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智障学生书写现状分析

2016-03-02 11:02刘国忠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智障中重度笔画

刘国忠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深圳 518112)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识字巩固的手段,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智障学生掌握写字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基础,是发展他们书面表达能力重要环节。写字可以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为智障学生今后完成较复杂的技能打基础。同时,写字能拓宽智障学生生活交流范围,能增加他们与别人的交流机会,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迟缓,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感知觉、运动等功能发育迟缓,造成了书写困难和障碍。[1]书写问题是中重度智障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困扰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难题。通过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作业分析、书写情况观察,对培智教育教师和智障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访谈,总结出中重度智障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重度智障学生书写现状

(一)中重度智障学生书写能力个体差异性大

中度智障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缓慢,个体差异性大,因此书写能力也不尽相同。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是没有书写意识。表现为不知道什么叫书写,也不懂书写是什么意思。对于书写的任务完全不能完成。书写只能胡乱拿着笔,随意乱圈乱画,或者直接撕掉书写纸。重度和极重度智障学生表现比较突出。

二是只能简单描红。不能进行书写只能进行描红,而且是只能进行简单笔画的描红,比如只能描写横、竖、点等简单的笔画。对于横折钩、竖折钩等折类的笔画描红很不到位。

三是只能描红,不能独立书写。部分学生能够对各种笔画进行描红,但不能独立临摹和写字。

四是能独立进行简单书写,但书写不工整。

五是能书写较为简单的汉字,但一个字会划分为多个板块,例如“朋”会写成“月月”。字的组成构建之间间隔过于分开。

六是在书写中存在看一笔写一笔拼凑笔画现象,不能记偏旁或汉字记忆书写。

(二)中重度智障学生书写习惯不良现象

1.握笔姿势不正确、坐姿不对:在统计118份家长调查问卷当中,认为孩子握笔姿势正确的只占了24.8%,比较正确的占了44.4%,不正确的占了30.8%。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正确握笔,表现为手臂过于贴近身体;手指过于接近笔尖;只用食指来运笔,纸的位置不正确(纸常移动、纸放得太斜等);手指生硬、不自然;身体太接近桌面;手指握笔过高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不是均衡地分布在笔杆周围,而是将大拇指压在食指的第一指弯上,这样就消弱了大拇指的重要作用,导致书写姿势有问题。有的学生趴着写,把头偏向一旁,作业本也是偏着放,这样非但字写得不好,长期下去,还会影响身体发育,造成身体畸形,视力下降。

2.写字时握笔过紧或过轻:肌肉过于紧张,握笔时太过用力,表现为手指用在铅笔上的力量太大,在书写时常会折断笔杆、铅笔芯或戳破纸。或者手腕部力量有限,握不住笔,不能控制笔的运行,书写的笔迹太轻。

3.书写速度很慢,很吃力:来回划某一个笔画,在字的一个笔画上来回描粗书写,总觉得一遍写不好。比如写正确的正字,来回地划第一笔。

每个笔画都要涂了又涂,写字涂涂改改的现象严重,似乎对于自己书写的字总不满意,不够自信,不断地涂改。书写纸面不整洁,很难看得清楚

4.字迹潦草:主要是在小学高年级或中学阶段表现出来,所写的字没有结构,表现在写得不正,东倒西歪,不成比例。写的字没有笔画,表现为横不像横,竖不像竖,信手乱涂,自己或别人很难认得清。有的是一个字所有的笔画连着写,写出来的字成连成一团,无法分辨写的是什么字。

5.写字过大或过小:写出来的字非常大,超出田字格、方格很多。或者字体过小,所有的笔画挤在一起,无法辨认。不能较好掌握书写的位置和字的大小。

(三)中重度智障学生不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原则

汉字数量多,一字一形,千字千面,但结构规律明显,只要掌握了一些规律、原则,便能写好字。但是中重度智障学生对字的结构规律的掌握却很难,他们的思维仍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的概念无法领会,即使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汉字书写笔画的规律,他们仍难以认识理解迁移到书写当中。

1.对字的形态结构难把握: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记忆力较差,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汉字对他们来说,那些点线都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虽然经过强行记忆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可是由于本身并不理解,于是很容易遗忘。另外,汉字中还包括许多多音字,同音字,以及许多字形相近的汉字,智障学生很容易对之产生混淆。汉字字形的多样化及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造成了智障学生学写的困难,导致他们很难把握字的结构、形态等,经常多笔画、少笔画、偏旁重复等,写得和原字相似,而很难把字写正确。[2]

2.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不正确:汉字笔顺名称较多,书写规则也多。对一些生辟的笔画名称也难记忆,有些相似的笔画名称也难以区分。如“竖勾”与“竖提”这样的笔画他们就很难区分,经常写混淆。智障儿童的顺序概念比较差,很难区分上下、左右、内外等书写原则,导致他们不能按照正常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如经常写倒笔,有些喜欢从右到左书写等。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不对称,不均衡。例如:写“小”字,左右不对称,不均衡。学生由于手眼不协调,写这些对称字的时候常常写得不够规范。

