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6-03-02 11:02刘党辉温颖远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价值观心理健康

刘党辉,温颖远

(新疆大学, 乌鲁木齐 830047)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积极引导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社会风气的净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多措并举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建立一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2]在一定情况下,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比培养学生更重要。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水平的提高与教师的素质有紧密的联系。职业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持续提升自身素质,以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形成高校教师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高校应将组织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讨论常态化,形成教师积极主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此外,为教师订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刊物、组织教师参加党校等校外机构的培训、延请国内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名师进校讲座,也是形成教师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提升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二,注重教师徳、艺的共同发展。教师工作具有明显的示范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并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校园文化。在这方面,新疆大学等高校所采取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间结对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显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高校须全面深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促进教师德、艺协同提高的体制,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评师评教程序直接对接的标准和方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有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3]也是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的重要力量。首先,要采取学习理论、案例分析、亲身实践等方法,给予青年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其建立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观。其次,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要采用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与之及时沟通,不断提升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自觉性。再次,发挥品德优秀老教师的引导带动作用,对青年教师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是能够分辨哪些事情和做法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却经常因为种种原因疏于其落实到实践中。因此,应加大榜样事件的宣传,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潜移默化的提高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让每一位教师有成为榜样的美好愿望,切实推动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以思想先进老教师的行为引导青年教师,能对其行为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四,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的培育。高校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师承担着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的重任。在高等学校中,由于自身专业所学专业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相较于其他专业教师能更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因此,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的培育,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的师德模范作用,能在高校教师群体中产生较好的引领和互动。

二、建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的设置,是高校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高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培养计划落实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更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并非单凭某一个学科课程就能实现的。全面构建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并采取切实有效教学方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融入学校各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特有的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4]高校应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时,不能随意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教育,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和认知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形成,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时事政治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充满兴趣。

第二,要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其他学科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的错误做法,勇于深入发掘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觉悟。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深入发掘所讲授学科的育人资源,承担起应负的教书育人职责,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

第三,高校应开设部分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充分展现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尤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相对薄弱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充分诠释讲深讲透,对于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相较于文科生来说更为重要。大学生坚持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挥新媒体和网络教学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互联网进入中国的二十余年,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当前我国已充分融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互联网+”时代。自互联网接入以来,产生的微信、QQ、微博、手机软件(APP)等新媒体改变了高校师生信息获取的渠道和习惯。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超九成,学生依然是最大网民群体。[5]数据充分表明,网络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主要通过听课、图书馆文献查阅等传统方式获取知识的时代已结束。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运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每天必“刷”信息,部分大学生的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超过了上课学习、自习的时间。上课时学生上网浏览与课程无关信息、上网查找教师所提问题、发“红包”等事件屡屡发生,部分教师不得不采取课前收手机的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积极主动地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专业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国家的未来。

当前高校应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动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根据学生兴趣,提高课程吸引力,在课程讲授环节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改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其次,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习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学。如新疆大学等高校积极为教师或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实务培训,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有效尝试。

四、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6]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世界所有国家的文化相继传入并影响中国。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也是新思想的生长和传播点。社会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均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思想较为单纯,所以容易被社会中的错误、极端思想所误导。在当前环境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首先,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成长环境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心里健康教育活动,更为贴近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使其更易接受,取得更好效果。

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高校的辅导员及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心理。

第三,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的其他各科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导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育之中,而应当进一步拓宽总渠道,通过讲座、培训、实际操作、学校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小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应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全面深化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教学、将心里健康教育常态化等形式充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8)[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7.htm.

[2]全国部分高校师资工作联络会,高校师资工作文集编辑部.高校师资工作文集(第24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49.

[3]任纯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通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99.

[4]檀江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优化与改革创新模式探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6/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6]苏巧荣,苏林雁.大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1.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价值观心理健康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