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复习中的魔方:“三看”“三线”“三步走”“抒情议论多停留”
——以《老母为我扎红》为例

2016-02-15 21:05颜廷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暗线老母抒情

◆颜廷红

(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中学)

谈阅读复习中的魔方:“三看”“三线”“三步走”“抒情议论多停留”
——以《老母为我扎红》为例

◆颜廷红

(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中学)

在阅读复习中,结合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结合文体特点,给学生整理一条整体感知和解读文章的思路,提高解读的针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或办法。以冯骥才的《老母为我扎红》一文为例,谈阅读复习中的“三看”“三线”“三步走”“抒情议论多停留”的阅读策略(尤其是济南市的中考题),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突破的难题,是学生亟待和期待需要的能力……教师结合教科书、漫天复习资料为之艰辛付出,不言而喻,学生为之不堪重负,效果甚微。以冯骥才的《老母为我扎红》一文为例,谈阅读复习中的“三看”“三线”“三步走”“抒情议论多停留”的阅读策略(尤其是济南市的中考题),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所谓“三看”,即看题目、看开头、看结尾。

1.看题目,就是结合文章内容从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现代诗歌),其作用是点明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常常以三种考题形式出现:(1)写出其两层含义,即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写出题目中“要词”的内含;(3)谈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或妙处?文章的题目好吗,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第二种问题的题解形式是:在整体感知文文章后,从内容的角度入手把其内涵和主题表达出来。题目的表层含义是:60以后的本命年,老母两次给我扎红;其深层含义是:老母盼我平安,我祝母亲高寿。题目中“扎红”的含义是:结合文章的内容或事件应是:母亲盼我平安、母亲给我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我祝母亲高寿。

第三种题型题解思路是:题目在内容上的作用,在结构的作用,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写作手法、修辞角度理解)。

1.主题性

其图表信息形式是:2.线索

3.表达效果双关(修辞角度、写作手法等)。

那么,其答案我们可以概括为:文章通过写母亲在我本命年两次给我扎红的事,表达了母亲盼我健康平安的喜悦心情和祝母亲幸福长寿心愿。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同时以“扎红”这个民间习俗为题,给人以亲切之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看开头,就是结合文章内容看开头的方式。比如以倒叙方式开头,就是先写事情发生的结果,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又一波三折之效。如朱自清的《背影》。还有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点题的作用。2013年济南中考题《年集》开头,点明事情发生的背景,和环境,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思路是“三个词,六个字”,即引题、铺垫、情感。就本文作用而言:引出本命年的习俗——扎红,为下文老母为我扎红打下铺垫,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3.看结尾。就是结合文章内容,用什么方式来点题。一般说来,结尾应从三个角度考虑:内容角度、结构角度、表现手法角度。内容看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再看文章情节或结合结尾文段的意义来理解。结构从点题,照应、呼应等方面理解。表现手法主要是手法、主题、情感等所运用得技巧来理解。内容:祈望老母康健长寿,再给我扎一次红;手法:设问,引发思考点题;结构:照应题目。有了思路,再组织语言,那么结尾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所谓“三线”,即明线、暗线、情节线。

“明线”,就是事情、事件或人物发展变化脉络,一般指线索。

“暗线”是指与明线相关或相对的脉络,一般指感情线。

“情节线”是指与明、暗线相关相对独立的事件。“三线”在阅读中,“情节线”是横着看。即:“三线”交织成“网”的意思。本文明线:母亲为我扎红;暗线:母亲盼我平安,我祝母亲长寿;情节线:母亲第一次为我扎红一家人的表现——母亲第二次为我扎红——母亲的表现——我的情感。

如余秋雨《沙源隐泉》:

明线:爬沙石山——山顶——鸟瞰——下山——看泉;暗线:愤怒——平和——畅快——惊异——醉痴——感悟;情节线:沙源(1~4段)——隐泉(5~8段)——感悟(9~10段)

在实践阅读教学中,“三线”交织,有实效性和高效性。

所谓三个“三步走”,即对阅读中的“批注题或语境题”“赏析题”和“理解题”而言。这是济南中考题一大特色。批注题理解形式是:从意义和作用的角度,对加点的词语或短语批注。赏析题理解形式是;从内容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语句或语段赏析。在实际的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批注题:意义+作用+作者的情感(或表达的目的)。赏析题:内容+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或表达的目的)。

(1)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作批注。

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

(2)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3分)

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

(1)神态描写,反复连用三个“笑”字写出了母亲、“我”和家人的满心欢喜,流露出作者内心强烈的幸福感。

(2)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母亲头顶露出的光亮的头皮比作洁净的河床,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虽然“真的老了”但依然洁净美丽,流露出儿子对母亲的爱。

通常文章的“精神味道”和“文字的味道”是通过抒情和议论显现出来的。如果加强了对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等理解,那么意义的突破就不远了。就本文而言,第10、11、12、13、14段,都是作者真挚的抒情和议论,其主旨意义显而易见:强调出“希望老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这一愿望的美好与自然,流露的是作者期盼老母亲能够健康的活着,自己能继续拥有人间最真挚的母爱。以上是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欢迎同仁指正完善,更好地、快捷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暗线老母抒情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清早,我妈“炸毛”了
会抒情的灰绿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家有老母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讨厌过生日
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