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学结合角度对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3-03 06:27唐薇晨
新课程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唐薇晨



从工学结合角度对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唐薇晨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区别普通高校,注重工学结合,培养出高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面临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生源素质较低、就业岗位层次较低的现状。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促使我们认真思考解决现有难题的方法,由工学结合角度,从政府扶持、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方面探索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生产、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教学与普通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有重大区别,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性金融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工学结合,加强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备较强的金融产品营销技能,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岗位。

一、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难以进入对口行业

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毕业生很少能够进入该领域。以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下文简称“我校”)所处的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地域经济以发展金融产业为主,每年需要引入大量人才,但是金融事务专业毕业生很少能够进入当地银行、证券公司,只有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接收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学历要求。金融企业薪金、收入可观,是毕业生激烈竞争的对象,虽然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专业与用人单位要求一致,但是用人单位设立“高门槛”的学历要求,将中职学生阻挡在求职的门外。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无法与高校学生进行竞争。

(2)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能力要求。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不符,而金融企业由于本身行业的性质特点决定学生难以在学校期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2.中职金融事务专业生源面严峻挑战,学生素质不高

前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成为热门行业,金融专业也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近年来,随着这一热潮的退去,金融专业对于考生吸引力逐渐减弱。出于对中职金融事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以及较之会计、物流等专业金融事务专业实用性较弱等因素的考虑,报考金融事务专业的学生人数受到限制、学生素质受到影响。

3.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分散、层次较低

受到用人单位学历和能力要求的制约,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以小型的民营私营企业偏多,就业岗位层次较低,岗位种类繁多,甚至个别学生就业的岗位偏离本专业,所学专长得不到施展。

二、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似乎面临诸多难题,但社会仍然对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有着巨大需求,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仍起着关键性作用。

1.培养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在我国现阶段形势下,薪酬与学历呈正比例关系,金融行业均录用高学历人员必然会造成用人成本的增加,高学历人员因为不安于现有工作单位环境、压力、待遇等,跳槽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造成用人单位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利于熟练的操作型职员的形成。

2.培养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可以满足多种岗位的需求

由于金融专业本身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金融事务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市场营销、财政税务、统计基础等财经商贸类的基础课程之后,还需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如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只要学校加强对其专业相关技能的培训,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便能适应各类相关专业的岗位群对初、中级人员的需求。

为更好地适应各相关岗位,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应紧紧围绕企业岗位要求,夯实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工学结合,争取更有效地掌握企业所需能力,为顺利进入企业并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学结合,探索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1.重视政府在中职金融事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中职金融事务人才培养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是中职金融事务人才培养的中心主体,完善中职金融事务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校金融事务专业依托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对金融产业的重点发展,给金融事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区域经济对于金融事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学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金融事务相关实训室配套完成,金融事务专业教师队伍日益完善。经济和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金融事务专业学生就业于花桥经济开发区,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中心地位还表现在政府可发展错位竞争,审核中职金融事务人才专业设置,防止发生各校“专业设置跟风,有无条件都上”的局势,保证有要点、高起点地培养中职金融事务人才。

2.牢抓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据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是来自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少部分为其他企业通过招聘考试进入到中职学校任教。其中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比例要远大于从企业到学校的教师比例,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严重缺乏。此外,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能力和必需的职业教育理论缺乏,严重影响了金融事务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质量。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一批以“双师型”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通过知名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带好师资队伍、带动金融事务专业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在岗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主动定期选派专业教师进入金融机构进行实践,选送骨干教师到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学习,以便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实时掌握金融领域动态,夯实专业技能,提高岗位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金融事务专业教师报考“经济师(金融方向)”等职称证书,通过引进金融机构一流的岗位能手来学校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来促进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进行转化。

3.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以及专业技能课三个方面。除了语数英等公共基础课外,还应设置基础会计、金融基础、经济学基础、财政税务基础、证券与保险基础、统计基础、市场营销基础、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基础等专业平台课。学生通过学习专业平台课程掌握金融事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重点练习珠算、点钞、传票翻打、会计电算化、银行卡业务处理、企业会计综合模拟、ERP沙盘模拟、保险营销等技能。学校大多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按部就班地完成以上课程,而没有根据自身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对课程和教材进行筛选,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课程学习效率不高,同时,中职学校弱化相关技能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真正掌握的金融技能有限,课程设置内容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远远跟不上金融事务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专业平台课程应保持稳定性,而专业实践课程应根据趋势变化,由专业教师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学生兴趣、社会热点等因素来设置和调整。

学校应将专业技能课摆在首要位置,避免“重理论、轻技能”思想,摒弃让学生样样精通的理念,倡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其培养成某一方面的高技能水平型人才,使之在与重理论学习的高校金融专业学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培养应更多地寻求金融机构的意见,考虑市场的变化,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人才培养的久远性有效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职业学校可以为其员工提供员工培训等服务,成为金融机构的人才培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培养出金融机构需要的高技术型专业人才,使校企合作不只满足金融机构当前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长久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改变。

再者,有效利用“2.5+0.5学制”,通过引企入校、办校入企、顶岗实习等模式深入开展工学结合。作为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教学形式,“2.5+0.5学制”需要学生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校进行学习,用半年时间下企业锻炼实践。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安排人员对其进行指导,手把手教授实用的专业技能,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在企业学习情况,完成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顶岗实习使得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合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信心和能力。“2.5+0.5学制”模式有效发挥了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有效性,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促进工学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发展。

总之,工学结合是提高中职金融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专业技能水平,还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其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版,2010,(6):23.

[2]闫寒.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财经界,2011,(7):240-241.

[3]庄佩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的改革探索[J].天津青年职业学院,2011,(11):34-37.

[4]张国义.安徽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问题和策略[J].安徽科技学院报,2007,(1):62-70.

[5]方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81-83.

[6]郑文红.就业导向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研前沿,2014,(5):42-43.

(编辑:郝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5-0125-02

作者简介:唐薇晨,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事务。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