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情况调查——以S大学为例

2016-02-16 07:24苏天照
卫生软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条目毕业生

王 蓉,宁 超,苏天照,李 淼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情况调查——以S大学为例

王 蓉,宁 超,苏天照,李 淼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了解《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实施效果,分析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自编问卷,调查S大学2015届本科临床专业毕业生对《标准》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标准》知晓率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指标、知识目标基本达标,但是技能目标远低于知识目标得分(P<0.01)。[结论]以《标准》为指导,调整课程体系,重视技能培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标准;临床医学;临床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和“过弱的人文陶冶”医学教育观培养的各层次医学人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医疗健康需求[1]。为保证向社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2008年9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以下简称为《标准》)[2]。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和医学教育认证的实施,是我国为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向社会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而“诞生”的[3]。为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对S大学2015届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S大学2015届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8份。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本科临床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中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根据《标准》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自编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标准》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调查,第二部分为具体实施效果的调查。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知晓率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知晓率为33.8%,《标准》内容的知晓率仅为12.4%。

2.2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指标

对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指标的15个条目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指标的重视度覆盖率为100%。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在69.5%~85.3%。比例在80%以上的有条目9、10、11、12,比例在70%以下的是条目1、4、6。认为“一般”的比例在0.4%~4.1%,比例在1.0%以下的有条目8、9、11、12,比例在4.0%以上的有条目4、6。说明重视程度较高的是条目9、11、12,较低的是4、6。(涉及条目具体内容:条目1.遵纪守法,为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条目4.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条目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和文化价值;条目9.依法行医,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条目10.终身学习;条目11.在诊疗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充分交流沟通;条目12.重视医疗伦理,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

2.3 知识目标指标

9个条目的知识目标,毕业生未掌握率为1.9%~14.6%,未掌握率大于10%的条目有1、6、7、8。根据掌握程度的3个类别,将“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赋值5分、3分和0分。各个条目的均值如表1。

表1 毕业生知识目标各条目的得分情况

2.4 技能目标指标

14个条目的技能目标,毕业生未掌握率在6.3%~51.3%,未掌握率大于50%,说明这个条目的技能目标没有实现,条目7的未掌握率最高。同上,根据掌握程度的3个类别的赋值。各个条目的均值如图1。(涉及条目具体内容:条目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条目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条目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条目4.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条目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条目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条目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条目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条目9.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条目10.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条目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条目12.使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条目13.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条目14.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1 毕业生技能目标14个条目的得分均数

2.5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比较

毕业生知识目标得分=(条目1+条目2+…条目9)/9,技能目标得分=(条目1+条目2+…条目14)/14。对两个领域的得分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

表2 毕业生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得分比较(均数±标准差)

由表2可见,毕业生在知识目标领域的得分大于在技能目标领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目标已经达到要求,但是技能目标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

3 讨论

3.1 信息不对称,《标准》知晓率偏低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于2008年9月16日颁布并执行。到如今,各大医学院校依据此《标准》办校治学已有7年。但是,本次调查显示,医学生对《标准》的内容知晓率比较低,仅为12.4%。虽然学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是依据《标准》规定,但是学生却不清楚经过五年的本科医学的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就会使得本科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规范,造成毕业生质量差,无法很快适应社会等问题。

3.2 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现今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毕业生不仅专业素质良好,也需要有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本调查中条目4“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和条目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得分率最低,提示医学生职业素养仍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有特殊人文背景及个人信仰的患者及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有很大局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医学健康的发展。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

由表1可以看出,条目1、6、7、8得分最低,涉及到的方面有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预防保健知识、全科医学教育以及方法学等。医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尤其是高年级开设的专业课占用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很少有时间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论课时过多、实验课时数少、课堂效果差,更多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只关注知识点本身,缺乏正确的理解以及知识点间的融汇。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全科医学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偏低,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

3.4 临床技能未达标,见习实习质量差

由表2可见,毕业生在技能目标领域的得分远低于知识目标领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毕业生作为一名临床医疗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提高。本次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实践方面掌握程度差,涉及到的方面有循证医学的运用、临床决策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能力等。原因可能与医学生不珍惜见习、实习机会有关。严峻的就业环境、不断恶化的医疗环境、学生的心理状态、带教老师工作负荷过重等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实习教学质量[4]。

4 对策

4.1 认真学习《标准》,明确学习目标

《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际需求是主导医学教育革新的重要因素;再一次明确了医学教育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高度概括了医学教育过程和结果标准的主要要求[5]。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应将《标准》作为基本指导文件,采取多种方式,如召开全院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师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名师讲座等形式,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标准》,提高知晓率,教师以《标准》为纲实施教学活动,学生以《标准》为基本要求安排学习计划。

4.2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作为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综合学科,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教育[6]。医学应“以人为本”,增加人文关怀,重视患者的整体治疗和护理。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本科教育中,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强调人文因素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4.3 深化课程改革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目前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科界限明显,课程独立性强;没有整合课程,专题形式课程少;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7]。因此,医学教育改革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加强全科医学、预防保健、科研训练、方法学的培养等,并设置相关的课程,保证知识的实用性。第二,纵向或(和)横向课程综合。整合中需注意课程之间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意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有机整合[8]。密切课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概念,增强知识的连贯性。第三,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教学的管理,增加见习、实习的机会,将见习、实习贯穿于理论课程中,不仅仅是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

4.4 重视临床技能培养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制约了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深化临床教学改革、进行医学生全程临床能力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基层见习,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论课中,改善PBL教学,丰富授课形式;第二,实验课中,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病例,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第三,见习、实习中,增加社区服务站的学习机会,了解全科医学在实际中的运用,在最终的临床实习阶段,注重管理病人综合能力的训练,强化病历书写、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

总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标准》为指导,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养相结合,注重技能培养,增强实践能力,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健康需求。

[1] 刘丽军,李铁强,李 勇,等.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视野下的医学生素质教育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23-3125.

[2] 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S].2008-09-16.

[3] 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9.

[4] 赖亚宁,姚 巡,卿 平,等.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8-11.

[5] 线福华,庞文云,贾建国,等.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新进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6):4-6.

[6] 吴 云,戴 洁,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27-29.

[7] 徐万宇.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2012,(11):175.

[8] 汪 敏,刘利舲,谢大蓉.认真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26-27.

(本文编辑:闫云丽)

The survey on implementing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Education Standard ——Clinical Medicine”——A case study in S Medical University

WANG Rong,NING Chao,SU Tian-zhao,LI Miao

(ShanxiMedical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01,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 effect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analyze the weakness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rough self-edite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mastery degree of 2015 clinical graduates mastering degree about the “Standard”. Results The “Standard” awareness rate was low,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he knowledge Objective basically reached the goal,but the score of skills goals was far lower than the knowledge Objective score(P<0.01). Conclusions We should put the “Standard” as a guide,adjust the course system,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skill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medical talents.

standard,clinical medicine,clinical skills

2016-01-15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7

王 蓉(1992-),女,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

苏天照(1976-),男,山西稷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卫生政策与卫生法律法规的研究。

R-05

A

1003-2800(2016)06-0065-04

•医学教育•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条目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最“叛逆”的毕业生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