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基的互联网中医百科构建与应用

2016-03-01 05:41杜泥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维基互联网

谭 杲,杜泥泥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 合肥 230038)



基于维基的互联网中医百科构建与应用

谭杲,杜泥泥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 合肥230038)

[摘要]目的通过维基模式构建互联网中医百科,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开放、专业的中医药知识服务。方法采用Mediawiki系统搭建中医百科站点,并分析、解决该模式下中医百科分类体系设计、中医条目规范化编写、中医专题项目开展等实际应用问题。结果利用维基模式构建完成的中医百科站点,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中医药知识共享、协作、专题开展等线上服务。结论维基模式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中医药知识在互联网上的良性传播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维基;中医百科;互联网

1维基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维基(Wiki)是一种在网络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1]。其允许任何访问用户快速、便捷地查阅、添加、编辑维基下的所有内容,与社区、博客等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维基具有更好的开放性与协作性,因此特别适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共享。

中医药作为一门内容极其庞大的学科,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涉及多种学科的内容。互联网为传统的中医药传播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网上中医信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以及与中医传播捆绑的营销行为使中医药遭受误解[2],给中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构建专业、完备的中医药网站,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促进中医药学科良性传播的要求。

基于维基模式创建中医百科网站,可以利用其良好的知识组织结构,建立系统的中医药学科体系。通过维基在知识构建和协作共创等方面的平台优势,为互联网上热衷中医药并认同维基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理念的中医专业、非中医专业人士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来共同构建专业、严谨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播,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和发展。

2中医药维基系统的构建

2.1维基系统的选择搭建一个在线的中医百科站点,需要使用维基系统。目前主流的维基系统大多数是开源程序,这不仅降低了建站成本,也有利于后期的按需开发。所以选择合适的维基系统,实现合理的功能,是构建中医百科站点的基础。

综合考虑中医百科需要构建数据量庞大、开放协作性高以及各种扩展功能开发等要求,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系统更加成熟的Mediawiki作为构建维基的程序。Mediawiki是运行于PHP+MySQL环境的开源维基程序。该程序具有承载庞大数据量、访问量的能力,全球最大的维基项目维基百科即使用该系统作为核心程序;程序可扩展插件丰富,方便各种功能的实现;系统持续更新,功能不断完善,可以保证以后的持续支持。

2.2维基系统的安装安装Mediawiki系统到服务器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搭建系统环境,在Linux服务器下安装满足Mediawiki要求的系统环境并配置,包括服务器组件Apache、PHP5.3.3或更高版本、MySQL5.0.2或更高版本等。②进入Mediawiki官网(www.mediawiki.org)下载Mediawiki程序,选择当前最新的稳定版本。③将Mediawiki安装包上传至服务器并解压到指定目录下。④通过浏览器访问该服务器下Mediawiki目录下的index.php文件,根据页面提示填写数据库信息等内容。⑤根据需求修改、添加Mediawiki站点的配置项和功能,完成维基系统的安装。

3中医百科分类体系的设计

合理细致的分类体系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体现知识系统的完整性。中医药有着庞大而且复杂的知识体系特性,因此,在进行中医药百科分类设计时,参考了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树形结构表[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医文献分类法等方法,采用由总到分的逐级分类设计,一级分类力求将中医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充分、全面地概括,下级分类的设计依照上级分类进行细化,如一级分类中“医籍”依据学科特点划分为医经、伤寒、本草、养生等二级分类,二级分类中“本草”下再分为本草经、综合本草、食疗本草等。这种多级别由总到分的分类设计,方便从中医药学科体系中选择合适的主题类别,得到目的知识点。中医药百科的分类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学科情况进行类别的增删和分类级别的加减调整。

表1 中医药百科分类

4中医百科条目的规范化编写

基于维基的互联网百科不同于传统百科全书由权威出版机构组织专家所撰写,其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协作平台,在这里用户既是条目的阅读者,也可以是创建者、完善者,用户之间组成一个共同协作的虚拟社区,共同维护这个开放、动态的知识数据库,构成一个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由于和传统百科编写模式的差异性,为了保证互联网中医百科的质量,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个适用于该模式下的编写规范,用来引导、规范编写者的编辑行为。另外,研究也表明,条目的规范化对用户参与的态度也有显著影响[4],规范、严谨的条目可以明显增强信息的可信度,能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百科的创建与完善中来,维持知识体系的良性发展。

