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侨妇女会首任会长熊文英

2016-03-04 09:35林卫国
文史月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华侨中华文化华人

林卫国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由本土传播到世界各地,薪火相传,连绵不断。在海外,对于中华文化最为热爱和推崇的,当属华侨华人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士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不辞辛劳,不图名利,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英国华侨妇女会首任会长熊文英女士,便是他们当中突出的一员。

走出娘子关,走出国门

熊文英,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在平定县城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到太谷县仁术医院担任护士。该医院由美国人威尔·海明威大夫创办,面向平民百姓。海明威大夫有着高尚的医德医风,熊文英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影响。她刻苦勤奋,边工作边钻研,终于通过考试,获得了中华护士会颁发的文凭。从此她离开故乡,走出娘子关。先是在北平协和医院工作,抗战爆发后,转入中央医院任职。

1945年,熊文英离开北平赴香港,而后辗转东南亚、日本、美国和东欧,最后在英伦三岛落地扎根。她长期从事妇女、文教、华侨社团、社会福利等工作,在侨界和居住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是,熊文英对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一如既往地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成绩卓著,有口皆碑。

创办华侨中文学校

上世纪八十年代,居住在英国的华侨华人有15万左右,半数以上是妇女和儿童。如何在海外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侨界有识之士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华人华侨子女在当地念书,几乎与中华文化隔绝,很容易变为黄皮白心的“香蕉”。熊文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她在伦敦住所附近,自费租赁了教会的房舍作为教室,聘请了4名华侨教师,创办起了英国第一所用普通话授课的中文学校,并由她亲任校长。

这所学校专门吸收华侨华人子女。课程内容主要是:学习中文,介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熟习中国的风俗习惯等。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组织学生排哑剧、念诗歌,给学生讲故事、发玩具,还具体教如何待人接物,特别是孝敬父母长辈。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所学校。大家都是“龙的传人”,黄皮肤,黑头发,相聚一起觉得格外的亲切温暖;学习的东西新鲜有趣,又很实用,易于心领神会。孩子们回到家里,立即把学校所学付诸实践:见了父母懂得问候,吃东西知道礼让,并且会唱中国歌,跳中国舞,生活上还学会了照顾自己,个个变得聪明懂事、勤奋自觉。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致夸奖中文学校办得好,说熊文英为侨界做了一件大好事。

向英国社会介绍中华文化

熊文英还向英国各界人士介绍中华文化。她说:“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要让全世界都知道。”

她同政府的一些要员保持良好的关系,经常应邀参加他们举办的一些社交活动;她也经常出面组织一些聚会,诚邀一些政要名流携夫人出席。她利用各种场合,“见缝插针”介绍中华文化,从中国的朝代更替、科学发明,到中国的神话传说、衣食住行,内容丰富,娓娓动听。英国朋友常常听得入迷,有的说:“过去我们对中国很陌生,听了你的介绍,才知道她是一个很伟大的文明国家。”熊文英曾向英国儿童讲述并表演书法。孩子们看到一支小小的毛笔,在熊文英手中,竟像有了魔力一般,在宣纸上写出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汉字来,不禁连声赞叹:“真是不可思议!太奇妙了!”每逢春节前夕,熊文英还应邀到电视台去讲演。她介绍中国民间习俗,介绍十二生肖的来历,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生动有趣,很受欢迎。英国小学的教材曾引用了她的讲演内容,师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了解中国的好读物。

熊文英还帮助丈夫在英国开了一家中餐馆,推出各样美味佳肴,不仅华侨华裔欢迎,英国朋友也频频光顾。有时她还会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些中国菜请英国朋友品尝。

一位英国学校的高级教师给熊文英写信说:“你有效地帮助和促进英国青年一代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表示我们对您、您丈夫及中国语言学校的教师们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社会所作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一位叫海伦·菲茨威廉的电视观众给熊文英来信说:“能为我们讲解你们中国春节的仪式和风俗,真是太好了!您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知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您给予我们的所有帮助。”

关心祖国和家乡的文教事业

熊文英于1987年11月,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邀请,亲任团长率领英国华侨妇女代表团回国访问。代表团成员都是英国各地华人妇女社团和侨校的负责人,有曼彻斯特“东方地平线”华语广播的节目主持人,英国种族平等全国委员会专员,伦敦格林威治华人中文学校校长等。在中国首都北京,她们受到了全国妇联、国务院侨办、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等部门高层领导的亲切接见和热情接待。

在北京活动了6天之后,代表团赴南方一些省份考察。在其他成员离境之后,熊文英专门访问了河北和山西两省。她特别注意了解祖国文教事业的情况,包括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她对祖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发生的巨变表示由衷的喜悦,对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倾向,也以主人翁的态度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对于阔别40余年的家乡阳泉市平定县,熊文英感到格外亲切和温馨。她再三说:“阳泉、平定变化这么大,我没有想到!我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接待,我没有想到!”她对家乡的文教事业尤为关心。在参观县文化宫和3所小学时,她提出:“你们的图书不要只是摆设,要鼓励孩子们多多阅读,不要怕翻破书皮嘛!”在亲戚聚会时,她还教育晚辈:“干什么都得有文化,要教育子女好好学文化。”“一个人来到世上不容易,不要虚度人生,要教育子女好好读书,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还表示:中英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乐意当个牵线搭桥人。她建议说:“外国很多人,包括华侨华人在内,对中国、对山西了解还是太少。他们许多人想来旅游观光,想来投资做生意,但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希望你们对外多做些宣传介绍。”

返回英国后,熊文英在《星岛日报》(欧航版)发表了《回国访问记》,记述了自己回国的见闻和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海外游子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眷恋。她说:“6周难忘的访问虽然结束了,但仍思念着日日的所见所闻。我感到了愉快,感到了幸运。”

猜你喜欢
华侨中华文化华人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