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的实证性研究

2016-02-18 01:09张蕾余新兵
关键词: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

张蕾,余新兵,2

(1. 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的实证性研究

张蕾1,余新兵1,2

(1. 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口译成绩;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摘要:使用MSLQ调查口译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组成部分与口译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主学习能力与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动机中的自我效能、内在价值与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自我效能高于内在价值;学习策略两项均与成绩显著正相关,自我调整策略高于元认知策略;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动机和策略上除了考试焦虑以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口译作为外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口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临场口译能力,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口译技能展开,课时量一般为一周2节,而职业译员的培训往往需要一天数个小时的训练。在既定的课时量内,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后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在脱离教师监控的情况下,学生是否能有效地学习,这与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密不可分。由于每门课程的学习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实践性极强的口译课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考查学生口译课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自主学习

在新世纪,口译研究已经进入新阶段,涉及多个主题,但关于学生口译课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于教学现象的反思上,鲜少涉及实证性研究。刘建军(2011)提出本科口译教学课时量明显不足,必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刘芹(2012)运用性格测试问卷、自主学习报告等工具来获知不同性格的科技英语口译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自我评估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以上均未涉及到口译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实证性研究。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就学习的各方面进行决策(Holec 1981:3)。Benson(2001:2)认为自主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项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测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要将其量化,就需要了解自主学习者具有哪些特点。Dickingson(1993:330-331)认为自主学习者应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方法、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能进行监控和调整、能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Littlewood(1999: 73) 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态度,指学习者不依赖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分为能力和意愿两部分。Zimmerman(2002:64-67)认为自主学习者有三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能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知道有针对性的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作出合适的反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者的特点主要集中在:(1)动机,即愿意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的态度;(2)策略,即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并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本研究将口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界定为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来研究其与口译成绩之间关系。

(二)MSLQ

MSLQ 是由McKeachie和Printrich ()主要采用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设计的,最早用来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提高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经过不断完善,现已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学科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该问卷主要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课堂学习情况,包括两部分:学习者的动机和策略。Printrich & DeGroot (1990) 将动机主要分为三部分:价值成分、期望成分及情感成分。价值成分是指学习者从事一项学习工作的理由及其对于该工作的重要性、价值、效用、兴趣等信念,价值可以细分为任务价值、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期望成分是指学习者对于完成一项学习工作时,对于个人能力与技巧上的认知,即期望成分,期望成分中又包含两个信念:自我效能信念及控制信念。

情感成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的情绪,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考试焦虑。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自我调整策略是指学习者积极激励自己并且积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本研究以作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大三学生为试验对象,本调查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是否与口译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其组成部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分别与口译成绩存在怎样的相关?

2)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是否有存在偏重?

3)高分组和低分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否存在哪些差异?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 希望能更好了解学生口译课的学习情况,以期促进口译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学生的口译自主学习情况,本研究就3个变量共44个问题开展调查活动,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试对象为我院英语专业两个方向(涉外翻译、商务英语)三年级五个自然班的学生,共164人,调查针对课程为大三下学期所开设的口译课程,因为课程的一致性,本次调查不考虑学生专业方向的不同性。调查于学期中进行, 为保证有效性, 统一在课堂上进行。口译成绩采用期末考试成绩,由两名有经验的口译老师根据信息的忠实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译语发布的流利度进行评分(蔡小红 2007:36),取其平均值。学生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两个组:高分组和低分组。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Pintrich et al.(1991)的MSLQ问卷,该问卷包括三部分:基本信息、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全量表共44题,包含学习动机量表22题,学习策略量表22题。受试者采用七级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作答,由学生就其口译课堂学习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与我的情况非常不相符(1分)”到“与我的情况完全相符”(7),测试时间为30-40分钟,到规定时间即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共154份。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组成包含多项,涉及多个题目,采用总和的方法来综合描述学生动机情况和策略的选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动机和策略两部分综合的方式获得数值。分析主要使用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分两步走:(1)使用相关分析来考察学生口译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性;(2)自我能力组成部分——动机、学习策略各组成部分分别与口译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用来:(1)分析两组学生在动机、策略均值上的差别;(2)这些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

(一)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检验,数据样本呈正态分布,因此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 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共分为三步:(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2)学生学习动机组成部分分别是否与口译成绩之间存在相关;(3)动机与策略各组成部分存在怎样的相关。

表1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r=.451),也就是说,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口译考试得分越高,反之越低。

