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有道

2016-03-07 10:52申洁
前线 2016年1期
关键词:贞观治国百姓

申洁

【引用】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原文节选】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原文释义】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经典简介】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该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评论历史得失等,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该书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引用】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原文节选】

穆公曰:“诚如先生之言,遂可以把天下乎?”蹇叔对曰:“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1。夫审大小而图之,乌2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原文释义】

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样才能称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称霸天下,必须做到毋贪、毋忿、毋急这‘三戒。贪婪反而失去更多,气忿招致灾难,性急容易受挫。如果能审视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何必还要贪呢?如果能衡量敌我的力量然后采取行动,何必气忿呢?如果能斟酌情况的缓急处理问题,何必着急呢?如果能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也就不远了。”

【经典简介】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创作的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

【引用】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原文节选】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原文释义】

孔子说:“当政者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古今联读】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但政治思想十分丰富。关于“为政之道”,中国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经有过深刻的阐述。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趋势,运用历史智慧治国理政。

权衡大小急缓,才能分清主次;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才能有条不紊。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要求,如中国梦、“一带一路”战略、“四个全面”战略部局等等,充分体现了在治国理政中观全局、谋布局、控大局的战略谋划。

猜你喜欢
贞观治国百姓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露胎印花罐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周易》“观”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