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兽医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6-02-21 22:59王海兄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祁连县兽医站畜牧业

王海兄

(祁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 祁连 810499)



祁连县兽医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王海兄

(祁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 祁连 810499)

随着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检疫检测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服务体系建设机构改革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祁连县兽医工作效率。

祁连县;兽医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畜牧业是祁连县的支柱产业,随着祁连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及产品检疫检测,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对祁连县“十二五”期间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动物卫生检疫、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现状及有关建议。

1 体系建设现状

1.1机构改革情况

祁连县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始建于1957年,之后8个乡镇相继成立了乡(镇)级畜牧兽医站,隶属于县畜牧兽医站,由县兽医站统一管理。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成立于2009年。1986年进行第一次兽医体制改革,乡镇兽医站“人、财、物”三权归乡,由乡政府管理,在县兽医站指导下开展业务工作,实现了行政与业务管理的统一,业务上受县兽医站指导的双重管理机制,为日后“双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埋下了伏笔,同时强化了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强化。改革开放以来,本地畜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牲畜存栏大幅增加,疫病防治任务日益艰巨。2006年在县畜牧兽医站基础上,成立“祁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祁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以来,加大了畜禽屠宰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力度。2007年海北州建立了动物疫情测报站,我县也相应建立了疫情测报室,配备了专用计算机负责动物防疫信息传输和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动物疫情信息平台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疫情快速测报、预警和应急反应速度。2008年开始实施“祁连县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计划”,结合春秋两季牲畜免疫注射开展牲畜“二维码”标识佩戴工作。2013年将乡镇兽医站统一收归动物卫生监督所,进一步理顺了动物防疫监督及其乡镇派出机构的隶属关系,建立健全了检疫监督管理制度,改变了乡镇派出机构“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2 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县、乡畜牧兽医站共有事业编制68名,其中县兽医站17名,乡镇兽医站51名。全县45个行政村配备村级防疫员186名(农业乡镇每个村1名,牧业乡镇每个社2名),使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县农技、畜牧、兽医、草原、经营管理等业务部门为龙头,乡镇农牧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为骨干,村级动物防疫员、牧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技术推广体系。

3 动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3.1检疫情况

近年来祁连县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对检疫出证人员进行了培训,计算机和打印机配备到位,电子出证工作全面展开。对票据、证章的管理采取专人负责、专库存放、专帐登记、统一领取、统一发放。为促进产地检疫工作,根据生动物卫生监督所《产地检疫区域化管理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牲畜自然分布、市场流向等因素,对全县9个产地检疫报检点进行了整合,将9个报检点整合为3个报检点(县兽医站、峨堡检疫站、默勒兽医站),同时完善了3个报检点电子检疫出证设备的配备,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全年检疫监督共127 360头只,其中牛11 521头、羊85 110只、生猪30 553头、仔猪176头;省内检疫监督95 067头(只),其中牛11 247头、羊83 820只;屠宰检疫数38 145头(只),其中牛3 211头、羊24 607只、定点屠宰羊9 825只、生猪502头;进省监督检查数 32 293头(只),其中牛274头、羊1 290只、生猪30 553头、仔猪176头;出省监督检查数 4 149头(只),其中羊1 152只、牛2 997头;饲养环节无害化处理289头(只),其中牛82头、羊207只。加强了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强化跨省畜禽调运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牲畜跨省调运检疫审批制度,全年共查验动物运输车辆926辆,查验出入境动物3.029万头(只、匹、羽),其中:猪0.243万头、牛0.624万头、羊1.012万只、马0.05万匹、鸡1.1万羽。查处无证及证物不符违法事件12次,对违法人员及时进行了动物防疫法的宣传教育,有效维护了本县牲畜及畜产品流通市场秩序。

