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反思

2016-02-16 05:04郭敏郑中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考试

郭敏 郑中华

·教学改革·

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反思

郭敏1郑中华2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观,并结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形成性考试改革的设想。本文立足于当前医学教育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医学教育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原因的掌握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完善对策,这些改革对策包含有多个方面,共同构建形成形成性考试体系,对于当代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

医学教育课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效的形式就是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达到对学生学习客观评价的目的,并且这种评价也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1]。形成性考试改革中就需要重点对形成性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一种教学考评形式,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近些年来,众多医学院校都对形成性考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在这方面还存在有很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需要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

1 医学教育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现状

1.1改革的倡导者和承担者在利益上的不同

对于医学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同部门和不同主体之间会有很大差异,包括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以及高等院校等等,认识上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在改革中表现也不相同。对于高等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在教育效果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相应改革,形成一个总体的改革指导方案[3]。对于办学的院校来说,就需要将人才培养和学校形象之间关系正确对待,考试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是十分有利的,需要结合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对待教育课程考试改革[4]。

教学管理部门是各项改革政策的执行者,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循上级管理者的指令政策,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另一方面还要对改革中的阻碍正确面对,这些阻碍包括有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管理者等。教师作为管理指令的最终实践者,属于是整个改革中的真正实践者,如果实行形成性考试模式,在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对于新的考试模式进行探索也需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对于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来讲,收益更是微小,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对于这种考试改革抱以应付态度[5]。

1.2改革预期目标和实际的差异

从形成性考试的最初应用来看,它主要是集中在某一特定课程或专业中来讲的,应用效果很好,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它的进一步推广使用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被异化现象,在推广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具体课程的改革需要,完全采用统一的改革要求进行改革,导致很多课程不需要改革也被进行了改革,这就直接导致改革效果下降[6]。此外,某些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但是很多时候期末考试成绩还是占绝对优势,一旦该项成绩不理想就会定义为不及格,也就是终结性考试过于被看重,这与形成性考试改革的预期目标不相符。

1.3教师缺少足够的改革动力

首先,大多数医学高校的课程考试基本是包含在教学工作中的,考试自身的形式确定、难易程度以及最终效果等都与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不存在关系,而采用多次考试和多样化考试的话,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就会明显增加,甚至于伴有一定的风险和压力;其次,当前医学高校对于这方面改革在课题的申报上所给的经费并不是很多,教师也只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缺少经费支持;第三,医学院校的专业学生比较多,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比较多,对于课程的教授教师也比较多,尤其是在临床医学中,采用形成性考试模式可以采用多种针对性评价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参与热情等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进展的一种持续性评价,这与以往的考试形式相比,无形中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甚至于会成为一种负担[7]。

1.4教师自身考试改革能力的缺乏

要实现考试改革,就必须要先从教师入手,教师是整个改革中的关键,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对考试的具体组织、命题科学性、如何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重点关注,对于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教育培训,甚至于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考试改革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考试方案,而且自身也缺乏自主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很多是依赖于主观思维和以往经验,缺乏创新。

2 促进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建议

2.1与时俱进,创新对学生的成绩评价理念和标准

2.1.1正确区分理论成绩和学业成绩 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不能由理论成绩完全来表示,这样是缺少公平性的,这就需要教师要对理论成绩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区分,把应试考试的目的进行端正,并对现有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完善。(1)在考试数量上,要增加考试次数实行成绩的叠加计算;(2)在考试方式上,要采用开卷考试为主,提高应试的开放性;(3)考试方法上,需要改变单一的考查方式,实行集口试、笔试以及试验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综合化考查学生。

2.1.2正确区分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考试内容大多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的,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这对于学生的多样化技能掌握是不完整的,很难做到综合性。而采用形成性考试改革就需要将学生的能力考核作为重点,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以标准答案为尺度的模式,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化考查,与此同时还要在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来突出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从而为学生的潜能发挥创造良好条件。简言之,在考试内容上的转变创新,可以确保现代化考试改革目的的实现。

2.1.3对考核目的有科学理解 考试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它的作用应该是教和学的促进效应,属于是一种内在动力的增压环节,基于此在进行考试时就要以挖掘学生潜能为主,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深化,和课堂教学的其他活动一样,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为主动、思维更为灵活,从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挑战以及自我达标的目的,同时这也是能力和素质考试的核心所在。在考试的内容设置上,不仅要有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要包含有教材以外的内容,总之,对于考试改革的评价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考试改革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2形成性考试的指标体系和制度建立

2.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要实行形成性考核,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记录之后将其转化为数据资料,从而保证考核结果可以从量化统计中得到,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类课程的指标会因为课程的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等而有明显不同,基于此,就需要保证指标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特点。

2.2.2构建考核结果分析制度 形成性考试作用的最大发挥离不开考核结果分析制度的支持,在对考核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在制度的约束性保证分析结果的精确无误,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创新,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2.3注重考核的公平性 对于这种考试的具体流程、标准以及方式方法等都要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因为教师个人因素而有所改变。要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就必须要有明确合理的量化指标,并且也要把这种指标细化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例如学生每迟到一次扣1分;缺课一次扣3分等。在明确了这些量化指标之后,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公正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考核,最后所得到的考核结果也要在第一时间公示,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8],以便于改进调整,同时也方便学生进行监督监管。

2.3实行考试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从形成性考核的具体开展过程来看,它属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际开展中需要学生和教师两者的积极配合。对于教师来说,要具备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确保考核评价的有效度和可信度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考试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在培训教育下,确保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对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流程有详细了解,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具体考核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工作。

3 总结

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实际开展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同时院校也要从整体入手,面对当前考试现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优化,使形成性考试作用有效体现。

[1]邓宏军,王毅,艾文彬,等. 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反思[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57-160.

[2]崔洪雨.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的探索[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24-26.

[3]孙敏,李晓南,范俭雄,等. 医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与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256-259.

[4]张涛,李敏. 形成性考核评价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40-41.

[5]纪慧,金海峰,刘富. 高等学校形成性考核模式在基础医学课程中运用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31-1132.

[6]何莹,冉素娟,邓红梅,等. 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改革儿科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59-162.

[7]周毕军. 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现状与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33-34.

[8]陈锐,张玲,张欣,等. 探索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 转化医学杂志,2014,3(5):306-308.

Reflect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Form ation of the Medical Curriculum

GUO Min1ZHENG Zhonghua2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Af 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School, 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2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Jilin Medical College,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peopl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in the examination form existence problems in the master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these reform measures include many aspects, to build the form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t is of great signif ca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medical curriculum formative tests.

Medical curriculum, Formative test, Reform

G642

A

1674-9308(2016)29-000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9.0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第457号)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4)

吉林医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2)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吉林 132013;2 吉林医药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郑中华,E-mail:968542868@qq.com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考试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你考试焦虑吗?
医学、生命科学类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