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观察

2016-03-01 05:41翟家乐黎小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翟家乐,黎小斌,杜 娟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妇科,广东 珠海 519015)



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观察

翟家乐,黎小斌,杜娟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妇科,广东 珠海519015)

[摘要]目的观察仙子益真胶囊和仙芪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补佳乐片,治疗组患者口服益真胶囊(仙芪益真胶囊、仙子益真胶囊)以接受周期序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临床疗效及止血疗效。结果治疗2、3个月后,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出血时间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P<0.05);治疗组止血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芪益真胶囊和仙子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经间期出血;益真胶囊;周期序贯疗法

经间期出血,现代医学称之为排卵期出血,是指女性的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基础体温呈双相,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排卵期前后)发生的出血,具有周期性及规律性,量或多或少,持续时间不等,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常伴有少腹作胀、腰酸等症状。笔者采用药物周期序贯疗法,口服仙子益真胶囊(益真Ⅱ号)、仙芪益真胶囊(益真Ⅰ号)治疗45例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华妇产科学》[2]及《中医妇科学》[3]制定。

1.1.1西医诊断标准①症状:发生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一般为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时,即排卵期出现的子宫出血,或呈赤白带下,一般不超过平素月经量,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可持续数小时或2~3 d,最长7 d左右可干净,常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②妇科检查:宫颈无接触性出血,无赘生物生长,宫颈口可见透明呈拉丝状黏液,或夹有血丝,排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以及血液病等疾病。

1.1.2中医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乐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子宫出血者。

1.1.3肾阴虚型辨证标准主要症状: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淡红或鲜红,无血块。次要症状:包括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主要症状必须具备,次要症状具备其中2项或以上,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

1.2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排卵期出血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属于经间期出血(肾阴虚型);③年龄16~45岁;④治疗前3个月内未用激素类药物;⑤治疗观察期间不服用其他调经药,自愿配合治疗者。

1.3排除标准①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发现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②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45岁;③外伤所致阴道出血者;④正在服用避孕药或使用宫内节育器(上环)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有阴道出血者;⑦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4随机方法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输入样本含量90及分组数2生成随机分配结果,制备随机卡,装入不透光信封并在信封上依序编上序号,临床实施时按纳入病例入组的先后顺序对应信封上的序号,拆封取卡,按随机卡上的分组结果进行治疗。

1.5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年龄为18~45岁,符合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平均年龄(27.4±5.3)岁,平均病程(4.6±3.3)个月;对照组45例,平均年龄(29.9±4.4)岁,平均病程(4.3±2.8)年。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643);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17)。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患者于月经干净后即开始服用仙子益真胶囊(益真Ⅱ号,批准文号为(99)穗卫医制(省)字第B-033号,由女贞子、菟丝子、续断、熟地黄、墨旱莲等组成,每粒含生药1.65 g),每日3次,每次3粒;月经周期第12天加服仙芪益真胶囊(益真Ⅰ号,批准文号为(99)穗卫医制(省)字第B-032号,由淫羊藿、枸杞子、巴戟天、黄芪、当归等组成,每粒含生药1.09 g),每日3次,每次3粒。经期停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1.2对照组口服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每片1 mg,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080036,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月经第12天开始口服,每日1次,每次0.5 mg,每个周期5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病情分度评分标准(1)主要症状:①阴道出血量:无,计0分;内裤有污迹,尚不需卫生巾,计2分;内裤污迹明显增加,需要卫生巾,计4分;达到或超过月经量,计6分。②阴道出血时间:无出血,计0分;出血时间<2 d,计2分;出血时间2~7 d,计4分;出血时间>7 d,计6分。(2)次要症状:①头晕耳鸣:无,计0分;偶有头晕耳鸣,计1分;经常出现头晕耳鸣,计2分;头晕耳鸣持续不解,计3分。②腰膝酸软:无,计0分;腰膝酸软时有发作,计1分;腰膝酸软经常发作,计2分;腰膝酸软持续不解,计3分。③夜寐不宁:无,计0分;有,计1分。④五心烦热:无,计0分;有,计1分。

2.2.2临床疗效标准参照《妇科疑难病与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中方法与标准[4]。①痊愈:治疗后主要症状(出血)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95%,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②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70%≤疗效指数<95%,或痊愈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内有复发。③有效:治疗后主要症状得到控制或程度有所减轻(出血量或出血时间减少1/2以上),次要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0%≤疗效指数<70%,治疗结束后部分症状虽有反复,但较治疗前有所减轻。④无效:治疗后主要症状无好转(出血量或出血时间无明显减少或增加),次要症状存在,甚者有所加重,疗效指数<30%。

2.2.3止血效果评价①痊愈:出血完全停止,评分为0分,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②显效:出血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评分下降2个等级,未达0分,或虽然治疗期间出血可完全停止,但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内仍有复发。③有效:出血时间有所减少,评分可下降1个等级,但未达0分。④无效:出血时间基本没有改变或减轻不明显,评分无明显下降。

3结果

3.1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评分比较被试内因素(时间)和被试间因素(组别)对阴道出血时间评分的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阴道出血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个月后,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3个月后,两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均较治疗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3。

表1 被试内因素(时间)对阴道出血时间评分的主效应分析

表2 被试内因素(组别)对阴道出血时间评分的主效应分析

±s)

