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边疆医院护理团队建设与差异化发展

2016-02-21 14:11陈晋
现代医院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护理管理

陈晋

(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地市级边疆医院护理团队建设与差异化发展

陈晋

(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地市级边疆医院护理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尤其是地市“三甲医院”建设的重要课题。医院就护士该怎么 “做”、该如何“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选择了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引进人本位(快速康复)理念,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了一支独特的、有凝聚力的、优秀的护理团队。

【关键词】边疆医院;护理管理;团队建设;差异化发展

2011年1月,玉溪市人民医院作为一所地处西南边陲的地市级边疆医院,成功获得了国家级临床护理专业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然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接下来该如何做?这是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医院就护士怎么 “做”、如何“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1],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2],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引进人本位(快速康复)理念[3],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一支独特的、有凝聚力的、优秀的护理团队是医院的选择与探索。

1实施护理岗位管理

护理岗位管理,就是对护理岗位职能及工作效果的质量管理系统,是获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高质量管理的过程及方式。医院根据临床护理需要设置护理岗位,同时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把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通过实施岗位设置、护士配备、绩效考核、晋职晋级、岗位培训等措施,达到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现岗位管理;合理配置护士,保证护理工作到位,护理质量优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护士团队素质;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

1.1护理岗位界定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4]等相关规定,医院根据护士所在工作科室或工作性质对护理岗位进行界定。凡在医院病房、门诊、急诊科、监护室、手术室、产房(助产)、血透室、营养室、供应室、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静脉配液中心、住院处、医技科室、社区护理、护理学会等科室及部门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等工作的护理专业岗位均属于护理工作岗位。

1.2护理岗位分类

根据护士所在护理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等要素,将医院护理岗位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

1.2.1护理管理岗位。指从事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岗位。具体包括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干事、科护士长、护士长、副护士长。

1.2.2临床护理岗位。指注册护士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的岗位。为了体现护理工作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条件、风险和责任大小的差别,使职称、待遇、分配向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差、风险和责任大的部门、科室和岗位倾斜,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划分为一线临床护理岗位和非一线临床护理岗位。临床一线护理岗位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并需要常规轮值夜班的临床护理岗位。主要包括:病房、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室)、手术室、产房、血液净化室等直接服务于患者的岗位。非临床一线护理岗位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非临床护理的辅助性的服务、管理及技术岗位,且不需要常规轮值夜班。主要包括:门诊、预防保健科、健康体检中心、腔镜检查室、放射检查室、计划免疫室、医技部门等科室的护理岗位。

1.2.3其他护理岗位。是注册护士为患者提供非直接服务的岗位,主要包括: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其他需要护理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部门等间接服务于患者的岗位。

1.3护士岗位培训

在岗位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知识技能水平、职称、工作经历及取得的成果等分为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及五级护士5个层次。并根据每一级护士工作岗位内容和重点的不同,结合岗位需求,以护理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针对不同岗位与层级的护理人员,制定分层培训计划。从专科护理知识、整体护理能力、重点部门护士专科水平、“人本位护理”理念与实际操作、护理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确保护士有能力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

1.4护士绩效考核

为深入贯彻《护士条例》,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加强护理队伍科学管理。在护士的绩效考核方面,医院实施了全垂直管理[5],护士绩效由护理部考核,以岗位职责、风险程度、服务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为考核要素,实现护士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工作强度大的岗位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促进各项护理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1.5建立机动护士库

护理队伍以女性居多,其产假、探亲假、年休假等各类假期占据了很多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给护理工作的安排和正常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在突发性事件和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时,部分科室的护士超负荷工作,给患者的抢救、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医院建立了护士人力资源紧急替代工作机制,组建机动护士库,配备一定数量的机动护士有效缓解突发事件时的医护压力,确保医护质量。优秀的机动护士库是宝贵的卫生资源,机动护士的培养使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加强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充分调动与发挥了护士的工作潜能,全面提高了医护质量。这是医院在多年的护理团队管理实践中取得的良好经验。

2引进先进理念,提升护理水平

2.1引进人本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快速康复是由丹麦科学家于1991年提出,是围术期的一种新理念[3],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围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急损害,加快术后康复。医院将快速康复理念与人本位护理模式相融合,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在快速康复理念与人本位护理模式的指导下,在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训练、专业照顾技术及康复技能培训基础上,护士有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进行专业化护理和个性化指导,达到了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加速康复,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2.2完善制度、标准和流程

随着护理人员护理理念的转变及人本位临床护理模式的改革,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病情观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品质的内涵要求,需要对过去的护理常规、制度、标准和流程进行修订和完善。医院以人本位的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修订了《责任护士参与医师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手术科室责任护士观摩手术的规定》《产后大出血观察流程》《术后患者下床流程》等,此外还结合各专科疾病特点设计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及单病种护理记录单等,通过新标准、新流程的培训和实施,提升了医院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减少了并发症,加速了患者康复,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3护理文化差异化发展

在“依法治院、人才立院、科教兴院、文化引院”的理念指导下,为在护理团队内弘扬正气,促使护理队伍积极向上,医院从“循证、分享、创新、引领”四个方面打造护理文化氛围,实现差异化发展。

3.1循证——护理事业发展之根本

任何一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或者护理疑难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通过循证,为此,医院积极开展循证学习培训,扩大循证宣传,创造循证氛围,建立一支善循证的护理团队。

3.2分享——护理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利和义务和其他成员分享经验,交流体会,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此,医院鼓励和要求护理积极开展护理研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建立一支分享型的护理团队。

3.3创新——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医院鼓励团队成员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向全院甚至全市、全省推广,建立一支创新型的护理团队。

3.4引领——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国家级临床护士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院内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动玉溪市乃至云南省护理水平逐步提升,向国内、国际先进医院看齐。

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护理人员是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随着现代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的开展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6],打造一支优质的护理团队势在必行[7]。作为边疆地区的医院,基础条件差、设备不先进、人的观念落后、知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通过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引进人本位(快速康复)理念,注重护理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研究及努力,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得到医生、护士、患者、专家、社会及政府的高度认可。2014年7月被云南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云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宁志,曾学云,高茗,等.差异化战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 23(6):69-70.

[2]李建华,施祖留.医院发展战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18-521.

[3]姜洪池,孙备,王刚,等.快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值得重视[J].中华外科杂志,2007, 45(9):577-57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护士条例[Z].2008-01-31.

[5]蔡德芳,段红静,李长琼,等.护理部全垂直考核分配护理绩效的做法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3,(11):14-16.

[6]陈晋,朱红婷,蔡德芳,等.以优质护理促进医院质量效益提升的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 1103-1104.

[7]蔡德芳,陈晋,李长琼,等.州市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和体会[J].医疗理论与实践,2012,25(7):870-872.

修回日期:2015-12-30

(编辑徐佳)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32(2016)01-0045-03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6.01.015

通信作者:陈晋(1962-),女,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护理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22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护理管理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