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2-15 21:05杨德嫱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杨德嫱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探索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杨德嫱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是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如何实现教学有效性,是学校、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到教学的最佳途径,开展有效性教学,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初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300多年前,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并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学习一门功课,那么他的大脑和心智就不会受到影响,他学习的动力也会根据他的心愿自由的去发展。”他的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个性,使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的爱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每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不可能学习的面面俱到,如何保证课堂的讲课效果,使课堂效率最大化,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在20世纪上半叶,欧洲教育学家在借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情况下,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初步理念,这在全世界的教育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到20世纪,心理学理论快速发展,人们更多的运用心理学来研究社会各方面学科,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效教学理论在此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方,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通常意义是说,学生在经过教师的课堂指导后,能够产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升,这就是有效教学。反之,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或者学习过后仍然没有理解课本的知识,并且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那么,这就是无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对策

1.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大家都知道,教师上课之前只有备好课,才能讲出一堂精彩的课堂。而以往教师的备课重点经常是教师需要教的内容是什么,恰恰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备课的质量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教师的讲课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清楚本节课需要讲什么内容,安排什么样的课程,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教师要保证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能强势的灌输知识,要通过问题的纽带作用,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第三,教师要充分的估计课堂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事先想好的解决对策,随机应变,保证对每一个问题能够妥善解答,不出现任何的纰漏和疏忽。只有通过以上三点的备课方式,才能够把备课作为前提条件,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任务。

2.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始。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到过:“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起他们的动力”。由此可见,课堂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的快乐,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课堂的气氛既欢快,又融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言语要温柔,不能过于强硬,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要保证和学生在平等的关系之中,防止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学习上的失衡。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使学生能够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在讲到初中数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学习到的几何运算,应用到家庭的实际生活之中,如购买地砖、窗帘,等等,都需要应用到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身体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使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体现出学习的价值所在。

3.设计良好的言语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前苏联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可以减少学生在脑力上的劳动效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语言对课堂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精心的语言设计,能够使复杂的课堂变的简单,能够使枯燥的课堂变的生动,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听课,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自身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时候,就可以讲解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和国王及大臣关于棋牌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整堂课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4.善于运用教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落脚点。课本是教学的中心任务,任何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偏离这个主体。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的中心思想,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核心的、经典的知识总结提炼出来,最终讲解给每一名学生。在课本的教学中,要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根据所学到过的原有知识,把每一节课的内容都穿插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巩固原有知识,突出新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初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课下主动学习的意愿,养成探求知识的良好愿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真正有声有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汪海潮.探索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华中师范大学,2010.

[2]白璧瑜.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探索.辽宁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