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生教学参与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①

2016-03-04 09:27吴海荣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校研究教师

吴海荣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

西方学生教学参与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①

吴海荣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

西方学校学生教学参与研究的兴起与关注学校教育质量有关。三十多年来,西方学生参与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是厘定了学生参与的概念;二是揭示了学生参与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三是探究出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四是编制了数量繁多的用以测量学生参与的问卷;五是为提高学生参与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生参与研究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学生参与;学生成就;教师教学;学校环境

一、研究的背景

西方教育学界的学者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学生参与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或降低学生在学业活动的疏离感,减少辍学风险,培养积极的学习行为。当时有很多学生辍学或是装模作样地坐在教室里,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被认为可以控制和减少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焦躁不安和问题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学生教学参与的研究成为西方国家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高校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疏离现象同样严重困扰着我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关调查揭示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普遍存在着学生上课参与程度较低,课堂效率低下的状况。[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性较差,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势在必行。[2]因此,西方学生教学参与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西方学生参与研究成果概述

(一)厘定了学生参与的概念

早期的研究中常常是以学生花费或者用在某一个学习任务上的时间(time-on-task)作为定义学生参与的指标。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学生参与的研究涉及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等不同方面。学者们使用过很多不同术语描述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态度和体验。例如,马科斯等把参与定义为“花费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注意,兴趣、投入和努力等。”[3]认为行为参与是以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载体,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才是学生参与的实质。2004年,著名学者福瑞克斯等认为参与应该包含3种类型: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指从事学校的各种活动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认知参与主要有动机和策略使用等。情感参与包括兴趣、价值观和情感等,完整的学生参与应该看作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有机组合。[4]目前,美国学生参与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hool Engagement,简称NCSE)等官方机构的研究中都把学生参与看成是含行为、情绪、认知这三类参与维度组成的“元构念”。

(二)证实了学生参与对学习成就的影响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增加学生的参与水平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增加和个人发展。学生参与能降低K-12年级学生辍学率。参与不同的维度和学业成就以及毕业率等显著相关。斯金纳和科勒尔等研究发现学生可观察的控制变量对学业成就影响是通过学生参与作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生参与不但和学习成绩显著相关,而且积极参与的学生能够较好地自我调节。[5]美国学生参与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学习结果和参与之间存在相互的双向影响。[6]学者们甚至认为学生参与可以作为预测学习结果的标志。马科斯(Marks)等学者们进一步发现学生参与和辍学以及犯罪、暴力和毒品滥用等问题行为有直接的负相关,学生参与和学生良好行为表现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7]学生参与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掌握工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等,从而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8]因此,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提出:学校教育目标应该促进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9]

(三)探究出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

1.学生参与和个人背景

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参与的影响一直受到西方学者们的关注。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等与学生参与存在一定的联系。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体验也与学生参与密切相关。费恩和考克斯的研究发现小学、中学和高校所有年级中女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参与程度和稳定性上都高于男生。[10]瑞斯利和克里斯坦森等研究揭示学生学业疏离与心理压力、低自尊的学术成就和低成就动机有关。对学习任务的动机影响参与程度,对学习情境中能力的知觉和方法的感知影响认知策略。米勒和布里克曼研究发现对未来目标的个人评价和完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影响参与。2001年,希尔等认为学生在与自己向往的职业所需目标和任务联系紧密的学校课程中表现出高级认知能力和更高的学习参与。2008年,瑞斯利(Reschly)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会导致更高水平的认知参与。[11]美国学生参与研究中心研究后发现自信能产生积极情感来促进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和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学习动机和学生参与紧密相关,内部动机更加有助于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和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价值观以及学习目标密不可分。[12]

2.学生参与和家庭背景

家庭对学生参与影响的跨文化研究显示参与与学生的父母支持、家庭经济等背景有很大关系。2002年,布拉德利提出家庭模式影响自我效能感,家庭收入和资源对学生参与有重要影响。博克沃斯基的研究发现,较低的社会文化地位家庭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在学业、职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更多的负面看法。此外,父母关系的质量也与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学习成绩和学校满意度等相关。家长的要求与教室内行为有关,权威型的父母有利于减少青春期学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13]菲恩和考克斯等研究揭示经济和社会地位较好家庭的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参与程度都较高。马科斯(Marks)等研究还发现家庭背景极度贫困的学生、残疾青年、少数民族和土著社区的学生尤其容易受到与非参与思想相关的负面影响,更容易面临辍学、失业、贫困、健康恶化和卷入犯罪组织等。[14]