4 动物疫病防治开展情况

4.1动物疫病防治

祁连县认真抓好以牲畜口蹄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严格遵守动物防疫“五统一”,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同时对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检疫监督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开展牲畜调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防外疫传入。为强化对两季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督,县兽医站业务骨干实行“联点承包制”,并且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对各乡镇防疫工作进展进行实时监督检查,确保防疫进度和质量;乡镇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保证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两季防疫集中精力完成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及禽流感疫苗注射。注射口蹄疫疫苗299.01万头(只)(其中三价口蹄疫苗46.73万头、二价灭活疫苗252.23万只、猪0.05万头);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118.75万只;注射鸡新城疫弱毒苗1.41万羽;应防数为419.17万头只(羽),实防数为419.17万头只(羽),免疫率为100%,两季免疫抗体监测牛羊合格率均在8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疫病监测实施方案,对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全年共开展疫情巡查291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项,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牧户达4 300余户,117.8万头(只);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牧户120户,60余万头(只)。常见动物疫病主要有羊腐蹄病、链球菌、肝片吸虫病发病。完成常见多发传染病免疫313.02万头(只),免疫率为95%以上;加强牛出败、布鲁氏菌病、羊痘、羊四联,依据各种疫病流行特点、季节动态、危害程度、疫苗特性综合考虑,调整和完善了免疫程序。全年共防治各类牲畜寄生虫病446.115万头(只羽)(其中牛羊寄生虫防治444.0092万头(只)、犬寄生虫防治0.6458万条、猪寄生虫防治0.05万头、禽类寄生虫防治1.41万羽),应寄生虫防治数288.32万头(只羽),实际寄生虫防治数446.115万头(只羽),防治率为154.73%万头(只羽)。

5 存在的问题

随着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法制化管理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已由被动防疫向疫病监测、检疫、疫情预警全方位主动防疫过渡。畜疫防治工作重心由单纯免疫注射向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产地检疫转移。动物防疫职能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农业执法方向转变。目前的管理体制面临诸多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体系和机制上的缺陷。一是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基层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现象,加上业务人员数量不足;二是当前的畜牧、兽医、检疫一体化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实际工作需要,加上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职能不分,基层业务人员严重不足;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基层业务单位业务工作者普遍较为年轻,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四是传染病基础免疫工作需进一步强化。随着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以及有几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深入,国家支农资金项目,科技推广项目逐年增多,县、乡兽医站工作量成陪增加,而基层动物防疫技术力量确逐步削弱,工作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加上群众出现麻痹松懈心理,传染病基础免疫出现工作不扎实,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出现免疫注射敷衍了事,技术档案不健全,“双规”目标责任制及业务考核制度落实不严等现象,造成防疫隐患;五是寄生虫病防治理念和技术需要更新。长期以来,只注重季节性驱虫,忽略了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对各种寄生虫种类消长规律变化缺乏了解,驱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近几年,农牧民群众对寄生虫病危害性产生了一定的麻痹思想,表现在用药和驱虫时间上的随意性,只注重药物驱虫忽视了综合防治,降低了防治效果;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给寄生虫病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技术手段难以满足有机畜牧业生产要求,继续引进生态防治技术;寄生虫病防治理念一直停留在传统畜牧业季节性驱虫和治疗性驱虫阶段,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养殖模式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继续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防治理念来指导防治工作。六是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滞后。牧区病害牲畜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普遍缺失,无害化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大量生畜粪便及污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对草原生态保护、疫病防控造成压力。

6 发展建议

随着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进一步深化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是力在必行。一是明确工作职能,农业执法与畜牧科技推广实行职能分离,并做到“人员、经费、管理、监督”四到位,完善业务工作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二是提高基层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业务人员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引入先进寄生虫病防治理念,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引入“季节性驱虫、转场前驱虫、生态划区轮牧防治、寄生虫病动态监测”等先进防治理念和技术,提高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体系工作。积极申报和实施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项目,完善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无害化处理管理机制,落实相关目标责任制;五是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把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关,认真组织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不发生农产品安全事件;六是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持证率。规范出证程序,严格实施现场检疫,杜绝“隔山开证”现象的出现;强化养殖场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和防疫档案管理,提高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治水平;加强养殖场死亡牲畜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日常消毒工作,杜绝防疫隐患,保护生态环境。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Veterinary System Construction in Qilian County

WANG Hai-xiong

(InstituteofAnimalHealthSupervisioninQilianCounty,QilianQinghai810499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strengthening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quarantine and detection work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his stud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existing problems and ideas for future work, which might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veterinarians in Qilian county.

Qilian county; veterinary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

2016-03-30

王海兄(1978-),女,青海祁连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E-mail:13897103812@163.com

S 8-1

A

1004-6704(2016)05-0044-03

猜你喜欢
祁连县兽医站畜牧业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映像畜牧业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祁连县阿柔乡规模羊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映像畜牧业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