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传承,以“理”相待
——关于在肇庆市中小学推广吟诵课的可行性调查和思考

2016-03-02 14:56林晓宏毛玉婷广东省肇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教学

林晓宏 毛玉婷(广东省肇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吟诵传承,以“理”相待
——关于在肇庆市中小学推广吟诵课的可行性调查和思考

林晓宏毛玉婷
(广东省肇庆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吟诵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经典的读书方式,但在今天,吟诵成为一门绝学,吟诵传统亟待恢复。不少地方已经将吟诵文化带入校园,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也在推广校园吟诵。但在部分中小学吟诵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当前开展吟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也对促进吟诵在教育体系中更好的传承产生了启示。

吟诵;传承;教学;推广

吟诵,即吟咏诵读,“吟”指长吟歌咏,是诗歌的一种唱法,“诵”指诵读,指有声音、有节奏的背诵。“吟诵”从古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概念,一些吟诵研究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如下定义: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提出,吟诵是“汉诗文的读法、固有的声音、本来的声音、传统的声音”;吟诵专家陈少松认为,吟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叶嘉莹先生给出的定义比较全面——“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的艺术方式”。

传统的吟诵是吟法和诵法的结合,根据不同的文体,侧重点有所不同,诗词偏重于吟,文赋偏重于诵。吟诵是体会诗词内涵和审美韵味的最好方式,它讲究行腔使调,注重文字本身的声调,是一种玩味式的读法。吟诵不等同于唱歌,它在旋律、节奏、音调高低的处理上显示出更大的灵活度,更注重文字的内涵。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吟诵的传承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吟诵最主要的传承途径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当前各地的吟诵教学为其推广承担着一定的使命,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重视。

一、吟诵的源流发展

吟诵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吟诵甚至可以追溯到诗歌发源的远古时代。从先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两千多年间,吟诵作为一种对经典古诗文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

先秦时代,诗乐同源,《毛诗序》中关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描述表明,早期诗歌与音乐是相互依存的,诗歌的传唱方式就是传统吟诵的早期形态。据《墨子·公孟》所载,“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知当时吟诵是一种普遍流传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并且涵盖了诗教和乐教的功能。两汉时,吟诵的发展主要受两大方面的影响:一是仕途教育鼓励学子大量诵读诗书,官吏考核的要求使吟诵得到相应的重视;二是汉乐府、汉赋这两种重音乐性的文学体裁的兴起,使吟诵在这一时期得以盛行。到了魏晋六朝时期,文人对吟诵的学习研究已经发展为一种自觉行为,吟诵不仅是文人陶冶身心的一种方式,也是检验作品声律是否和谐的重要工具。隋唐之际,诗歌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句可见,唐诗的繁荣推动了吟诵的流行和普及。正如《全唐诗话》所言:“(李百药)藻思沉郁,尤长五言,虽樵童牧子,亦皆吟讽”,吟诵在唐朝的发展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活动。宋元时期,伴随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的出现,吟诵在民间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同时,戏曲的兴起也影响了吟诵腔调的变化发展,这一时期的吟诵进入理论阶段,出现了“因声求气”等观点。明清时期的学者对吟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出吟诵的功用和方法,吟诵之学展现出理性的光辉。清末以后,吟诵开始面临衰微,受私塾教育瓦解、新式学堂兴起、科举制度取消、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冲击,吟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一门绝学。

二、吟诵的复兴和教学推广

近年来,在国学热潮的推动下,国人开始重视吟诵的复兴与传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吟诵理论,唐文治先生、赵元任先生、郭沫若先生、俞平伯先生等人都在吟诵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推广上做出了贡献。到了80年代后,吟诵理论研究日渐成熟,理论成果丰富。吟诵理论的繁荣推动了吟诵教学的发展。早在1987年,陈少松先生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吟诵选修课,当时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学习;叶嘉莹先生于1986年在南开大学开设吟诵课,并成立了课题组专门研究吟诵;广州陈琴老师自创“素读经典”教学法;厦门陈水龙老师引进闽南语吟诵,他们对吟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吟诵最好的传承途径在教育领域,就全国范围的教学实践而言,吟诵教学推广最先是在北京、广州、扬州、南京等自身资源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到如今,形式也比较成熟多样。而其他中小城市如广东省肇庆市,虽然有部分中小学在推行“吟诵”教学,但因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和政策支持,吟诵的普及和推广难度较大,并未能形成规范,回归真正的传统。

三、肇庆市中小学吟诵课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在肇庆市范围内展开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肇庆地区吟诵课的开展主要集中在端州区一些条件相对优越的中小学,如肇庆中学、奥威斯实验小学、端城小学、实验小学等。但在其他经济、教育欠发达的乡镇地区,还尚未有足够的资源条件开展吟诵课堂。可见,吟诵要得到实践上的普及,还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努力推进。