3.学生参与和学校环境

一是学习参与和学校管理。研究揭示支持性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参与和学习成绩。美国学生参与研究中心研究后发现学生积极参与受学校环境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影响,学校环境在促进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目标,体会到社会归属感等方面至关重要。获得教师关心和支持的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自己与学校的联系密切。同时,科学合理的学校规章制度可以创造一种教育化的环境来激励各种背景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努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如果学生要忍受种族主义和暴力行为,或者只有高成就的学生得到公众的认同,就会减低了其他很多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欲望,不愿意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当学生从被管理者到可以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的时候,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参与和学习积极性。[15]汉考克研究发现体验到来自其所属于群体支持多的学生更加容易表现出教学参与。由此可见,友谊、尊重、自主和快乐、安全等需要的满足是学生参与和学业成功必要基础之一。

二是学习参与和教师教学。关于教师支持和师生关系,2000年,瑞斯等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是影响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念和行为支持学生的自主性,使其有机会参加知识学习任务有关的决策和自我调节,提高学生的责任来促进学生参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能鼓励学生提高元认知意识,反思他们的学习。老师的支持与学生行为参与,即对学校活动的高参与指标和减少破坏性行为相联系。当教师的教学生动有趣,愿意与学生交谈和倾听学生的谈话,对学生表达出关心、诚实和公平,学生也更愿意表现出老师期望的行为。得到教师关心的学生也更加容易感觉到一种对自己教师行为的责任感,从而表现得更好和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16]关于教师的态度和期望,平瑞克和申克等认为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材料和完成任务需要的策略和方法自主选择的时候,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程中去。当教师和蔼可亲,值得信任或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学生也容易出现积极参与。教师对学生高期望有助于创造一个提高学生参与的环境。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的挑战成功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自信。如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高标准要求的意义和价值,主动参与的效果会更加明显。[17]关于教学策略,芬等学者发现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改善低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使用校内教学相关设备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以及做演示实验的次数、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情况等都能够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之类的情感参与。[18]根据美国教育研究委员会大样本的研究揭示最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动手做实验,参加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内容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及学习内容对学生校外生活有直接的帮助;教学内容既满足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同时也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学生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把原有的知识融入进来。[19]

三是学生参与和同伴群体。西方学者们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学生参与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性非常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同伴因素主要包括同伴支持和同伴压力等。布西(Buhs)等发现同伴支持的察觉和体会与学习成就和适应,学习动机和亲社会行为正相关。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满足归属感和依恋的需要。攻击和欺凌会导致降低学校参与,因此,非参与可能意味着消极的同伴关系。安德曼和卡普兰发现人际关系在鼓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互助性群体能够明显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托马斯·库巴拉发现学生班级学习环境和同伴意见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互动交往群体中,不同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产生新的思维。学生学习成绩跟他们的自尊自重存在着正相关,而自尊自重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环境。[20]

(四)编制了数量繁多的学生参与测量问卷

西方国家测量学生参与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自我报告(Self-report)。自我报告测量是通过让学生填写和回答完成调查问卷或量表所反映出的信息来判断他们的参与情况。大多数的研究者主要采用此方法来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三方面参与程度。现在流行的测量学生参与的自我报告问卷结构和风格各异,比较有名的量表包括科里和威尔伯编制的“罗切斯特学校评估包”(the Rochester Assessment Package for Schools,简称RAPS),马丁开发的动机与参与量表(the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Scale,简称MES)。美国政府每年都要出资开展的“全美大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等。由于自我报告的效度有时候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实际测量中还用观察法、考核表和等级量表、工作样本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来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参与程度。[21]直接观察的研究把参与主要定义为行为方面,例如,注视黑板,出声的阅读课本和查学习资料等;少数的一些研究还采用考核表和等级量表来测量学生参与程度。如斯金纳(Skinner)等采用教师报告(Teacher report scales)来评价他们学生在特定的某个学习任务中参与愿望,自我监控等。工作样本分析主要是用几种学生在面对困难的学习任务时所使用的较高层次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参与情况来作为评价学生参与的标准。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很小的一群学生的时候,常常分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中学生的表现来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案例研究则是允许研究者诱导性地提出一些学习上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被观察学生和其他同学之间互动的细节来作为评价指标。

(五)为提高学生参与提供可操作性策略

1.基于课堂教学维度的策略

一要培育追求成功的班级文化。2006年,阿肯等提出老师每学年开始可以为班级整体或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学年结束时的学业目标。教师选择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学生努力就能实现;教师和学校要跟踪监控学生的进步,在整个学年过程中要参与和关注学生的学习。[22]

二要关注主动学习和关联课程。如邓利维和密尔顿总结出“智力参与为目标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共同原理包括:采用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有趣的;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邀请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设计;鼓励学生问问题,包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采用网络等数字技术将学生学习经验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等。[23]