表1 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相关性分析

表2呈现的是学生学习动机各组成部分与口译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从中看出,自我效能、内在价值与口译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433,r.=351),自我效能与口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略高;考试焦虑与口译成绩存在负相关(r=-.081),但不具显著性(p=.089)。

表2 学习动机组成部分与口译成绩相关性分析

表3是关于学习策略各组成部分与口译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整策略均与口译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并具有显著性(p=.474,p=.421),自我调整的相关系数略高于元认知策略。

表3 学生学习策略各部分与口译成绩相关性分析

从上面三个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在口译课程学习所取得的成绩越好,反之亦然。影响成绩高低的动机因素主要是自我效能和内在价值,即高分学生们认识到口译学习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努力,对口译学习内容有更多的了解,期望在该课程取得好成绩,并更倾向于通过努力学好口译。考试焦虑与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对于考试焦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考试焦虑高的学生更愿意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努力,其他学者认为考试焦虑会使学习者更容易因为任务的困难而放弃学习(Pintrich:33-39)。而口译届一直都有这样的共识:考试焦虑是影响口译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是因为学生紧张会破坏表达原语理解的效率和表达的流利度。上表关于考试焦虑的结果的负相关也部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均值分析

因为学生的口译平均成绩(mean)为64.84,以此为分界点按成绩高低分为两个组,高分组79人,低分组75人。下面两表主要进行动机和策略相关组成部分的均值比较。

表4显示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组成成分的均值和标准差。从中可以看出高分组三项动机的排序为内在价值、自我效能、考试动机(m=5.505,m=4.859,m=4.67),低分组三项动机的排序为内在价值、考试动机、自我效能(m=5.182;m=4.396;m=4.80),两组内在价值均略高于其他两项动机。

表4 学习动机均值分析

表5显示学生策略组成成分的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分学生多使用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整策略(m=4.593;m=4.558),这两项均值略高于低分组(m=4.170;m=4.117)。

表5 学生的学习策略组成部分均值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动机趋向内在价值,说明学生认为口译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本门课程有兴趣或者认为其很重要,这可能因为译员能自由使用双语,并且在社会上受到广泛认可。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考试焦虑这一情感动机上,高分组的考试焦虑相对低些,这也说明了上文多提及的考试焦虑会影响口译成绩。两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整策略上的使用上存在一致性,但均值均低于动机各项,说明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认识和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还有待提高。

(三)独立样本T检验

因为本研究涉及的高分组与低分组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因此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考察两个组别在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选择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6显示两组学生在动机各组成部分上——自我效能、内在价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p=002)。

表6 高分组、低分组学习动机独立样本T检验

表7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使用的策略上存在差异,并具有显著性(p=.004;.002)。

表7 高分组、低分组学习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

以上两表显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动机和策略各项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考试焦虑除外。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成绩好的学习有愿望希望学好口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取得好成绩。考试焦虑对于口译的影响存在,但是在两组之间差别不明显,可能是因为焦虑程度的不同,对于口译输出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在高低分组之前的差异性不具有显著性。

四、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主学习能力与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动机中的自我效内效能、内在价值与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自我效能的相关性高于内在价值;学习策略两项均与成绩显著正相关,自我调整策略相关性高于元认知策略;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动机和策略上除了考试焦虑,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口译教学中,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获得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口译教学质量,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公司,2007.

[2]刘芹.基于性格特质的科技英语口译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外语电教化,2012(11).

[3]刘建军.计算机辅助学习工具Black Box在口译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11(4):102-106.

[4]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5]Dickson, L. 1993. Aspec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ELT Journal.,47.

[6]Zimmerma, 2002.B..J. 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Theory in practice (41).

[7]Littlewood, W. 1999.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 Applied Linguists. (20/1).

[8]Holec, H. (1985). On Autonomy: Some Elementary Concepts. In Riley, P. (Eds.). Discourse an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73-190.

[9]Pintrich, P. R., et al. 1991.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 Michigan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0]Pintrich, P. R. & E. V. De Groot.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33-40.

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reting achievement and autonomy of English majors, which is measured by MSLQ. The findings ar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interpreting achievement; both self-efficacy and intrinsic value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achieve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form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the strategies of cognitive strategy use and self-regulation are related to interpreting achievement with significanc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form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use between high-achieving and low-achieving groups, except test anxiety.

An Empirical Study on Autonomy and Interpreting Achievement of English Majors

ZHANG Lei1,YU Xin-bing1,2

(1.Guangzhou Commercial of College,Guanzhou Guangdong 511363,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zhou Guangdong 511363,China)

Key words:Autonomy; Interpreting Achieve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1-0121-05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