二是上松下紧,或上紧下松。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写得很随意,例如,在书写“李”的时候,有的把“木”字写得将近占满全格,“小”字写得很小,有的反过来,将“木”写小,“小”写大,造成书写不规范。这与他们观察不够仔细有关。

四是点画间、结构间不知道参差变化,例如“三”不知道中间短、上下长,出来来往往是三横一样长或者一样短。

五是不会写偏旁部首,如“贝”、“木”“足”字旁等等,一般写成原来的字体,不知道要有所变化。无视不知道结构间的争让穿插,造成结构间冲突紧张或者过于松散,如“林”写成两个木木并排,或者半重叠写一起。

3.反复书写镜面字:由于智障学生感统失调,经常会把字的笔画反着来写。如把“才”写成“长”,正常儿童在低年级阶段也会偶有镜面字的情况存在,这和儿童的大脑发育密切相关,正常儿童经过一定阶段的发育,这种情况会自动纠正。但是中度智障儿童到高年级仍然存在这个问题,有关研究证明这种现象的持续和基底神经节的病变或者大脑半球各脑叶出现障碍有关。[3]

(四)学校书写配套资源不足

1.学生书写练习时间不足:目前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在生活语文课中渗透书写练习,没有专门的写字课。在生活语文教学中,书写技能训练只占了课时的40%左右,由于每周只有4节生活语文课,因此学生获得练习的时间就比较少。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书写作业的情况,经常布置书写作业只占了25%,偶尔布置书写作业的占53.6%,从不布置书写作业的占21.4%。可以看出由于有75%的教师只是偶尔布置或没有布置课外作业,导致了学生练习量少,达不到量的要求。

2.没有配套的教具和辅具: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80.9%的教师认为现阶段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无配套适合智障学生书写教具、辅具,教师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具、辅具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从而影响了书写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教学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端正他们的书写态度,养成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五)家庭系统支持不足

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书写能力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根据家长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家长辅导学生书写的热情并不高,在调查问卷中,家长能够积极辅导学生书写的占65.3%,看时间情况待定的占28.8%。

在文本当中,有一些内容是不符合常理的,而这些内容也正是作者所强调的内容所在。如果学生能理解这些内容,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的深入了。例如教学《台阶》时,文中提到父亲花费巨大精力把九级台阶的房子造好了,但是他却并没有高兴,反而感到很难过,按照常理,父亲在新房子建好之后应当感到高兴,而在父亲脸上流露出来的只有惆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父亲的腰闪了,对于一个劳力来说,腰受伤了,就表示劳动能力的下降,这对于父亲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文本当中的矛盾,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二是学生在家写字主动性不强,学生在家主动练习书写的占56.8%,很少练习书写的占33.1%。

三是教师不重视家庭书写作业,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出教师经常布置书写作业只占25%,偶尔布置家庭书写作业的占53.6%,从不布置家庭书写作业的占21.4%。这里面有学生智力和能力因素,也有教师个人因素。中重度智障学生练习量少,导致了书写情况不尽人意。

二、智障学生出现书写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智障学生身心特点导致写字困难

智力落后儿童在心理过程、人格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虽然他们的发展同样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身心发展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视知觉速度慢、范围狭窄;识记慢,保持不牢固,再现不正确,有意识记忆发展较差;手指的精细活动能力弱;理解抽象概念差。再加上低年级智障学生年龄小,易分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挫折忍受的能力差。

(二)汉字特点导致智障学生写字困难

汉字的结构比较抽象难以掌握;智障学生运笔的轻重体验没有基础,不容易构成清晰具体的表象;笔画间复杂的关系他们不易弄清;各部分的占位变化多而复杂,缺乏空间感受力的智障儿童更难掌握。低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识字较容易,教写字困难。

(三)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致智障学生写字困难

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一定的认知目标,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有限,练习不充分,掌握的效果就不会太好。而智障学生差异性大,老师往往会顾此失彼,再加上写字指导方法单一,往往示范书写之后就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死记硬背,兴趣不浓,难一点的字就不会写。

(四)家长缺乏指导方法导致智障学生写字困难

家长在智障学生学习方面往往是起着督促、监督、陪练的作用,缺乏指导的方法,孩子回家之后练习方法不正确、不充分。家长一般要求“画”得像就行,对横平竖直、长短粗细要求不高,最终导致写字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提高智障儿童写字能力的背景、原因及对策[J].生活教育,2015(12):105-106.

[2]郭洪海.浅谈智障学生字形教学新举措[J].小学科学(教师),2010(2):90-90.

[3]庄丽.一年级智障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5):39-39.

猜你喜欢
智障中重度笔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有趣的一笔画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找不同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