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学科特色

2016-03-06 05:22张玉祥段巍
关键词:广谱程序化广义

张玉祥, 段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广谱哲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45)



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学科特色

张玉祥, 段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广谱哲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45)

经过20年的发展,广谱哲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它的理论体系也基本成型。系统地梳理这个体系,概括各个部分的基本内容,分析其理论特色,对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广谱哲学,促进广谱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广谱哲学;理论体系;学科特色

一、以辩证结构主义作为建构思想

一个学科的建构思想就是建立、构造该学科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广谱哲学的建构思想即辩证结构主义,它是唯物辩证法和结构主义的有机结合。结构主义是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它的基本思想是用结构(关系及其组合)分析看待万事万物。广谱哲学认为,哲学就是研究最普遍的关系的(如研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必然和偶然的关系等),因此,哲学问题可以和结构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接轨。但结构主义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或缺陷[2]11-12,例如静态的结构思想,结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等。因此,广谱哲学又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结构主义作了改造,形成了结构映像观、结构流变观、结构转化观等重要观点[3]42-47。

用辩证结构主义思想分析、改造传统哲学问题,就使哲学研究呈现了全新的面貌。例如,在这种视角下,唯物主义最为关注的客观实在性就表现为一定观察、控制下的不变性,一种等价结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同态结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说就表现为一种半序结构,等等。总之,辩证结构主义的建构思想使哲学问题转化成了可观察、可操作、可控制的结构问题,这是传统哲学采用的思辨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二、以两对矛盾的解决作为研究对象

广谱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两对基本矛盾:一是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二是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

第一对矛盾——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是指哲学命题具有最高的普遍性。这是它区别于具体科学命题的根本特征,但也因此以丧失了事物的具体特征包括数理特征为代价,因而难以精确化。如何在保持哲学命题具有最高普适性的前提下又能用精确的数学工具表达,就成为广谱哲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哲学问题一般不涉及数量关系,因此,传统的以数量关系为对象的“数理型数学”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为此,广谱哲学采用了以抽象的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结构型数学”。它能够在不需要数量关系的前提下给出哲学问题的数学结构,这点与辩证结构主义的建构思想也是一致的。

第二对矛盾——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是指传统哲学的所谓方法是没有程序的,只是视角的转换,而没有可操作的步骤。例如说“客观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且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因此,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只有方法论的要求,至于给定一个现象系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传统哲学是不管的。广谱哲学则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为每种哲学方法论建立了不失一般性又可操作的程序。

为了提高全面预算的编制水平,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总预算,则可以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各类设备的维修支出预算、运输支出预算、营业外支出预算等则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能够进一步节约成本;对于预算期与会计年度相脱离的,或者是现金预算等,则可以采取滚动预算的编制方式。

以上述两对矛盾的解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广谱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的标志之一,由此奠定了广谱哲学的独立的学科地位[4]。

三、以“广义四化”作为规范形式

“广义四化”指广义的公理化、广义的模型化、广义的数学化和广义的程序化[2]18。它们是现代精密科学的必备形态,也是广谱哲学对自身理论形态的一种追求。广谱哲学希望通过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使哲学达到现代科学的严密水平。

(一)广义的公理化

广义的公理化的目的是引入推理机制,使哲学的原理、结论成为公理(一组前提)推导的结果。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哲学先给出某个哲学原理,再列举大量的实例予以“证明”的做法。由于实例的量是无限的,因此,举再多的实例也不能“证明”某个原理。当然,由于哲学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人们只能在哲学理论的若干子系统内逐步实现公理化,而在一个较大的哲学理论体系内有个不断逼近的过程,这就是“广义”公理化的含义。广谱哲学目前已提出了十余条公理,并从中导出了较为丰富的哲学结论,这是它在公理化道路上的重大进展。

(二)广义的模型化

广义的模型化是指为哲学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各种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结构模型、逻辑模型、数学模型等。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哲学问题的抽象、简化、提炼的作用,以突出某一哲学问题的主要思想、主要关系、支撑结构,去掉非主要特征,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如哲学上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它总是与周围其他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个原理可以抽象为一个网络模型,其中“网结”代表事物(它的大小、性态忽略不计),“网线”代表相互作用(作用的具体方式:引力的、电磁的、信息的等等不予考虑)。在这个简化的网络模型上,便可以做各种分析、研究或调控,从而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