4.1中医条目的命名条目命名参照相关《中医百科全书》《中医辞典》等命名原则,所有条目应属于中医药范畴或与中医药密切相关,条目一般使用正式、学术专有称谓命名,对同义词重定向至意义相同的正式名称条目,多义词条目在一条中分段、分别论述,对特殊类型条目,如中医人物一般使用全名不附带“生卒年份”等信息,中医医籍条目命名不使用书名号等原则进行规范命名。

4.2使用维基语言编写基于Mediawiki的维基程序内置编辑器使用维基标记语言,该语言简单、直接使用不需要特殊技巧,其表现出的内容没有华丽的样式,更加注重内容的整齐统一。在中医药条目内容编写中也建议编写者完全使用维基标记语言(见图1),以便于阅读和利用,降低协作编写难度。另外,统一的标记语言也有利于中医药数据分析研究。

图1 维基标记语言使用实例

4.3规范条目内容格式通过制定编写准则,对相同类别、相同属性的条目使用统一格式,能够让多用户在互联网协同创作环境下,使同类条目体例和风格保持一致,增强百科的易读易用性。如在中医人物编写时指引编者按照人物的生卒年份、字号、籍贯、主要经历、学术思想及医学成就等顺序进行编写。

4.4使用中医信息框浏览Wikipedia站点可以发现,多数优质条目中的右上方都包含一个与该条目相关的信息框。信息框是通过Mediawiki模板功能对不同类别条目设计各自属性的信息窗模板,使用时将模板复制到条目中并填写与条目对应的关键信息,最终以信息简练、风格统一的形式呈现在信息框中。设计符合中医不同类别属性的信息框模板(见图2)并在条目中使用,不仅可以起到规范作用,而且可以提炼条目内容精粹,提高用户阅读效率。此外,具有中医属性的条目信息框,可以对其数据进行处理以抽取语义关系[5],能为以后拓展智能的语义搜索服务提供支持。

4.5添加参考资料维基中的参考资料由参考资料文字和链接组成,是条目中引用的有公信力且可供查证的资料,编写中医药信息内容时要求编写者引用医学专著、学术期刊文章等可靠资料以保证编写内容的真实性。

图2 中药信息框实例

5中医药专题项目的开展

维基在知识构建和协作共创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平台支持。其良好的知识组织架构,在创建不断更新的知识集合和目录时非常出色。参与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内容中增加内部链接,对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补充,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符合学科结构的知识体系。此外,利用运行在互联网上的维基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团队构建灵活、协作高效的优势,围绕项目主题组建个性化专业团队,并可根据需要在平台上灵活调整项目结构和计划进度。项目完成后,项目成果和编辑历史将完整保留在维基上共享,团队还可提取数据信息进行研究。在项目协作过程中,通过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能开拓团队成员的思路,提高项目质量和研究深度。

在中医专题项目应用中,可以围绕一个学术流派或者某位医学大家的学术思想等设计专业项目,进行知识专题的构建。例如进行“新安医学知识体系”专题项目(见图3),首先项目发起人创建项目页,简述项目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制作项目知识结构索引,如新安医籍、新安医家、新安方药。项目发布后项目参与者根据该索引目录参与项目编写,最终形成医家、医籍、方药、医案、学术思想等内容详尽、内部知识点互相串联的专题知识库。

图3 中医专题项目实例

6结语

目前维基模式在专业学科中应用较少,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基于维基的中医百科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实际应用中尚需要注意具体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此外,目前网络上基于维基的新思想与技术不断出现,如语义维基、维基数据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并尽可能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中医百科中,以此提高知识共享和中医药数据研究的效果,使其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Ghyll.Wiki[EB/OL].[2015-05-29].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oldid=35861608.

[2]王磊.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J].医学与社会,2015,28(6):31-32.

[3]吴兰成.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1-241.

[4]夏火松,王瑞新.百度百科词条特性对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77-1883,1890.

[5]李秀敏,张久珍.知识社区环境下的DBpedia研究[J].图书馆,2013(4):27-30.

·其他·

收稿日期:(2015-08-16;编辑:张倩)

作者简介:谭杲(1988-),男,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R2-03[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6.01.026

猜你喜欢
维基互联网
爱的最后一课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
爱的最后一课
中文维基蹒跚上路
中文维基蹒跚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