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儿歌教学充满趣味——以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为例谈小班感恩教育

2016-03-03 01:27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学苑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果果儿歌小班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杨 洋

让感恩儿歌教学充满趣味——以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为例谈小班感恩教育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杨洋

本文通过以儿歌《排排坐 吃果果》为载体,挖掘儿歌中的感恩因素,解析小班孩子感恩教育的教学策略。从选材、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让感恩教育充满趣味,引导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

幼儿儿歌感恩教育

儿歌教学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它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儿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今幼儿的需要,机械的模仿,虽然能让幼儿把儿歌学会,但不能提高幼儿对学习儿歌的兴趣及感恩意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告诉我们,幼儿的儿歌形式应该多样化、趣味化,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幼儿对新奇的渴望。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儿歌内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挖掘儿歌中的感恩因素。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可以同时采用游戏、故事、表演等多种方法,综合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对儿歌的兴趣以及教学的效率呢?下面就以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为例来简单介绍。

一、选择适合的儿歌,是激发幼儿感恩意识的基础

儿歌的选择是感恩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儿歌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是否适合幼儿学习,就看它能否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首先考虑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感恩儿歌,这样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现在社会中,我们的兄弟姐妹越来越少,因此,朋友对于我们是很珍贵的,而幼儿在与同伴相处时,经常会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动手打人等行为,特别是小班下学期,幼儿喜欢告状,看不到同伴身上的优点。现以儿歌《排排坐 吃果果》为例,教育幼儿以诚待人,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1.儿歌内容有趣味性。

有趣的儿歌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和学习兴趣,为小班孩子选择的儿歌内容与歌词要有趣,并容易记忆和理解,并且适合于动作表现。当儿歌的内容充满趣味的时候,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因此,歌词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孩子在参与活动时的主动性。儿歌《排排坐 分果果》的内容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情景,儿歌内容非常简单,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组织活动时还应该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在开展感恩教育时,感恩教育具有游戏性,不枯燥,孩子就能够快地融入到活动中,取得的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2.句式简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句式比较简单:句式过于复杂的儿歌不适宜小班幼儿学习,儿歌结构不宜过长,在选择儿歌时,不宜选择结构复杂的儿歌,应选择一些一段体或者一段体的分节歌,儿歌的总长度一般在八小节左右,这样的儿歌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二、巧妙运用教具,是吸引幼儿朗诵兴趣的条件

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具,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儿歌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学儿歌,萌发感恩意识,并且能发展最基础的合作性。

1.充分运用实物教具。

儿歌中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班的教室中,如在画画时,笔筒里有大的画笔和小的画笔,最后一个小朋友在拿的时候就能说到“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用实物教具转化到生活中的感恩行为。孩子们的感恩行动通过儿歌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生活中。

2.适时图片代替。

看图讲述是利用图片帮助儿歌讲述的一种讲述活动。本月我们所采用的教授儿歌的方法主要是——看图讲述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如果老师采用的直观讲述的方法教授儿歌,幼儿可能难以理解,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根据儿歌自己绘制了相应的图片。在儿歌教学《排排坐吃果果》中,我主要引导幼儿讲述儿歌中果果赠予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语言细致地描述苹果吃在嘴巴里的味道,猜猜儿歌中同伴的心情。幼儿从儿歌中感受到了分享和感恩的快乐。

三、灵活互动接诵,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

师幼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幼互动不是教师对幼儿或幼儿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教师与幼儿间双向、交互的影响。

1.互动接诵。

师幼互动接唱的形式,使感恩教育充满变数,始终吸引幼儿的注意,充分激发幼儿学说的积极性。可以是老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朗诵后半句。在幼儿逐渐熟悉儿歌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逐渐退出,逐步过渡到幼幼互动,男孩与女孩互为朗诵,可以是一句一轮,也可以前半句与后半句一轮,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错,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动作辅助表现儿歌。

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儿歌、记忆儿歌,我们还加入了一些动作的辅助,通过动作的辅助,让孩子们更快、更牢地记住儿歌的内容。在活动中,孩子们都非常乐意运用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在唱一唱,做一做中,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同时,动作的表现也让他们更好地激发了他们感恩的意识,让他们的感恩之花不断成长。如在儿歌《排排坐 吃果果》中,我们孩子一起做起了动作,在动作中孩子似乎也感觉到了分享的快乐,感恩同伴。

感恩儿歌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温馨、乐趣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并灵活运用有效教育策略,更需要教师将这种“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这需要教师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起承转合的每一个环节。总之,教师在组织感恩教育的时候,应根据幼儿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互动有趣的教学模式,使感恩教育始终生动有趣,引导幼儿轻松参与感恩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发展和感恩行为的落实。

猜你喜欢
果果儿歌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悲催的果果
排排坐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睡觉儿歌
看得更清晰
儿歌绝唱
“排排坐,吃果果”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