课在传统课堂上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而高校对微课的运用主要是举办微课大赛上。同时高校教育又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两种类型,就高职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微课在课堂上的运用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微课的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学习者分析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招收的生源类型较多,有普高生和中职生。因此文化课和动手能力两方面的整体素质水平相差较大,在理解理论知识和完成实操方面上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难长时间集中。所以,在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每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保持学习兴趣,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学习。而微课短小精干特点,将知识要点或者实操步骤分解制作成3~5分钟微课视频或动画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 微课内容选择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开发成微课,最好选择模块与模块之间不存在显示内容依赖的课程/模块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

高职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直接面向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的一种教育类型。微课的制作应围绕课程所传授的职业技能知识要点和相关操作步进行设计。而这些知识点和相关操作步骤最好是选择在现场讲解不容易理解或者现场环境无法展示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后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能在几分钟内展示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或掌握。

3.3 教学过程设计

为更好地在课程上运用微课而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微课内容和上课所讲的知识要密切相关,而且微课教学环节时间长度最好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课教学环节可以包括知识点讲解、分组讨论、汇报问答等阶段。

4 微课在数码摄影基础课翻转课堂中的运用探索

多媒体专业课程开设的数码单反摄影基础(以下简称“摄影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摄影课程进行微课设计采用符合布鲁姆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知识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以及元认知4个方面。认知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类别。

按照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方法首先对摄影课程内容进行分解。摄影课程可以分为摄影理论基础、数码摄影器材、人像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影、建筑摄影、产品摄影、花卉摄影、运动摄影9个内容模块。9个内容模块对摄影器材、环境、空间、拍摄对象和场地要求等要求各不相同又相对独立。对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选择需要使用微课模式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制作微课视频或动画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或课后复习。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知识传授是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而知识内化则是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练习等手段完成。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知识传授则是通过网络或本机上微课等教学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中经讨论、交流来完成,而在课后学生还是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为主。这其中,微课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利用微课完成自主学习,或者利用微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讨论或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反馈控制教学进度。

本文以摄影课程中的“曝光倒易律”和“日出实拍”为例探讨在翻转课堂中微课教学的运用。

“曝光倒易定律”是摄影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概念。其含义是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曝光组合,相片最终可得到的相同亮度效果。然而,在学习摄影之初,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该定律而无法得到理想的相片效果。我们通过制作5分钟动画的微课形式展示光圈大小变化与入光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动画对比方式展示快门大小与入光量关系以及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运用不同的光圈与快门组合展示对相片亮度的影响。将该微课运用于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对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有初步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再让学生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实际操作单反相机,利用倒易定理,调节设置不同的光圈和快门拍摄相片,观察和分析相片光照亮度结果。

在传统教学中,日出拍摄的讲解通常是通过导入已拍摄好的相片,分析相片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在学生普遍缺乏拍摄经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相片拍摄好的效果去记住老师讲解拍摄时应该设置的参数。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通过微课手段,将拍摄现场环境录制下来,制作成5分钟视频。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告诉学生拍摄的时间、地点、环境、角度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拍摄现场的气氛。同时也可以在播放视频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拍摄时如何选取角度和设置参数。围绕拍摄现场视频展开讨论。教师在录制现场的时候可以多用不同的技巧和设置拍摄若干相片,准备在讨论时学生提出类似设置操作时,将相片展示出来,分析类似操作的优缺点。

5 微课使用效果分析

在翻转课堂中使用微课,从整体教学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在课堂上,对比只是运用PPT和图片,恰当地运用动画和视频微课能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也相对比较受欢迎,另外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上也较大提高。同时,微课还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起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

在实际开发和设计微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课程或者在一门课程中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或有必要制作成微课形式。针对数码摄影课程我们也是有选择性挑选课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课。内容挑选不好的话,教学效果也甚微。而且每个微课设计长度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间,主要考虑到的是一个学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和课堂上运用微课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影响教学效果。

6 结束语

微课在数码摄影翻转课堂中运用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微课的制作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有限和课程师资团队建设等都制约着让微课发挥更大的功效。但是,微课作为一种实用性、适用性广泛的教学资源,在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和满足多元化学习方面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手段让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上有了多一种选择。对教师而言,微课能促进教师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微课可以实现课堂内外自由学习,自由掌控学习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自我,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甚至可以实现终身自由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2] 苏小兵.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8.

[3] 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6):122-124.

[4] 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4.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le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Course

Yang Jianqiang, He Zhoutong
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type of study and teaching mode which is rising i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recent years.. It is short, refining, fragmen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in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use of micro teaching for curriculum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lecture in the professional digital photography course of digital photography courses is introduced to the practice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ros and cons do some analysis and summary.

Key words:the micro-lecture; design; application

基金项目:校级项目“高职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微课的制作与运用研究”(编号:KY2014011)。

作者简介:杨建强,硕士,高级工程师/讲师。何洲童,本科,实验师。

收稿日期:2015-09-15

猜你喜欢
运用微课设计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