(三)广义的数学化

广义的数学化是模型化的一部分(即数学模型),但由于其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单列一“化”。如前面所述,由于哲学命题的高度普适性,它以失去了具体事物的任何具体特征(包括数量特征)为代价,因此,传统的、以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量型数学”对于哲学问题的数学化是无能为力的。广谱哲学选择了以抽象的结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结构型数学”。它的优点在于不以研究对象是否有数量特征为条件,只要能抽取其主要的结构特征即可,因此,适合于哲学问题的建模。例如,经过结构分析,哲学上的本质概念可以抽象为同类事物的公共性质,因此,它对应着“结构型数学”的等价类概念。这使哲学上关于本质的理论(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可在等价类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分析。20年来,广谱哲学已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概念和原理建立了结构型的数学模型,这是广谱哲学在哲学问题数学化道路上的重大进展。

(四)广义的程序化

广义的程序化即在不丧失哲学方法高度普适性的前提下,为哲学方法建立可操作的程序。如前面所述,它是为了解决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它突破了“世界观就是方法论”的束缚,把哲学原理(世界观)确实展开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的优先次序。它在哲学原理和实际问题之间架起了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20年来,广谱哲学已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诸多原理建立了不失一般性而又可操作的程序,在哲学方法程序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四、以“六个板块”作为主干结构

20年来,广谱哲学逐渐发展出了六个组成部分,即广谱存在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类变论、广谱映像论、广谱价值论,称为“六个板块”。它们构成了广谱哲学的主干结构,这里分别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

(一)广谱存在论

广谱存在论是广谱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为背景,统一地定义了“客观存在”范畴。它通过引入可映像公理和等价性公理,推导了多叶客观性定理及相关的诸多结论,把本体论、认识论、真理观的相关内容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它系统地分析了隐存在(相对于显存在)、历史存在、未来存在、虚拟存在、无限存在(如宇宙)等多种客观存在的结构、机理,给出了探测这些存在的程序化方法。广谱存在论由于整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基石(把它们作为“客观存在”的两种表现形式),而使唯物主义成为“一块整钢”(列宁语)。它也使广谱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本体论基础。

(二)广谱联络论

广谱联络论以辩证唯物论的普遍联系观为背景,概括出了最小联络公理和性状非自在公理,推导了包括普遍联系观、因果观、一般系统论关于一般系统诸种性质的大部分结论。广谱联络论还区分了本体论意义上和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概念,澄清了传统教科书中的混乱。它还通过概括多门学科中关于事物联系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宏观联络分析法、主要联络分析法、关键联络分析法、大系统广义偏导法等新的方法和程序。广谱联络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把普遍联系观作为导出的结论,从而结束了“普遍联系观+实例”的历史,还在于它把一般系统论的诸多结论也作为导出的结论,从而找到了普遍联系观与系统论内在的联系。

(三)广谱阴阳论

广谱阴阳论以辩证唯物论的辩证矛盾理论为背景,它区分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状态阴阳和动力阴阳,论证了只有动力阴阳双方相互作用和转化才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的观点。它还论证了辩证矛盾的双方不是实体的观点,澄清了国内外学者对辩证矛盾的误解。它用半序结构刻画了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概念,通过把事物的根本性质与基本矛盾的对应而提出了类阴阳理论。由于辩证矛盾学说是国内外非议很多的理论(如国内“一分为二”与“一分为多”之争,国外波普尔、邦格的攻击等),因此,广谱阴阳论的工作对于澄清理论混乱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广谱类变论

广谱类变论以辩证唯物论的运动观、发展观、量变质变观为背景,通过引入事物归类公理和性质归类公理,精确地刻画了广义量变(同类变)和广义质变(异类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它给出了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模型和多种特殊表现形式(如部分质变、临界性、分叉性等)。它还进一步揭示了同类变、异类变概念与可逆不可逆概念、可知不可知概念的内在联系。广谱类变论对于人们深化和扩展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五)广谱映像论

广谱映像论是广谱哲学的认识论,由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对偶性质,因此本体论的公理系统可以移植到认识论中来。广谱哲学运用可映像公理、等价性公理等,系统地给出了能动反映论的诸多数学化的结果。例如作为认识论范畴的差异和同一、个别与一般、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作为等价映像的真理观,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依据等。广谱映像论有力地批驳了波普尔的“世界三理论”和“证伪主义标准”。可以说,广谱映像论以现代科学形式捍卫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六)广谱价值论