在肇庆市部分中小学展开的调查和采访中,我们发现吟诵课在中小学的推广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有六成学生对“吟诵”概念一知半解,仅有21.2%的学生是比较了解吟诵内涵的。可见,吟诵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因地区和学校教学资源的差异,吟诵文化在目前还是“小众文化”,未能在全市达到全面推广吟诵课的氛围和条件。(2)在开展过吟诵课的学校里,学生对吟诵的兴趣并未如料想中浓烈。对于习惯了朗读、朗诵法的学生来说,吟诵在一开始还能引起一些兴趣,但在三分钟热度后,部分学生对吟诵课堂产生了乏味感,继而失去了学习探究的意愿,吟诵教学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吟诵文化的审美兴趣也是吟诵课推广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学生对吟诵真正产生了兴趣,并以强烈的学习意愿为支撑,吟诵课的开展才能实现其意义。(3)部分学生对吟诵这一学习方式不太接受,在随机采访中,有学生反映,对吟诵这种古人的读书方法有些难以适应,甚至感觉有些“别扭”。传统吟诵要融入现代教育,难免要产生一些观念碰撞。吟诵毕竟是流行于古代教育系统中的一种读书方式,未必能完全适应现代古诗文教学。目前,肇庆市教育界还没有探索出适于新时代中小学生学习吟诵的新思路,吟诵课开展的模式还只是停留在对一些相对传统、正宗的吟诵调的学习模仿,这样的课堂学习自然不可能迎合所有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吟诵的接受程度也就因人而异。(4)中小学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如果不是有意学习吟诵,一般不会在课余多花时间加以训练。吟诵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仅靠一周一次甚至一学期几次的课程学习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外,校园吟诵课主要由语文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自身要打好吟诵功底。而学校、教育部门提供的培训学习时间短,次数有限,教师还要靠自学掌握吟诵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难有足够充足的精力对吟诵教学的方法、模式、内容等加以探究,吟诵教学的质量有待考量。

四、肇庆中小学吟诵课推广面临的阻力

吟诵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古代人人知晓,为何如今反而日渐式微,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究。不同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在封建礼教制度和科举制度下,吟诵是一种学习要求,是入仕的垫脚石。而现代社会更需要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方向有所倾斜,吟诵不再具备以往的政治功能,但是吟诵的美育功能并未消失。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在科技信息时代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必然不能依靠强制性手段。所以,基于责任和自觉的吟诵传承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显而易见。

在思考吟诵教学推广难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考虑语言条件的因素。辽南吟诵传承者张本义教授认为,“在学习品味和展演古典诗文时,讲究平仄、叶音、破读和依字行腔的,就是吟诵,反之,不管采用何种腔调,都不能称之为吟诵。”吟诵是相当讲究的一门学问,不同于普遍适学的朗诵,吟诵对学习者有更高的要求。古人学吟诵,恰如今人学朗诵,语言环境是吟诵学习重要的客观条件。今天吟诵教育的推广以普通话为基础,但是古今语音的变化以及方言的差异性使普通话吟诵中平仄的区分成为一大难题,而平仄又是吟诵中音乐美产生的条件之一。对肇庆本地的学生来说,以粤方言中入声的发音来区分平仄不失为一个简易的好方法,但这一方法也并不是绝对标准的。此外,系统地学习吟诵还需要掌握叶音、韵字、异读等相关规则,这也加大了吟诵入门的难度,使学生对吟诵之学望而却步。吟诵入门基础的掌握还决定了吟诵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者需要通过长时间诵读量的积累逐步掌握吟诵的技巧。在校园开展吟诵课程,若非高频率、高强度的训练,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肇庆地区已引进吟诵课的学校来看,多数学校开课的频率为一周一次,有的学校甚至一学期只有几次,常规的古诗文教学也很少引入吟诵,依然以朗读教学为主,吟诵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之中,发挥其作用,这与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不无关系。教师没有足够的吟诵功底,学生没有持之以恒地系统学习,难以吸收吟诵文化的精髓。加之,当前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吟诵课的开展更容易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名义上设置了吟诵课的学校因为课程紧张把吟诵课时间安排为其他主要课程,使吟诵课形同虚设。吟诵进校园是吟诵文化推广的重要途径,但这一途径很容易“走偏”,它在融入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旦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就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五、对肇庆市中小学吟诵课推广的看法和建议

在调查中,吟诵传承的必要性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肯定。吟诵传承历史中断近百年的遗憾促使我们要重视吟诵文化,复兴绝学。可喜的是,目前在肇庆市,吟诵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被尝试性地引入到教学体系中,各种吟诵教学成果展示、比赛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但吟诵进入中小学校园的目的是为了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传播一种读书方式,并不是发展成为一门表演艺术,或者做成学校的形象工程,从这一层面来看,肇庆市中小学校园的吟诵推广“任重而道远”。有学者就吟诵的传承问题指出,“在大众对传统吟诵还没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就急于推广,只会将其变成一种廉价的娱人手段。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注意而过分宣扬这种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的结果反而是使真正的、传统的吟诵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消亡。”

吟诵的传承要顺其自然,不能强推强行,不宜急功近利,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保证传承质量的条件下,有效地开展吟诵课,才是对吟诵文化的保护,因此,肇庆市中小学在引入吟诵教育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文化传承需要一个适合的时间和空间,肇庆市在吟诵文化宣传和推广上的实践还不够丰富,近几年来吟诵在教学领域的推广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全面推广吟诵课的时机尚未成熟。加之,吟诵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推广吟诵课的根基不稳。而且,吟诵的学习对教师和学习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所以,吟诵课一开始并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应针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最好能够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在试点学校先行试验,并且只对部分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在试点还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果前,全面推广吟诵课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使吟诵的传承流于形式而失去“吟咏性情”之本质。所以,肇庆市中小学对吟诵课的推广应理性对待,既要响应恢复吟诵传统的号召,也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加强吟诵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切不可盲目跟风而忽视质量。另外,教育部门也应加大对地方中小学的扶持力度,促进吟诵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以促成日后吟诵课全面推广的客观条件的形成。

[1]徐建顺.什么是吟诵[J].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4(1).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07.

[3]胡俊林.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祥起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张本义.吟诵拾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3.

指导老师:刘挺颂,广东省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广东省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论文,DC201419。

·编辑杨国蓉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教学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