注: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P<0.05;同组内具有相同右上标字母的时点比较,P>0.05,同组内具有不同右上标字母的时点比较,P<0.05。

3.2两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讨论

“经间期出血”的概念是国医大师夏桂成在1982年正式提出的[5],现代医学称之为“排卵期出血”,多发于18~45岁年龄段,长时间的经间期出血可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育龄期妇女甚至因排卵期阴道出血错过最佳受孕时期,成为不孕症的原因之一,故临床上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间期出血的治疗,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止血,而是经后期至经间期尚未出血之前,以预防为主。朱蕊认为,掌握准确有效的用药时间对本病的治疗尤为重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药物治疗,从根本上调理阴阳气血,从而促发排卵,达到助孕目的[6]。故现代很多医家在治疗经间期出血方面,常注重药物使用的时间。杨维等[7]对中医辨证属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70例,于月经第10天开始口服清经颗粒,结果显示清经颗粒能明显改善经间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内分泌水平,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经后期至经间期,是卵泡向成熟发育直至排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生理特点在于阴长阳消,阴精逐渐充盛,涵养血海,使血海得到充盈,到了经间排卵期,即发生重阴转阳的转变,为阴盛阳动之际。《丹经》云:“一月止有一日、一日止有一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根据夏桂成教授提出的经间排卵期理论,临床上其辨证分型以肾阴虚型多见[5],若肾阴亏虚,精液不足,难以达到充盛,氤氲之时,当阳气内动,阴不制阳,阴阳转化不利,虚火灼伤冲任、血海及阴络而血溢脉外,从而导致经间期出血。因此,补阴是前提,促使阴阳顺利转化非常重要[8]。

有研究者[9]认为,由于排卵前期雌激素短暂性下降以致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导致部分子宫内膜脱落而出血,故在治疗上选择在排卵前进行少量雌激素的补充,以维持血中雌激素水平,从而防止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内膜脱落性出血,但病情容易反复,且很多人考虑到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依从性比较差。艾文[10]采用口服已烯雌酚治疗经间期出血,总有效率为78.13%,但是其中有3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占53.12%。故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且不易复发[11-12]。

仙芪益真胶囊(益真Ⅰ号)及仙子益真胶囊(益真Ⅱ号)由广东省中医院自行研制而成。仙芪益真胶囊方中以淫羊藿、巴戟天温补肾阳、暖煦胞官,补肾中之精而益冲任,当归、枸杞子、续断、黄芪益气养血,补阴摄阳,使其“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仙子益真胶囊方中以熟地黄滋养肾阴、填精益髓,用甘凉平补之女贞子、墨旱莲滋养肝肾,有凉血止血之功;“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方中菟丝子、淫羊藿温肾壮阳、补阳益阴。余冬青等[13]研究发现,口服仙子益真胶囊及仙芪益真胶囊可提高子宫切除术后妇女卵巢功能,提高雌二醇水平,有类雌激素作用。经间期出血的治疗重在经后期,治疗大法以滋肾阴养津血为主,故本研究从经后期开始口服仙子益真胶囊以滋养肾阴,使血海得到充盈,到了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之时,应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使其“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在补阴药中加入适量的补阳药,促使重阴转阳,于月经周期第12天开始加服仙芪益真胶囊以温肾壮阳。仙子益真胶囊及仙芪益真胶囊,一为滋肾阴,一为壮肾阳,两药合用,既可止血治标,又可固本求源,使阴平阳秘,疾病乃治。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此方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并且提高了受孕率。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8-23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99-2400.

[3]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80-81.

[4]程泾.妇科疑难病与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2-563.

[5]李文斌.夏桂成诊治经间期出血的卓识[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069-1070.

[6]朱蕊.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8例[J].光明中医,2010,25(1):60-61.

[7]杨维,何军琴.清经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2,31(11):811-814.

[8]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

[9]肖承棕.中医妇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7-108.

[10]艾文.已烯雌酚干预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109-110.

[11]黎柳娇,郑景辉.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14-17.

[12]涂玉增,陈伯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98-199.

[13]余冬青,刘穗,黄健玲.补肾法对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0,31(7):771-773.

Efficacy of Yizhen Capsule as Sequential Therapy for Intermenstrual Bleeding with Kidney-Yin Deficiency

ZHAIJia-le,LIXiao-bin,DUJuan

(DepartmentofGynecology,ZhuhaiBranch,GuangdongProvincial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dongZhuhai51901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ianzi Yizhen Capsule and Xianqi Yizhen Capsule as the sequential therapy for intermenstrual bleeding with kidney-yin deficiency. MethodsA total of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Bujiale Tablet, and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oral Yizhen Capsule (Xianqi Yizhen Capsule and Xianzi Yizhen Capsule) as the sequential therapy. After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for 3 menstrual cycles, the score of vaginal bleeding time, clinical efficacy, and hemostatic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After 2 and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 of vaginal bleeding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cores of vaginal bleeding for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hemostatic outcome and clinical outco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Xianqi Yizhen Capsule and Xianzi Yizhen Capsule has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menstrual bleeding with kidney-yin deficiency.

[Key word] Intermenstrual bleeding; Yizhen Capsule; Sequential therapy

收稿日期:(2015-07-16;编辑:曹健)

作者简介:翟家乐(1981-),女,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东省珠海市科技局课题(IR-WI/科教科-02-01A)

[中图分类号]R711.51[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6.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