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结论更重要的……
——《白杨》教学案例对比评析

2016-02-28 20:26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杨树白杨适应性

张 烨

两位教师同教《白杨》,均涉及到第13自然段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他们教学的落脚点也是一样的——理解白杨“高大挺秀、坚强、适应性强”的特点,建立起白杨的形象。但他们不同的执教过程,引发了我们对于“教什么”的思考。

教学中,两个班的学生均能自主品读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和“坚强”,但都没有读出“适应性强”这一特点。同样学情,两位教师执教片断如下。

【片断A】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白杨树高大、坚强的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看第二句,这里的“哪儿”都指哪些地方呢?填一填。(出示填空:____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____生根、发芽……)

生:公园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公园生根、发芽……

生:田野需要它,它就很快地田野生根、发芽……

生:马路两旁需要它……

……

师:是啊,还有干旱板结的土地需要它,茫茫的戈壁需要它,不管哪里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同学们,白杨能生长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你体会到它有什么特点?

生(小声猜测):适应性强。

师:对,请把你的发现批注在这段文字旁。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白杨树?

生:想。

师出示图片,欣赏后:有感情地朗读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

【片断B】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白杨树高大、坚强的特点。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白杨树?

师:那我们就看一看(出示两段选文),对啦,我们要通过文字去“看到”白杨树。这两段文字就在你的资料袋中,一段节选自矛盾先生所写的《白杨礼赞》,一段选自百度百科中对白杨树的介绍。默读,哪些文字让你看到了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请把这样的文字画下来。(生默读画批)

师:画下之后,请你大声朗读,用最快的速度记下最欣赏的语句。(生朗读记忆)

师:下面,你真能欣赏到一组白杨图片了,请边看边想刚才读过记过的语句:能联想到哪些语句来形容眼前所见呢?试一试。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生: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人工加过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生:哪怕只有碗口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生:它们威武地站立路旁,每株都有几十米吧,笔直地耸入高空,把蓝天划成条条块块。

师:看,作家笔下的文字让你“看到”了白杨,看到白杨,你又马上能联想起这些文字。能记会用,这些文字就已经转化成你自己的语言啦!

矿区内大面积风成砂土覆盖,为圈定自电异常,初步了解全区石墨矿化情况,缩小找矿靶区,矿区内布设1∶1万自然电场电位测量法20km2,并形成了自然电场电位平面等值线图(图2)。

师:白杨还有什么特点呢?读读第二句,这里的“哪儿”都指哪些地方呢?再读课文和选文,这一次,请你重点关注不同作家笔下的白杨会生长在哪些地方,发现一处,就把这个地方圈起来。(教师巡视,提示找全)

(生交流,相互补充。)

师:把白杨生长的这些地方“联系起来”看一看,你对白杨树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生:白杨生长的地方的环境没有山,没有水,生长在板结的土地上,有黄土的地方。这些地方都非常恶劣。

生:大戈壁上,有白杨树的身影,板结的土地上它也能适应,在-32.8℃的地方,在山谷、在平原,它都能生存。我觉得白杨能适应各种环境。

师:这么读着读着,他又发现了白杨的一个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白杨不仅很坚强,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

师:真了不起,你看,当你把文内、文外的内容联系起来读,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快把这个新发现批注在文段旁。

师:这么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的白杨树,想想,爸爸会怎么对孩子们介绍呢?读一读。

两个片断,所学语言材料相同,且两位执教者目标也相同。但同样的内容和目标,却由于操作策略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下面试述两个片段背后的区别。

一、“满足视觉的感性认知”VS“发展语言的积累运用”

课文中对白杨形象的描写只有一句:白杨树从来这么直,这么高大。而凭此一句难以成像,为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白杨的形象,A师出示了一组白杨图片,欣赏中,的确会满足学生的视觉需要,但看过之后,留下了什么呢?也许只留下了影像,也许随着时间流逝,这影像也会慢慢消散。

而B师则针对文本语言的“不足以”,链接了不同作家的经典描写,在引发期待之后,立刻让学生沉潜到了经典文字之中,通过阅读进一步建立白杨形象。阅读中,学生以文字解文字,多处经典描写都对“白杨树从来这么直,这么高大”形成了有效的注解。互文阅读中,白杨的形象就通过文字立体起来。而执教者并未满足于此,他让学生快速记忆后,出示了与A师相同的图片,当然,此时的欣赏有着明确任务:根据画面调用刚刚积累的语言。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去经历联想、释义并转化的思维过程,这就在“欣赏”之上附加了“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功能,设计可谓高妙。

这提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所有的图片文字,都要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资源去融入教学过程。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进行资源融入时,我们都可进行这样的自我追问:我出示这张图片(这段文字),只是为了获知结论吗?它的出现,是否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语言的发展、亦或思维水平的提升?我链接的这份资源,是否可以一样再用,发展学生不同方面的语文能力?当资源的出现,是始于学生的需求,成就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时,这里的资源融入方为有效。

二、“懵懂猜测中的被动接受”VS“整合联系信息中的主动诠释”

教学中,两位执教者遇有同样学情——学生都没能自主读出白杨“适应性强”的特点。为解决这一阅读理解的空白,A师采取了填空策略,期待学生通过联想白杨生长的地点得出结论。但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白杨树生长地域一无所知,因此答案都来自无凭无据的猜测。A师只好替代学生思考、感慨:还有干旱板结的土地需要它,茫茫的戈壁需要它……进而生硬牵引:白杨能生长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你体会到它有什么特点?有了教师的经验告知,学生自然能顺利地猜出答案。

同样突破阅读理解空白,B师让选文再次发挥作用:这次,着眼于“获取、整合、联系信息,形成解释”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新的任务进入阅读。学生提取的信息越丰富,就会对文本中的“哪儿”理解更全面,所以老师在学生默读圈画时提示学生要“找全信息”。而交流之时,教师又强调要把所有信息“联系起来”,阐述对白杨树新的认识。请注意,“找全信息”“联系所有信息进行解释”,这正是高年级学生应该着力提升的“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基础阅读能力。通过教学片断我们发现,当学生拥有了科学而广泛的信息之后,完全能够自主形成对白杨“适应性强”的正确认识。

这提示我们,当学生有了认知理解空白时,我们不要急躁地去替代学生思考,不要只去关注最后那个结论。当然,要做到这点,势必要割舍教师自己的“拿手展示”,割舍教师的“经验告知”,而只去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思路。

比结论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得到结论的能力成长、语言发展和思维提升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这样的发展,以上案例至少能提示我们:阅读教学中,在“资源融入”和“教师角色”层面,要充分考虑以语文能力为支点,以有效策略为路径,以思维提升为目标。

猜你喜欢
白杨树白杨适应性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白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快乐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