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03 21:42黄文荣
关键词:探究教学模式思维

黄文荣

(福建省南靖县城关中学 福建南靖 363600)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文荣

(福建省南靖县城关中学 福建南靖 3636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话语权增加,课堂气氛也更加轻松活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从实践来看,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仍然不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深化素质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 学生主体 思维主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型教学模式开始落实,但常规化中呈现出形式化特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已经受到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冲击,教师开始逐渐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开始认识到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能力和知识建构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也逐渐开始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翻转课堂以及合作学习等在课堂中已经开始运用和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参与和参与度有所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也得到尊重。但是,在实践中,新型教学模式大都出现在观摩课、赛讲和模拟课堂中,在常规课堂中要么教师仍然采用的是讲授制教学法,要么虽然教师给予学生合作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问题的引导性,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展示学习结果的机会,而是在学生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直接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造成新型教学模式落实的形式化。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比较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是被动的,课堂上仍然视教师的解读为标准答案,这是目前困扰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1]

2.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但思维的主动性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型教学模式不断达到使用,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相对自由的走动,而且可以在小组内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同伴展开交流和碰撞;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不仅仅是通过记笔记的形式记忆和理解教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机械的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而是借助更多的实践活动和课外知识的延伸学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发现新的问题,没有教师的强制性要求,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展开关于问题的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问题也只是在脑海中过了一下,并不会继续探究形成学习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和学习。同时,新型教学模式在落实中的形式化,也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误区,认为课堂参与是在观摩课中进行展示的,是给参观的教师和学生看的,而不敢真正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担心会影响课堂进度或者是课堂所不需要的,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在发言,在表达,但是思维仍然是被动的。[2]

二、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借助导学案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

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但是无论何种教学模式要实践就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地搜集资料掌握新知识中的基本信息,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实现自己的认识和解读,明确自己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的交流更有针对性,更有层次性,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2.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个体对于内容的理解也是浅层的,不能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但是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的解读都是有差异,通过交流在差异性的交流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学生进行文本深入化理解的基础。同时,学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过程,把学生在脑海中思考的相对零散和抽象的问题进行外显化的形象的解读,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深化。例如,在《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看到建筑中通过对称来塑景,剪纸艺术中通过对称造出不同造型的花样,并在动手尝试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也对轴对称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判定以及轴对称的作法,学生还有一定的疑问,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学生需要将自己在课前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经过商量形成4个核心探索问题,逐次展开探究,在探索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经过交流形成学习共识,并制作小组成果展示内容,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容易漫画、图表、结构图、树状图等,增加展示内容的形象化。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学生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展示,展示后有其他小组学生提问,促进组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知识的更深层次深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的主动学习。[3]

综上所述,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的话语权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导学案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

[1]蒲淑萍,汪晓勤. 数学史怎样融入数学教材:以中、法初中数学教材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12,08:63-68.

[2]杨艳丽.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5:53-55.

[3]沈文汉. 摭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优势[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0:121-124.

[4]徐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0-81.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