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16-03-03 14:33宁夏中卫市第二小学李素娟
学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习惯

宁夏中卫市第二小学 李素娟

浅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宁夏中卫市第二小学 李素娟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曾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浅见: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

1.利用教材本身进行拓展,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记得我在执教《景阳冈》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对于武松打虎的情节特别感兴趣,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成了他们的偶像,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留下了一句话:“像‘武松打虎’这类故事,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水浒传》吧!”结果没过多久,就有孩子和我或者是同学说起自己所看的《水浒传》中的故事,班上的课外阅读活动也就此开展起来了。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好阅读课,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点滴指导。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小学高段知识越来越难,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都反映没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常言到:“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抄录名言警句和佳句,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方面,我已经将这一方法推荐给了我们班的学生,有一些学生也是这样做的,他们觉得这样的方法很适合他们。

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如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介绍一篇他最近阅读的(或是他喜爱的)文章,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培养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

只读书而不作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所得,反而成为书的奴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心”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如延伸性的要结合课文分析思考;阅读后要有所获、或能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我在班上开展阅读论坛,先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所得或疑问写在读书笔记上,交给老师批阅,由老师拟定话题供学生选择,每周举行一次,很受学生欢迎。

三、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有的学生对读物的选择不够,我认为向学生们提供相应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一般的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

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这类读物可以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如课内学了《窃读记》就推荐课外阅读《城南旧事》。课内学了《松鼠》,就推荐课外阅读《昆虫记》。

2.中外名著、报刊。这类读物主要指新课标推荐读物和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及《小龙人报》《作文指导》《少年文艺》《小学生阅读》等。读这类书刊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科普科幻读物。现在各类科普读物和通俗的文学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学也应有新的思想。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需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丰富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习惯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上课好习惯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