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探析

2016-03-03 06:39福建省连城县塘前学校傅永泰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

福建省连城县塘前学校 傅永泰

学校精细化管理探析

福建省连城县塘前学校傅永泰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一定挑战,基于这种现状下,做好管理工作,是促进学校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学校在管理工作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精细化管理研究

学校管理水平对其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目前许多学校已对管理手段进行了创新,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其中,彻底颠覆了传统管理模式。本文将立足于精细化管理方面,来对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学校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学校管理问题分析

1.缺乏相应管理意识。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对教师的自身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教师理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但在我国现下的学校管理中,由于管理意识的缺乏,教师在管理方面并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力度。还有些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学水平,却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这就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题。

2.评价制度不完善。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评联晋级政和评优评先都是通过日常教育工作的“量化”来完成的。一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现在不同方面,例如指导学生获奖、课题研究、论文获奖、教研课和表彰奖励等,通过评价制度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然而在很多学校,存在评价制定缺乏相应科学完善。在实际的教师评价中,“量化评价”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了许多教师进行投机取巧的主要手段,例如,要求的文章不会写,只要出适当的费用,一篇可以进行发表的论文便出来了;奖项奖金拿不到,利用潜在的关系,做出相应的付出,便有效解决了。许多事实表明,如果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适时进行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必然会阻碍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3.对制度的过分依赖。

学校管理范围相对较大,并且涉及许多内容,为了更好地执行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通常会通过管理制度来实施开展,由于学校对制度管理的过分推行与依赖,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主动地位没有得到发挥与尊重,这就导致了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相互对立的现象,教学的管理工作失去有效性,从而淡化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追求,参加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与活动也只是为了不受制度方面的处罚。例如,在教学管理的制度中,授课环节、教案详略与数量多少、教案书写;听课节次、作业次数、检测评讲、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都包括在内,并且与每年的评优评先、考核等相关。不难看出,对制度的过份依赖,弱化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要。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1.对学生有效管理。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另外一个对象,学校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其进行管理。首先,应对学生成绩方面进行管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采取具体措施,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并且分析学生出现纰漏的原因,据此教师可以展开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其次,对其道德思想进行管理。众所周知,在学校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而学校阶段是学生性格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过程中如果对学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品质不加以引导,那么对学生后期性格以及品质的养成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门,学校部门应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进行管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加强教师的管理。

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加强管理的能力和意识,教育管理都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引导和管理指导工作,让每位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的教育管理重任,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知识传授是进行管理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手段,通过相关的管理,教师也能激发自身的教学积极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校部门应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尤其是在教学思想方面,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3.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极其必要的,其中,教学管理的制订必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安排与实施上,最后落实到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检验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教学检查,其能够起到监控、管理、反馈、评价和督导的作用。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果,首先应对其管理制定予以完善,例如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监控、教学计划、奖惩制度、检查制度和评价反馈来保障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有效完善教学管理方法。

为了使学校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自身实力与潜能需要从教学与教育主体上对角色进行适当转变,必须使教学管理的方法得到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都要对学校的教学信息、教学动态和教学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为教学管理计划的实行提供重要资料情况;学校的管理者还要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使教师的能力与潜能得到充分激发。此外,管理者还要转变观念,将以考试成绩为本的教育评价观转变成以学生的发展为准,以此来实现师生发展。

5.评价公正性的确保。

在学校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自信心、端正学习的态度,学生需要通过对自身进行相关的评价来体现,同样,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公正客观的教学评价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部门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他评等,以此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因此,在教师的管理评价工作中,为了使评价公正客观,教师只有先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在教学管理与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通过全面分析自己的不足和优秀之处,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保持,同时由其他教师作出相关的他评,从他评中得出不为自己所知的优缺点,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6.建立完善考核制度。

要想使学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展开,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对于教师的综合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只是单方面地依据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这种考核标准具有严重的弊端,将学校教育完全等同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据悉,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进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的表现可能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他学习的后劲却十足。因此,对于教师的考核,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它不仅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还应该包括教师的工作态度、师生关系处理、学生个人能力等方面,从而形成完整的考核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笔者对学校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到学校自身发展。鉴于此,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者必须对精细化管理加以重视,对传统管理理念予以创新,综合考虑到诸多方面,如: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针对不同工作内容,应采取不同管理方式,以此提高学校管理效果,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1]邓玉明、李国华.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反思与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N o.22104:12-15

[2]赵欣.学校精细化管理解读及其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N o. 39524:11-12

[3]唐彪.精细化管理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借鉴[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v.11.N o.4303:68-71

[4]唐彪.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借鉴[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N o.26309:27-30.

[5]尹铁臣.试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v.33.N o.19603:72-73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工作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