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2016-03-06 18:55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理论课

牛 芳

(河南理工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牛 芳

(河南理工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腐蚀文化根基、动摇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颠覆价值认同,作为当前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思潮之所以在大学校园能够快速传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跟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宣传的欺骗性有关,跟监督管理不到位有关,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不力有关,等等。只有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力度、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网络阵地建设力度,才能有效地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负面影响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简言之,就是虚无历史,即对客观历史的本质、真相和规律持有怀疑的、否定的以及消解的态度,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1]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当前中国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之一,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书籍、讲座等各种形式传播于中国的高校,其在大学生中间的快速蔓延,已威胁到了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因此,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快速传播的原因进行透彻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依据解构历史,否定了早已被人们所接受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传播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的历史结论,在大学生中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

(一)腐蚀文化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3]“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为青年大学生如何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判断标准。可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多是采取否定和藐视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丑陋的“奴性”文化,缺乏创新意识;只有全盘西化,吸纳“普世价值”,拥抱西方文明,中国文化才能浴火重生,才能重新走向繁荣。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传统文化的极力贬损,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降低了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腐蚀和瓦解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这种消极影响在部分学生中间已有显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动摇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团结和引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体现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上,以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广大青年学生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所吸引,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展现出了拼搏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可是,正当青年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积蓄能量时,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无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再渲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犯过的错误,特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错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等,给共产党贴上一个“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反面标签。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所犯错误的批判,尽管主次不分,甚至谎言连连,但因为他们是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还是欺骗了不少学生。经过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虚假宣传,党的光辉形象逐渐崩解,党的领导能力也受到了质疑。虽然这种倾向在大学生中间还非主流,但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却非常有害,必须尽早予以防范。

(三)模糊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青年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并且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经过小学、中学老师的坚持努力,经过长时间的传统教育的熏陶、感染,大部分学生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并不乐于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他们利用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时挫折,宣扬“共产主义失败论”,声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此外,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所谓学术创新的名义,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式”等论调,企图从理论上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荒谬性”。这些论断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尚有欠缺的青年大学生来讲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久而久之,便会迷失方向。

(四)颠覆价值认同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观与价值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历史观是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即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某种精神力量的产物;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认为少数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否认阶级分析的方法,孤立片面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在这种错误的历史观指引下,人们很难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事件的奇谈怪论,颠倒对历史人物的是非评价,混淆黑白,边缘化、否定甚至抹黑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人物,美化、歌功颂德甚至洗白叛徒,进而造成真假、是非难辨,这一切都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良知。使少数大学生心中原本确信无疑的主流认识变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从而降低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亲近感和认同度。”[4]以致有的学生编成段子对领袖人物进行调侃,有的学生骑在革命英烈的雕像上拍照留念,民族情感和道德良知与他们渐行渐远。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快速传播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校园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跟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宣传的欺骗性有关,跟监督管理不到位有关,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不力有关,等等。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是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前提条件。

(一)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冲击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新旧体制连接之间出现的空隙,导致中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悬殊、环境污染严重、贪污腐败猖獗、精神道德滑坡、理想信念荒芜,等等。这些社会负面现象和大学生长期接受的正面教育形成了强烈反差,引起了他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质疑,这就为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校园的快速传播提供了空间和土壤。“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张力、社会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反差,加之大学生思想与心智的不成熟、不稳定,往往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时弊有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样的不满使得大学生对迥异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社会思潮有着更强的亲近感、更高的敏锐性,从而更容易受具有叛逆本性的社会思潮的影响。”[5]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不放,“引经据典”“广采史料”,处心积虑地将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咎于中国共产党的“独裁统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落后腐朽”,使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将他们吸引到自己的阵营当中。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即通过歪曲革命历史、抹黑党的领袖,最终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现行法律并不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和主张,所以它们便“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出现。如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价值中立”的幌子,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大唱赞歌;以“反思历史”为名,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无中生有的攻击和污蔑;以“学术创新”为由,对马克思主义横加指责;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幌子,为反动的历史人物喊冤平反。为了达到遮人耳目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披上“学术讲座”的外衣在校园里频频出现;为了满足大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历史虚无主义者特别使用“揭秘”“独家披露”等字眼吸引大学生的视线;为了适应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娱乐习惯,历史虚无主义者将隐含自己观点的历史事件拍成影视作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不知不觉地俘获了大学生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采用这些隐蔽手法,通过规避有关部门的监管,达到腐蚀青年学生之目的。