广谱价值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为依据,引入广义供求关系(不限于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作为价值关系的基础,给出了价值实现的数学条件。它分析了对立的价值判断和辩证的价值判断的区别,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数学模型。它把价值事实作为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像,并用广义量化模型刻画了“价值事实决定价值判断”的原理。广谱价值论提出的价值场、价值网概念及其调控的模型对于社会管理系统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通过上述概括性的介绍,不难看出,广谱哲学的“六个板块”不仅覆盖了传统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也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较大的突破。

五、结语

总体来说,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建构思想”“两个研究对象”“四个规范形式”“六个基本板块”,它与其他哲学(所谓“第一哲学”,以区别于应用某一领域的“第二哲学”)一致的是,它们都是反映横跨自然、社会或思维领域的一般事物机理的(这种机理也就是哲理),否则,广谱哲学就失去了哲学的资格。但在“如何反映”“以什么形式反映”以及“为什么采取新的形式”的问题上,广谱哲学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第一,在“如何反映”的问题上,广谱哲学选择了辩证结构主义的独特视角。

第二,在“以什么形式反映”的问题上,广谱哲学采用了“广义四化”(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的形式。

第三,在“为什么采取新的形式”的问题上,广谱哲学揭示了传统哲学长期深藏的两对基本矛盾,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它们构成了广谱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

由于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广谱哲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哲学有了实质性的区别,它以公理、定理、模型、程序等规范形式表达了传统哲学的内容,澄清了传统哲学因思辨的语言所造成的诸多混乱问题,并通过它的现代科学形式导出了诸多新结果。

为了解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广谱哲学在传统方法(主要是逻辑方法,如抽象概括法、比较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等)的基础上,采用了结构分析法和广义量化法。其中,结构分析法是寻找一个哲学概念或命题的稳定的结构内核,即寻找支撑一个概念或命题的这样的一种关系:它在相关哲学语境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即稳定性)。例如,唯物辩证法讲“在一定的条件下,客观事物某一方面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变化”。针对这一命题,广谱哲学揭示了其中量变、质变、度等概念及其关系的结构内核——自等价类及其跃迁的结构。可以证明,这个结构在具体科学相关问题的联合变换(即同时置换)下具有不变性。例如,用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思维学等相关内容去置换该命题,结果不变。广义量化法是在上述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相应的数学结构。通常这种数学结构是一定的抽象集合的关系,但不一定具有数量关系。例如,唯物辩证法讲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反映本质,本质决定现象”,广谱哲学经过结构分析,把它表述为“具有等价意义的现象拥有同一个本质,而本质只决定具有等价意义的现象”。这时,“等价意义的现象”成为等价类结构,而“本质”成为等价类内所有事物的共性。经过这种结构分析,这一命题才转化为同态映射的广义量化模型。毫无疑问,传统哲学由于没有采用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方法,因而无法达到如此兼顾普适性与精确性的水平。

[1] 张玉祥.关于广谱哲学的构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2):19-23.

[2] 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 张玉祥.广谱哲学浅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 晁根芳.关于广谱哲学的基本观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101-103.

[5] MIAO Y.On the Operational Meaning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Methodolophy[J].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2(4):22-23.

(责任编辑:王菊芹)

Theoretical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 Spectrum Philosophy

ZHANG Yuxiang, DUAN Wei

(Broad Spectrum Philosophy Institut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5, China)

After twenty years of development, broad spectrum philosophy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nd its theoretical system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It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zing its theories, summarize the basic contents of each part, and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meaningful for understanding broad spectrum philosophy wholly and research it deeply in term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road spectrum philosophy; theory system; subject characteristic

2016-03-19

张玉祥(1956—),男,河北玉田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谱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广谱哲学。

B089

A

1008—4444(2016)03—0001—04

编者按:广谱哲学于1996年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玉祥教授正式提出。20年来,广谱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理论上,它提出和发展了六个板块理论:广谱存在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类变论、广谱映像论、广谱价值论。在应用上,它涉猎和深化了现代数学、系统科学、工程技术、传统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文化学、文艺学、人学等学科相关问题的研究。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愈益广泛的关注和评价。今年恰逢广谱哲学创立20周年,为此,本刊特约一组文章,希望读者继续给以关注和支持。

猜你喜欢
广谱程序化广义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