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凤翔村家(族)谱探析

2016-02-24 16:16宋亚欣
西部皮革 2016年14期
关键词:凤翔族谱家谱

宋亚欣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洱源凤翔村家(族)谱探析

宋亚欣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在此,对于家谱的建构性不做讨论,而是关注家谱的内容。解读所收集到的洱源凤翔村家(族)谱,挖掘家(族)谱价值。

关键词:家(族)谱;自豪感;婚姻关系

1田野点介绍

凤羽镇的镇政府所在地——凤翔村,是大聚落,大约有1300多户人家,7000多人口,接近凤羽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凤羽郡、凤羽巡检司衙署所在地。凤羽镇,2001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村有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有8条,由南至北分别是元士充、太和充、中和充、大官路充、前充、后充、中和头充与石充;贯穿南北的主街1条,联结各充的小充若干。

2家(族)谱概况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调查中,大约访谈20多位村民,走访15户左右,共收集到11本较为完整的家(族)谱,包括段、马、杨、赵、姜、张、李、施、尹九个大姓。

2.1根据收集到先后顺序,现将家(族)谱概况整理如下

①《段家家谱》(手抄本2004整理)主要内容包括:世系表、历史知识、祝文祭文、日常礼仪、格言警句等。这份家谱可以说是内容十分丰富的家谱。

②《云南洱源白族马氏文史资料汇编》(1996年成书本)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宗祠碑记、先辈照片、先辈传略、氏族繁衍表、荣字辈、捐献表和后记等。根据马荣植老人的介绍,目前凤翔村马家是在20世纪初从洱源大果树村迁来,并且只有两户,故而在此不作重点分析。

③《凤羽杨姓家谱》(2009年成书本)主要内容包括:序、杨姓来源历史、凤羽风情、杨氏家谱世系表繁衍表分户表、家庭和坟墓照片、捐资表、后记等。

④《凤翔杨姓族谱》(2013年成书本)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杨氏文史、杨氏起源迁徙和发展、杨姓目前的现状、家训堂号祠堂祖宅、坟山墓地、十代先祖考、后裔介绍、五支系简介、后记、本家纪事等。

⑤《凤羽赵姓合族家谱》(1972年重修手写原本)主要内容包括碑文、谱序、宗祠碑记、赵族题目录等。赵家在凤翔村来说,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家族。这份家谱为大赵家谱。在凤翔村,赵家有大赵、小赵之说,还有九个赵之说。

⑥《姜姓族谱稿》(2011年再稿手写复印本)主要内容包括序、谱系表、碑文、附记等。这份族谱通俗易懂,记述的内容较为详细。据报告人和乡民介绍,姜家是最早迁入凤翔的家族。

⑦《凤羽张氏第二支族谱》(2004年印刷复印本)主要内容包括:谱序、墓志碑、第二支族谱、世系繁衍表、编后语、附注等。

⑧《凤羽李氏宗族谱》(2002年修订复印本)主要内容包括谱序、整理族谱情况说明、分支世系表、宗族约定等。这份族谱中,较大的不足是,没有对女性进行梳理记录。

⑨《施氏家谱》(2010年、2011年两本)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谱序、人物介绍、历代宗亲神位、谱系表、照片、祖茔墓志铭、碑文、凤翔四进士简介、凤羽土司史等。虽然有两本家谱,但是只是私藏,并没有分发给家族中的其他成员。

⑩《洱源凤羽尹氏族谱》(2014年印刷本)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概说及族源、依据材料、凤羽巡检司尹土司事略及历代尹土司世次谱、凤羽尹氏家族后裔支系世系世次谱、艺文等。

2.2经过上述的总结和田野调查中的收获,发现

①在编修时间上:凤翔村修家(族)谱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前后。主要是因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匪患等,老的家(族)谱多已不存在,但“今夫木且有本,人岂无源”,这是村民编修家(族)谱的根本动力;伴随着城镇化,乡村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收入增加,这为村民编修家(族)谱奠定了物质基础;当地有知识的老一辈退休,时间充足,这为村民编修家(族)谱提供了智力保障。

