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点做法

2016-03-03 14:33河北省雄县北沙乡中心校唐晓苓
学苑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蜻蜓蝴蝶三角形

河北省雄县北沙乡中心校 唐晓苓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点做法

河北省雄县北沙乡中心校 唐晓苓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数学 高效 生活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观感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猜你喜欢
小蜻蜓蝴蝶三角形
骄傲的小蜻蜓
小星星和小蜻蜓的约会
委屈的小蜻蜓
三角形,不扭腰
小蜻蜓,停一停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为了蝴蝶
画一画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