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2016-03-06 05:22党兰玲
关键词:实力经济学全球化

党兰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语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党兰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语言与经济具有极强的互动关系,互相促进发展。经济对语言的促进作用是决定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阐述经济的发展可以驱动语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能够促进语言的全球化,经济的强大必然提升相关语言的国际地位。语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语言是人力资本、语言是软实力、语言是资源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语言;经济;互动关系

20世纪60年代,语言进入了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美国经济学教授 Jacob Marschak于1965年发表了题为《语言的经济学》的文章,拉开了经济学研究转向语言领域的序幕,创立了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信息学等门类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他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此后,欧美学者对这一领域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很快。

一、文献综述

北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北美学者的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于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欧洲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也掀起了热潮。瑞士日内瓦大学的教授Francois Grin是突出代表。他在《欧洲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新近成果及其与加拿大的关系》一文中指出,欧洲研究不只局限于语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而更强调语言和经济的互惠互补作用,语言环境也是经济力量影响所造成的[1]。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逐步认识到语言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并展开研究和讨论。但是,当时的研究与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之间没有理论渊源关系。我国的语言经济学研究真正开端于20世纪末。许其潮发文介绍国外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把“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由此拉开了我国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2]。汪丁丁利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语言习得问题,开启了国内经济学界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3]。此后,周端明等学者对语言经济学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4],唐庆华等学者对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5],韦森从哲学和制度的角度对经济学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6]。此外,近年来一批与语言经济学相关的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相继立项。目前,我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经济对语言的促进作用

经济对语言的促进作用是决定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经济的发展可以驱动语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能够促进语言的全球化,经济的强大必然提升相关语言的国际地位。

(一)经济的发展驱动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需要外力的驱动,经济无疑是外力中最强大的一种。斯大林说过:“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进行这些工作所必需的新词语来充实它的词汇。”[7]22-23我国古代的经济形态以畜牧业为主,在语言中的反映就是表示畜牧名称的词汇十分丰富。据统计,《诗经》中表示马的词语不少于50个。蒙古族至今仍以畜牧业为主,因而蒙语中不乏描写牲畜颜色、大小、品种、价值的词语。在汉唐兴盛时期,经济繁荣促进新词语涌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突飞猛进,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语言发展。21世纪以来,已经日臻完善的语言抗拒不了全球经济大潮的冲击,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越来越多,新词层出不穷,如已经进入汉语的“手机”“因特网”“电子商务”“E-mail”,等等。信息时代催生的网络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虽然大多昙花一现,但也有许多词汇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为主流媒体所青睐,如“给力”“粉丝”“高大上”“白富美”,等等。经济的发展驱动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二)经济的全球化促进语言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一些强势语言的推广和扩张,使得语言走向全球化成为可能,而语言全球化是语言扩张的最终结果,也是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类跨地区、跨国界的交往愈发频繁,也愈发重要。有些语言跟不上全球化的步伐而被逐渐边缘化,面临生存危机,而另一些语言则逐渐侵入其他语群,并通过其占据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张。于是语言趋同已主导全球语言生活的发展,语言全球化是经济发展至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英国曾一度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把英语推向了世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进一步奠定了英语强势语言的地位。目前,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有12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并正式使用的有32个国家,而经过学习掌握英语为外语者遍及世界各地,共计十亿多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化语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西方学者预测,汉语即将成为与英语并驾齐驱的两大全球化语言。我们可以期待,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必将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驶入全球化的快车道。

(三)经济的强大可以提升相关语言的国际地位

一种语言在国际上的地位,取决于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其中经济实力至关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繁荣发达,其语言就必然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也必将越来越普及。法语和英语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从17世纪末开始,法国强盛的国力推动法语成为西方世界乃至全球的外交语言,西方人以讲法语为荣,法语文化得以迅速和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不断向外扩张殖民,数以百万计的操英语的移民把英语输送到北美、澳大利业、西印度群岛、南非、印度和其他地区,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日渐式微,然而美国却逐渐崛起成为经济大国,使英语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那么其语言地位也会随之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中间出现一种趋势:对美国人说日语,听不懂自己想办法。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这种趋势随之终结。再如二战后,俄语随着苏联军事、经济霸权的兴起而迅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语言,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经济的恶化而风光不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语言的国际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系,即经济实力是影响语言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是就目前而言,汉语的国际地位仍不及英语。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世界各地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汉语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渐稳步提升。

三、语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语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反映在许多方面。本文仅从语言是人力资本、语言是软实力、语言是资源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语言是人力资本

语言经济学家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F.Vaillancourt指出:“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的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8]73语言依附于人形成语言技能,构成人力资本的本质要素,具有可投资性和增值收益性。与物质资本所创造的收益相比,语言投入收益更高,即语言人力资本更具增值收益性。

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农业生产增长中有80%受益于教育或与教育有关的科学技术,或者说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从世界范围来讲,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投资使经济增长的比例达到国民经济增长总额的41%。

(二)语言是软实力

软实力的概念系由美国哈佛大学Joseph Nye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指依靠吸引而非强制或收买的手段达到目的的能力。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在这四个方面中处于首要位置,是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所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的手段,而且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语言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9]。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语言的软实力属性,逐步加大对外汉语传播的力度。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汉语走向世界,不仅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必将助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语言是资源

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资源始于20世纪70年代。狭义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而广义的资源则包含一切有利用价值,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社会财富的、稀缺的或有限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语言具有资源的一般特征。其一,语言资源具有可利用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语言不论对国家、群体还是个人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二,语言资源具有非再生性、有限性和稀缺性。当前语言多样性正在急剧降低,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语种消亡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还快,语言濒危已成全球性问题。这意味着在当代现实条件下和未来的趋势中,语言种类越来越少,语言差异也将越来越小[10]。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无穷性。语言资源用进废退,越开发利用,其增量就越大,持续再生力就越强。因此,从开发利用的角度看,语言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功能拓展也永无止境。对语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之商品化和产业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语言资源的经济贡献度会越来越高。

[1] 许其潮. 语言与经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7): 4-7, 58.

[2] 许其潮. 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 (4): 43-48.

[3] 汪丁丁.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外语学刊, 2001 (6): 86-95.

[4] 周端明.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 (3): 31-35.

[5] 唐庆华. 试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兼议语言经济学[J].学术论坛, 2009 (7):150-154.

[6] 韦森. 语言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语言[J].东岳论丛, 2009 (11): 5-29.

[7]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 VAILLANCOURT F. Demolinguistic Trend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An Economic Perspective[M].Montreal:Association of Canadian Studies,1989.

[9] 刘晓天. 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提升语言软实力[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S1): 161-163.

[10] 范俊军,肖自辉. 语言资源论纲[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4): 128-132.

(责任编辑:李翔)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Economy

DANG Lanl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Language and economy have strong interaction, mutually promoting each other. Economy promotes language decisively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an actuate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an promote the language globalization and a strong economy is bound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relevant language. Language promotes economy also in many aspects, only three of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i.e. language is human capital, language is soft power and language is resources.

language; economy; interaction

2016-03-10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语言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2014BYY010);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城市语言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城市语言政策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14A630005)”阶段性成果

党兰玲(1966—),女,河南唐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经济学。

H0-05

A

1008—4444(2016)03—0068—03

猜你喜欢
实力经济学全球化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实力抢镜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全球化陷阱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