②在编修内容上:不拘一格。章学诚在《家谱杂议》中说:“夫旁行斜上,周谱之法,原取便于稽检,使夫昭穆亲疏,一望可晓耳。至其人之字号、历官、生卒年月、妻妾姓氏、子女嫡庶、窀穸方向,不待旁行斜上而始识者,则谱家往往别编为牒。”这指出了家(族)谱编修的主要内容。凤翔村所编修的家(族)谱更多了一些自主性,但是同样达到了编修家(族)谱的目的。家(族)谱中关于人物的资料非常丰富,除了记载世系外,生卒、仕宦、子嗣、婚嫁等都有记载,那些在家族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人,一般都还有传记。

③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村民都会说“家家户户都有家谱”,编修家(族)谱在凤翔村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一些编修时间较早的家族还有重修家(族)谱的准备。而对于一些没有编写家(族)谱的姓氏,比如许姓,许氏老人认为,家族不够团结,编修家(族)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另外也有村民认为,家族支系庞杂,无从考证,编修家(族)谱意义不大。

3家(族)谱与自豪感

凤翔村中的家(族)谱记述的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少不了对人物,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较为详细的记述,交织着乡村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

3.1乡村自豪感

《凤羽杨姓家谱》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凤羽第一任进士张绰》论述了张绰的求学等的事迹,赞扬了他勤奋刻苦、孝顺等优秀品质。《施氏家谱》中,对于凤翔四进士、凤羽土司史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述。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和事被不同姓氏的家谱所收录记述,用文字表达并传承着当地的光辉历史。

凤翔村的村民对于这片土地充满自豪感,不仅在家(族)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言谈中也十分明显。

在访谈过程中,几乎人人都知道“凤翔四进士”——张绰、施化理、赵辉璧、施寿椿。而且还能徐徐道来很多有关于凤羽的故事。每个村民都在无形中“炫耀”着这个历史悠久的乡镇。

3.2家族自豪感

家(族)谱的编修一般都是由该家族的有名望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来完成的。而这些人一般荣誉感比较强,满怀教育后代的使命感,希望用正面的家族人物来引导甚至影响后代人的成长。

《施氏家谱》中,编修者对施化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仅仅记述了他的生卒年、配偶等的一般情况,而且字字玑珠,赞扬了其品行、成就。

五世祖——施化理,生于乾隆已亥年(1779年)娶妻赵氏五姑,生于乾隆丁酉年(1777年)卒于道光丙戌年(1826年)享阳五十岁,係太和充进士赵辉璧之堂姑,继室陈氏山青,敕封六品安人,福建闽县人,生于嘉庆壬申年(1812年)卒于咸丰乙卯年(1855年)享阳四十四岁。时施公化理入闽仕宦,语言阻隔,纳陈氏以利于官民沟通。侧室沈氏大姑,敕封六品安人,嘉庆乙亥年(1815年)卒年不祥,浙江仁和县人(今杭州)。

施公化理自小天资聪颖,少时遇目成诵,师友奇之,在其父教诲下,早年涉足科场,每每青云得路,因兄弟分局,各立门户,公虽早有进京应试之愿,终因经济拮据,未能成行。直至道光二年(1822年)时壬午科大考,施公之志感动万庆寺僧尼,受寺尼全力资助,匆匆进京赴试,遂心所愿,中二甲进士,皇恩浩荡,钦授赐进士出身,并敕封文林郎于两代先祖。其时施公年已四十有四,于福建崇安,建阳,大田。将乐四任知县后告老还乡。归裹后,将三营馀荘荘田捐与学堂,以志兴学,弘扬善举,时任陕西巡抚,兵部右侍郎杨名飏慕其品学,累邀施公赴云龙主讲书院,教授生徒,终因公桑榆完景,难越两地关山,婉言辞,但深感杨公知遇之恩,蒍一同入院任职,并誉应脩云龙州志。(详情见施化理复杨名飏书)

《凤羽赵姓合族家谱》中,对赵辉璧有相对于其他族人较多的注解。较多的族人只记述配偶,子女,而对赵辉璧的记述不仅有这些,还包括“係字子榖,号蔺完。嘉庆十八年癸酉科,1813年拔贡。二十一年丙子科,1816年举人。道光六年丙戍科,1826年登二甲进士。官仕……任安徽省全椒县、蒙城县,山西省汾州府、临县等……知县官戊子年科,1828年江南乡试,同考试官。”

