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成长之路探究

2016-03-03 05:19熊焰青江西广播大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家思想教育

熊焰青/江西广播大学教师

教育家成长之路探究

熊焰青/江西广播大学教师

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深入透彻的教育思索,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或创立重要教育思想,并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实践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或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家从实践角度可分为从事广义教育活动的“广义的教育家”和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狭义的教育家”;根据所从事的具体领域可分为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实业家等。我国著名教育家在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现代有蔡元培、陶行知等;古代西方著名教育家有亚里士多德,近代西方的著名教育家有苏霍姆林斯基等。

陶行知先生认为,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类型: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但这三种都不是最高尚的。只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也就是说有开创精神和开创之功的,方才称为一流的教育家。

可见,教育家有“大”教育家,影响广泛、影响长远;也有“小”教育家,影响一时、影响一地。但不论“大”“小”,都在历史的土壤留下了足迹,对教育产生了推动作用,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诞生教育家的主要群体

教育家,作为教育领域的大咖,和其他领域的大咖一样,当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教育家的诞生,就像一粒种子的成长,离不开合适的气候与土壤。教育工作本身是孕育教育家的主要土壤,而教育工作者就是产生教育家的主要群体。如细分之,主要包括三类:教师、校长、局长或教育研究者。

1.教师——多数教育家成长的重要起点。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并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主力军,是全心、全职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人。教师有大量的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育生活、教育反思,是最有可能产生教育家的群体。事实证明,教师经历,是多数教育家成长的起点。

2.校长——教育家成长的重要舞台。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总理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我国的校长除领导和管理学校外,有的还要直接从事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比如兼课、从事教学研究等。校长对教育既有宏观思考,又有微观实践。所以其更有条件把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实践,更有条件在教育实践中提炼教育思想。从这个角度说,校长这一岗位是成就教育家的重要舞台。

3.教育局长或教育研究者——教育家成长的重要驿站。教育局长或教育研究者,接触面广、各种交流机会多;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政策、教育思想;能掌握大量信息,又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能有效调配各种资源,有利于整合教育实践,实施教育改革;有能力提炼教育思想,传播教育理念。这也就为他们成为教育家提供了可能。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局长或教育研究者的经历,是许多教育家成长的重要驿站。

当然,除此之外,有些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以其受教育的经历,做家长的实践,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行动,加之其本身的远见卓识,深邃思想和敏锐洞察,往往也能成长为教育家。但是这类教育家凤毛麟角,不是一般意义上诞生教育家的主要群体。

教育家成长的主要路径

由教育工作者走向教育家之路是艰辛的。与科学家、文学家、数学家、艺术家等“家”不同的是,这些“家”多在生前不仅成名,而且“成家”。而许多教育家即使在生前成名,但是在身后才“成家”。

教育家的“成家”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普遍性的特征:

1.长期的教育实践,是教育家成长的基础。实践证明,历史上许多的教育家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长期坚守在教育战线,有的直接带班、上课,有的当校长、治理学校,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经验。从丰富的教育实践中,通过总结反思,发现学生成才的规律,从而发现育人的规律,直至发现教育的规律,最终成长为教育名家。总之,教育实践,是教育家成长不可或缺的基础。

2.坚定的教育信仰,是教育家成长的内生动力。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应用知识思考、并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只有对教育具有极度信仰的人,才会以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先哲为榜样,才能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真正投身教育。也只有具有这种坚定教育信仰的人,才有可能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

3.执著的教育追求,是教育家成长的必经道路。从教书匠转向教育人,再升华为教育家,是一个千辛万苦的求索过程。没有经历过王国维先生说的“人生三重境界”,是很难达到光辉灿烂的顶点的。不畏艰难险阻、执著追求,是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道路。

4.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标志。是不是教育家,有多维评价标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可供借鉴、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所以,提出明确的有创新意义的先进教育思想,并能接受教育实践的考验,是作为教育家的重要标志。

教育家成长的制约因素

能否成为教育家,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综合来看,教育家成长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较大:

1.从微观来看——个体的学识、强烈的追求是内因。从教师到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校长)、名师(名校长)、教育专家、教育家、优秀教育家、杰出教育家等,有多个层次或阶梯。个体的学习能力、学识水平、学术素养、对教育的热爱程度、付出程度、追求的动机等等,制约着“成家”的步履。个人的潜质、个人的格局、个人的毅力等内因,决定着个体上升的空间。

2.从中观来看——区域的环境、同伴的影响是条件。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教育家存在“群生现象”。在中外教育史上,可以清晰发现形成了以学派为核心的教育家群、以地缘为核心的教育家群、以血缘为核心的教育家群、以某个时代为核心的教育家群、以共同愿景或某种社团为核心的教育家群。这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区域环境的正向影响、同伴的相互促进,是成长为教育家的一个重要条件。

3.从宏观来看——社会的转型、时代的需要是催化剂。中国历史上出现教育家最多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盛极而衰的宋代和天崩地裂的近现代三个时期,在这样的时期,社会呼唤思想家和教育家、环境催生了各种思想流派、文化的积淀酝酿出名家大师。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向私学转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诞生了许多教育家;两宋时期,统治者由武将向文官转型,催生了一批教育家;而到了近现代,由于各种思潮和中外文明的相互碰撞,也催生了许多有分量的教育家。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的转型、时代的需要,的确是教育家成长的催化剂。

教育家成长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中收录了教育家100位;在《中外著名教育家大全》中收录了教育家255位;在《教育大辞典》中收录了教育家819位。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真正成为教育家的人其实并不多。他们的个性差异很大,成长历程迥异,甚至教育思想也并不类似。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

1.对教育问题一定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见解。如孔子的因材施教、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无不是如此。他们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善于发现并潜心研究教育中的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是作为教育家最明显、最普遍的共同特征。

2.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如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吉林,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法和“情境教育”法;江西本土教育家张富,终生致力于进行以开发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改实验,其总结的教学方法被同行誉为“张富教学法”。他们勇于探索、扎根实践,并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特色和风格。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许多教育名家最终成为教育家的殊途同归之路。

3.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爱心力量。教育家与其他各种“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教育家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育家一定是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这种爱越是深厚、越是无私,就越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对学生的影响就越深远。这种教育家灵魂深处的传承人类文明、救赎人类灵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对社会大众和学生个体的深切同情和强大爱心,必然使教育家的成长之路充满神圣的色彩,并被大众所认可。

4.具有卓越的办学成就或理论成就。教育家与一般的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家一般都有社会公认的教育成就。他们或是通过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取得了较高的办学成就;或是形成了广为流传的教育方法与先进的教育思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实践和理论两翼齐飞。总之,教育家必然在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

我们的时代呼唤教育家群体的涌现

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呼唤教育家涌现的时代。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各种问题迎面而来——多元文化如何融合?网络环境下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不同背景下的学生如何相处?农村千万留守儿童如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由计划订单向市场多样转轨?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等等。这个时代,有很多教育问题,需要教育智慧、教育创新和教育实践,呼唤着教育家的涌现。

向成为教育家的目标努力,是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中国的教师、校长、局长和教育研究者应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把培养未来教育家作为义不容辞的理想与担当,努力打造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正如温家宝同志指出的那样,教师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要以“培养教育家”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要在师范生中树立“学为教育家”的理想信念;要在理念和文化上引领全社会支持教育家办学。这是时代的要求与呼唤。

猜你喜欢
教育家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家与儿童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津派教育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