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从众》教学设计

2016-02-15 19:15申亚娟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盲目本课独立思考

申亚娟

(沙河市蝉房中学,河北邢台054105)

《剖析从众》教学设计

申亚娟

(沙河市蝉房中学,河北邢台05410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生活中常见的从众现象的分析入手,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从众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独立思考,走向自主。本课从众与自主包括剖析从众和走向自主两部分的内容,分别从现象和利弊两方面来分析从众现象。

二、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主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意,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尤其危险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抵制不良诱惑和不合理的团体压力(青少年的犯罪以团体为特征就是从众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从众现象的含义,了解从众的主要表现,明确从众心理行为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分析现象到领悟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探究、体验、讨论、引导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从众现象,辩证分析从众的作用,引导学生反思,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盲目从众的危害,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辩证认识从众心理行为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盲目从众的危害,把握从众心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策略:观察、探究、体验、讨论、引导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从众现象,辩证分析从众的作用,引导学生反思,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做出正确的选择。

1.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身体验、讨论交流,将问题分析清晰,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2.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讨论中所有的主意都将记录下来,等到讨论结束后才对每个主意或方案予以评价。这样能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而且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4分钟)

教师活动

1.情景设置:通过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从众实验的片段测试学生的从众现象。

2.总结现象,引入课题。明明错误的答案,但是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和影响而做出了违心的跟大家一致的选择。这种现象叫从众现象。

学生活动:

1.从众的学生谈谈自己做出这样答案的原因。

2.切身感悟从众的存在。

设计意图:直观认识从众现象,自然切入本课的主题。

(二)教学环节二:观察与感悟(5分钟)

教师活动

1.大屏幕展示从众的故事(咕咚的故事、排队的笑话)。

2.总结:从讨论中我们发现,从众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众就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随大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大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采取这种做法。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

1.你还能列举我们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生的从众现象吗?

2.通过刚才的资料,你会发现,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从众行为?

设计意图

认识从众现象的存在,体验从众现象的发生过程,探究从众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分析现象到领悟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三:故事与游戏(10分钟)

教师活动

1.讲故事明事理。(沙鸥学飞)

2.组织做游戏。(翻叶子游戏)

3.总结与引导: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有的从众有利于个体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助于增强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从众现象,把握好自己的心理。

学生活动

1.听故事,明事理:“沙鸥学飞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能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2.做游戏,悟道理:成功的小组谈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3.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从众现象是有利的?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体验从众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环节四:案例与分析(16分钟)

教师活动

1.展示两则案例并请学生表演展示过程。

2.总结与引导:从众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等。盲目从众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

1.王刚和张强同学的行为属于哪一方面的盲目从众?这一方面的盲从会导致什么后果?

2.王刚与张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从案例中说说他们行为的危害,导致他们二人违纪违法的原因是什么?

3.在你们同学之间是否有盲目从众的现象?请列举并指出其危害。

设计意图:了解消极从众的现象。认识盲目从众的危害。

(五)教学环节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鼓励学生试着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补充并完善。

2.自我反思:你生活中的从众行为,有没有对你产生不良影响?

学生活动

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2.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总结本课知识,反思自己的从众行为,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杜绝不良嗜好。

课堂小结(2分钟)

1.从众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从众有利于保证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活动效率,但是盲目从众是消极和有害的。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切忌盲目从众,做一位自主自信的好学生。

2.播放歌曲:《我的舞台我做主》,通过欣赏歌曲中的歌词激励学生自己做主青春舞台不要盲从他人。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反思自己的从众行为,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杜绝不良嗜好。

(六)布置作业1分钟

向蝉房中学的全体学生发出倡议:慎重选择,拒绝盲从。写一则倡议书。课件展示倡议书格式要求

七、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入手,从生活实际中选择合适的素材供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的设计采用的是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力求体现思想品德的活动性特征,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想品德课少了很多的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虽然本课的活动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在活动中如果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会更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本节课精彩的瞬间

1.在教学环节一中:阿希从众心理实验检测学生的从众行为。这一活动的设置使学生真实感受从众现象的存在,学生也会非常容易总结出之所以从众的原因(大家都这样说给自己以错误的引导)。

2.在教学环节三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成功者介绍经验这一环节的设置,我认为学生能亲身体验从众带来的积极影响,即:可以使个体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能够统一认识和行动,从而提高了活动效率,达到从内心理解感悟的目的。

3.在教学环节四中:通过小品形式比较真实地再现案例,学生有了较深刻的情感体验,明确了盲目从众的消极影响: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还会影响集体的事业,甚至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的期望水平和这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及原因

这节课距离学生期望的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认为我还可以继续改进以达到更好,所以对这节课的讲授不是特别满意。这节课中对于教学难点——从众的消极影响,因没有找到合适的青少年因盲目从众而走上违法道路的视频,所以说明从众的消极影响显得有些说服力不足。

(四)课堂上解决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的情况介绍

1.导入环节:阿希心里测试是要求前五位学生答案要一致,即使答案明显错误,这样无形中就会给被试的两位女生造成压力,基于群体的压力她们可能会从众。可是这一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故意说错的两题,有一个题第一位学生可能是因为紧张把正确答案说了出来,差一点就影响到游戏的效果和教学的目的。幸好到最后一题,我提示第一个学生要认真考虑,才不至于继续错下去。

2.环节五:让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可能是由于听课教师较多的原因学生有些胆怯,后经我一再鼓励,事先排练好的学生还是上台表演完了节目,不过没有预想的效果那样好。

(五)如果重上这节课后新的想法

1.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的话,第一我会更加认真地组织好我第一环节中的游戏助手,让他们理直气壮自信地说出我事先安排好的错误答案。

2.在教学四环节加入,因盲目从众害人害己,最后自己和伙伴走上违法道路的具有特别强说服力的视频。

(六)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中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原因分析

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因为课堂上的游戏和小品活动他们认真参与了进来,之后又让他们总结经验,这些都能够提醒他们识记知识点并认同。

(七)听课老师对这节课的评价与对自己的启发

1.小品表演中学生不是很自然,课下组织学生表演时可能准备不是很充沛;

2.教师语言应该更加简练有力些;

3.问题的设置更加具有引导学生思考的力度。

启发:我想,以后的授课中应该认真备课,认真组织教学,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好预设并想出解决方法;精心设置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增强自己善导的能力,对所提问题反复斟酌,不说过多的无用之语;课前可以用录屏软件对所要讲的课程进行录制,以达到增强自己语言精练度和思路高连贯度的目的。

(责任外审石素敏袁成)

猜你喜欢
盲目本课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谈独立思考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