《凤翔杨姓族谱》中,还专门介绍了中国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与凤羽杨姓的故事,并且访谈对象杨氏也对我们讲述了杨丽萍与他们家支的关系,以及观看了湖南电视台对于他们家族采访的影像。尤其是在访谈中,他不仅能讲出家族中有影响人物的故事,而且还会在家(族)谱中,指出他们在家族中是第几代。并且对于当下家庭里出现的人才更是大大赞扬,讲的津津有味。这一言一行中,无不流露出他们的家族自豪感。

4家(族)谱与婚姻关系

几乎所有的家(族)谱都会对配偶、子女进行记述,凤翔村的家(族)谱也不外。这也正是编修家(族)谱的意义所在,可以辨族属之亲疏,识支流之远近,联系宗族以序昭穆,区分长幼敦睦亲情。凤翔村的家(族)谱中一夫多妻、招赘出姓现象明显。

4.1一夫多妻、续弦

《施氏家谱》中,“一夫多妻、续弦”都有很清楚的记载。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关于施化理的记载,可以看出:第一,施公既是续弦还是一夫多妻。“继室陈氏山青”“侧室沈氏大姑”。第二,施公婚姻有一定的政治需要。“施公化理入闽仕宦,语言阻隔,纳陈氏以利于官民沟通。”第三,施公的婚姻圈比较大。“娶妻赵氏五姑,係太和充进士赵辉璧之堂姑”“继室陈氏山青,福建闽县人”“侧室沈氏大姑,浙江仁和县人(今杭州)”。施公有如此大的婚姻圈推测多是在外任职的原因。

《凤羽张氏第二支族谱》中,“第二代,张鹤贤文生,配杨氏生枝、许氏女润,孝男希孔”“第六代,张拱极诰封文林郎,配王氏、杨氏,生三子。”“第九代,张元佐配王氏会英、李氏桂嗣,生一子辉斗。”“第十二代,张文焕字蔚臣,第一、二届文官考试及第存记县知事,配单氏月娥、李氏庆顺,生一子一女”……

4.2招赘、出姓

《姜姓族谱稿》中,“祖父姜发科,四岁时亡父,随母改嫁到炼铁江旁村,后至凤翔李家充李汝兴做养子,李家有子嗣后,便入赘中和充李家。姜发科长子姜弼果,娶本充许氏,生三女一子,长女招赘赵璧敏,改名李佐熊,无子嗣,续弦赵氏,生一子一女,其子携其妻及子女归宗太和赵氏;姜发科次子姜弼栋,娶妻施氏,生六女。后入赘李氏,改名李慕年,有五子二女,三子一女早殁,三子天保、长女保秀,第五子名天甲,即姜镇寰。”

《凤羽张氏第二支族谱》中,“第二代,张鹤联文生、配施氏桂楠,生一女圆满招赘邓川张性子曰惟腾”“第八代,张世兴配施氏显嗣,生一女萃凤、招赘尹姓子改名张策”“第十一代,张廷伍出姓振兴村配李氏嘉贵,生四子”……

由此,我们发现,一方面,一夫多妻、续弦、招赘出姓现象在各个姓氏中都很普遍,这不仅体现了白族的包容性,还可以看出各个姓氏关系复杂,乡民很重视“香火的延续”。另一方面,一夫多妻、续弦的大多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而招赘、出姓在寻常家庭中更为常见,并且很多有儿有女的人家,也会有招赘现象。一般,招赘的目的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但是这种特殊的招赘现象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5结语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梁启超认为族谱是一个很珍贵的史料,是一个编撰人处理现实问题的文献,弗里德曼认为书写的族谱为宗族制定了“宪章”,操弄过去是为了今天的结盟,族谱是历史与结构的统一。在此对于家谱的建构性我们不做讨论,而是关注家谱的内容。家(族)谱在凤翔村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乡民敬重祖先,村落中弥漫着“耕读传家”的气息。对于这些家(族)谱,不但可以从编修时间、自豪感、婚姻关系等方面来解读,而且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根据家(族)谱中对于族源的阐述,研究凤翔村的迁移史;可以根据家(族)谱中对于人口的记载,来研究凤翔村人口的增长、寿命长短、性别比例等问题。家(族)谱的价值不仅仅是这些,其中所蕴含的宝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因而,我们要重视家(族)谱,充分利用家(族)谱,不断挖掘家(族)谱的价值。

作者简介:宋亚欣(1990-),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150-02

猜你喜欢
凤翔族谱家谱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宋金时期陕西凤翔府榷场位置略考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凤翔探索“提醒制”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