三要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和鼓励。阿肯提出教师应创建一个可以达到的高标准期望,以及协作、支持性环境来影响学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和学习活动。[24]平瑞克和申克等认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有效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如小规模小步子渐进式教学,在每一阶段给予学生必要的练习和反馈,或口语报告等。[25]

2.基于学校管理维度的策略

一要增加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2005年,加西亚瑞德提出学校应该通过创造一个为家长与学校或教师合作确定学生的需要提供机会和支持,并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环境。[26]

二要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如努南和斯佩林斯等提出学校应该提供和保持一个安全、有序、公平的学习环境,措施包括:执行一致和非歧视性的学校纪律规章制度;获得各种人士的支持,包括本校安全人员、顾问和社区志愿者;暴力预防计划,让学生学会如何避免或妥善应对冲突。[27]

三要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福瑞克斯和艾克利斯等提出学校应有计划设置各种学生社团,如学生俱乐部、球队和志愿者活动等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帮助。而且,为了维持学生积极学习参与的稳定性,所有这些努力都应在整个学年保持一致性和可持续性。[28]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厘清和统一学生参与的概念

目前,学生参与概念的结构还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同,经常被作为由两到四个维度整合的一种基本结构。不断增加的研究使得学生参与概念更为复杂、多维的。因此,需要对学生参与定义进一步进行厘清和统一,寻找学生参与的共识,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已经拥挤的构念中加入新的元素。

(二)探索学生参与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目前,学生参与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甚至模糊的结构,尚不清楚各个参与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所有类型参与都有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参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学习的影响。

(三)学生参与研究主体多元化

研究型教师是学校变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已有文献很少有探究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观点和建议,因此,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参与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在数字和网络世界中成长的学生需求。因此,需要积极寻找学生对学生参与的看法;多数研究都认为学生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参与,但是,很少提到父母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中的具体措施,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究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学习的态度等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四)学生参与的策略更加具体化

学生参与受到各种环境和个人变量的影响,但相关提高学生参与策略研究不是很具体,尤其是在具体学科教学方面。另外,目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或让他们理解自己学习过程的措施不多,因此,将来需要重新审视教学活动和学习者,让学生参与的相关研究和措施能够真正建立在以认知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

[1]崔爽,温恒福.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0.

[2]俸晓锦,徐枞巍,黄静.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以M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2):75.

[3][7][10][14][18]Marks,H.M.Studentengagement in instructional activity:Patterns in the elementary,middle and high schools year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0,(37):153-184.

[4]Fredricks,J.A.,Blumenfeld,P.C.,Paris,A. 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1):59-109.

[5]Skinner,E.A.,Wellborn,J.G.,Connell,J. P.What it takes to do well in school and whether I've got it:A process model of perceived control and children's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in schoo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1):22-32.

[6][9][12][15][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ttee on Increas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to Learn.Engaging Schools:Foster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M].Washington: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3:1-14.

[8][23][26][27]Jim Parsons,Leah Taylor. Student Engagement: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should we do?[EB/OL].http://education.alberta. ca/media/6459431/student_engagement_literature_revie w_2011.pdf,2015-6-10.

[11][13][20]F.H.Veiga1,D.Galv a~o1,A. Almeida2,C.Carvalho1,I.Janeiro1,J.Nogueira3,J. Conboy1,M.Melo4,M.C.Taveira2,M.I.Festas5,S. Bahia1,S.Caldeira6,T.Pereira4,Student's Engagement In School A Literature Review[EB/OL].http://repositorio.ul.pt/bitstream/10451/7582/1/Students%20Engagement%20in%20School%20A%20literature%20review. pdf,2015-5-25.

[16]Vicki Trowler,Paul Trowler.Student engagement evidence summary[EB/OL].http://eprints. lancs.ac.uk/61680/,2015-04-26.

[17][25]Pintrich,P.R.,Schunk,D.H.Motivation in 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M]. 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Prentice Hall,2002:3-30.

[21]Chapman,Elaine.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EB/OL].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v=8&n=13,2015-02-14.

[22][24]Akey,T.M.School context,stud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 exploratory analysis[M].New York:MDRC,2006:1-40.

[28]Fredricks,J.A.,&Eccles,J.S.Is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ssociated with beneficial outcomes?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4):698-713.

(责任编辑:杨玉;责任校对:赵晓梅)

The Review of Research on Student Engagemen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ts Inspi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WU Hairong
(Sichuan Police College,Luzhou Sichuan 646000)

The rise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concern about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West.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it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Based on reviewing plentiful literature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western school students engagemen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concept defini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the effect,the research tool,the actionabl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student engagement.From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view,it has been made great progress,whil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further study.

student engagement;student achievement;teaching;school environment

G642.0

A

1674-5485(2016)08-0094-05

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014156496)。

吴海荣(1969-),男,四川南充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校研究教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最美教师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教师如何说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