(三)监管不力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快速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跟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监管不力首先表现在校园内部,如由于审核不严,各种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讲座、论坛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大学校园频繁举办;由于管理松懈,对本校持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教育和处理,导致他们的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更加淡漠,以及更加大胆地对党和政府进行攻击,这无疑会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毒素的感染。其次表现在校园的外部世界,如一些网络大V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大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相关部门却不敢查封他们的账户;一些网络媒体故意传播虚假史料,抹黑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却听之任之。监管不力、处罚不够、有关部门的软弱都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所欺骗。

(四)主渠道引导不足给了历史虚无主义侵蚀学生思想的机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 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历史重任。21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可否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许多明显不足,亟须改进。比如,教师知识体系狭窄,即要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欠缺,要么近现代史底蕴不厚,无法对唯物史观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准确讲授,无法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及时回应,从而让学生产生所学理论难以解释现实问题的困惑和错觉。再比如,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还有教学理念落后,不知道运用新媒体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导致互联网这个新媒体有被其他社会思潮攻占的危险。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抓住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薄弱环节,乘虚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侵蚀。

三、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扩张蔓延的关键策略

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任务非常艰巨。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遏制它在大学校园的扩张蔓延,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一)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力度,摧毁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阐述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能否准确掌握并且运用唯物史观是大学生能否站稳立场、对历史进行正确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唯物史观,特别是对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老师要重点进行讲解,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讲深讲透,使学生学完这门课之后能够深刻明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明白为何有些人被斥为民族败类而有些人被尊为民族英雄。加强唯物史观的教育力度,还要从理论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驳,摧毁它的理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以假设为前提,不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认真分析历史事件展开过程的实际联系,把现象当本质,根据历史现象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臆想、推断历史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把支流当主流,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随意放大一些历史事实,以达到论者既定的目的。”[6]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荒谬不堪,得出的结论自然难以服人。

(二)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挡在校门之外

作为管理方,高校有关部门,特别是宣传部、研究生处、学生处、教务处、各学院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各种讲座、论坛,特别是要审查主讲嘉宾的学术思想、政治立场、网络评价,对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有意抹黑党和政府的嘉宾,即使学术水平再高,也要一票否决,坚决不给历史虚无主义者散布其歪理邪说的机会。同时,也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监管力度,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和政治意识,要不定时地走进课堂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勤与学生座谈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倾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掌握在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师手里。对于那些具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教师,要敢于批评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及其严重性。对于极少数不听改劝并顽固坚持历史虚无主义立场的教师,要坚决将其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的,要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阻挡在校门之外。

(三)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力度,弱化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相互较量的“角斗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占据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及夺取了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权。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网络具有更为明显的吸引力,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备受大学生欢迎。因此,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对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首先要主动出击,邀请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名专家和党史权威开通微博、微信,宣讲革命道理、讲述历史事实,形成“首因效应”,增强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能力。其次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对那些长期造谣生事、抹黑党和政府的网络大V的账户即刻实施关停;对那些管理不严,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宣传平台的网站负责人进行惩戒谈话,限期整改,营造干净的网络环境,降低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毒害。再次要敢于创新,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娱乐习惯,制作一些讲解革命英雄人物、宣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微课程和影视短片,通过校园媒体的滚动播放,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冯夏根,胡旭华.虚无的背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5):27-31.

[2] 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M]//本书编辑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5.

[3] 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 .人民日报,2014-10-14(01).

[4] 廖海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19-124.

[5] 秦程节,黎海燕.历史虚无主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理论界,2015(12):46-53.

[6] 唐莉.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诉求与双重应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7):19-21.

[责任编辑 杨玉东]

Negative Impac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NIU Fang

(SchoolofMathe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As one of the popular social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re are many serious negative impac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corroding cultural foundation, shaking ideals and beliefs, clouding political belief, subverting value identity. A variety of factors accounts for the quick sprea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ampus, such as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deceptive propaganda of historical nihilism, the imperfect supervisory system, the in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so forth.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supervis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the efforts in network construction, thereby guid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nihilism;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impacts

2016-04-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5BKS11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111)。

牛芳(1982—),女,河南新乡人,助教,主要从事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E-mail:niufang@hpu.edu.cn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6.04.021

G641

A

1673-9779(2016)04-0001-05

牛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J].2016,17(4):519-522.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理论课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