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

2016-03-07 08:18段海超蒲清平
关键词:敬畏利益个体

段海超,蒲清平

(1.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2.重庆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0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

段海超1,蒲清平2

(1.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2.重庆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0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过程,既需要主体内部认知加工进行价值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外部环境各种诱导因素助推价值观践行。认知表征、隐喻表征和具身表征三种认知加工方式促进了该过程的自动化、形象化和生动化。需要契合、利益引导、社会参照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了内驱力、牵引力和助推力。内外因互为合力,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知行合一,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认知机制;动力机制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全球化和认同的对立趋势所塑造。”[1]2全球化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动员起激烈冲击现有秩序的各种社会运动,近年来爆发的颜色革命、香港占中事件无不是集体抗拒性认同的结果。涂尔干认为,只有开展道德教化、整合价值才能避免社会分裂[2]62-70。认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理性反思而形成的心理共鸣、价值共识、行为共步[3]48-55。通过认同,可以进行价值整合,形成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关键时刻,克服物质富裕后带来的各阶层利益诉求引发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定义

认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观念,自我认同是青年期的中心任务[4];随着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来临,原有的信任机制被破坏,新的安全机制未建立,形成社会的整体性焦虑,人们需要在变化的社会与文化中重构自我认同的内外在参照系[5]106-112;社会成员通过内群体肯定、外群体贬损,获得个体的自尊、自豪和价值感,群体成员能获得强烈的身份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群体凝聚力[6]。无论是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理论,最为核心的就是对社会和群体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主体在与其他人社会交往中,经过自己对价值观念的理性思考、利弊权衡、最终做出选择的内心活动,并融入和调整自己的价值体系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动态认知与内化过程,是认同主体、客体、介体等基本要素的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也是社会成员接受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人民群众是认同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的客体,认同的目标在于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化过程,通过情感体验、榜样示范、反思学习、思想参与、躬行实践等过程,促进个体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外显认同、理性认同、内隐认同、行为认同[7]58-6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认知机制

(一)以表征认知促进个体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加工自动化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世界以表征的方式出现在心理活动中,通过人际交往和语言人们形成共有理解事物的认知表征,又通过对事物结合体的系统归纳表述形成社会表征,这些形成的社会表征通过社会成员的言语、行为、交流和互动等共同建构社会共识[8]95-125。佩维奥的表征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存储信息的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前者主要组织并加工非言语类信息,形成心理表象,后者主要编码并加工言语类信息,产生言语。认知表征是认同的前提,可以通过自我报告和客观测量的角度获取个体的认知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呈现信息,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动化加工。比如,对于表象表征偏好的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而对于言语表征偏好的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呈现,从而增强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

(二)以隐喻认知提升个体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加工形象化

隐喻认知是以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的认知方式,因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事物的共有某些相似性特征,而把这类事物的某个意象转移到另一事物上的过程就是隐喻认知[9]121-125。隐喻认知是用一个认知域对另一个认知域概念化的认知,核心是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我们常说一个诚信的人要“一诺千金”就是一种隐喻认知方式。影响隐喻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熟悉度、个体背景和文化语境。对认知客体的熟悉度影响主体对隐喻加工的策略;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会影响个体对隐喻表达的理解;人们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隐喻认知功能。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隐喻表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观形象表达体系,提高信息呈现频率、增强个体熟悉度,易化认知加工过程;第二,根据个体的背景创造良好的语境氛围,让个体形成意向图示进而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第三,通过文化意识建立民族审美和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喻感悟提供文化心理基础。

(三)以具身认知增进个体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加工生动化

具身认知是主体通过身体经验对具体事物进行概念表征,我们的认知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所塑造,人类的知觉运动经验是抽象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具身认知理论对传统的计算机加工认知理论进行了颠覆性革命,但是却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不谋而合,马克思提出的“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等,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具身认知理论的鼻祖[10]93-98。维尔和佩蒂的实验证明,被试点头的身体运动提升了对广告观点的认同水平,而被试摇头的身体运动则增加被试对广告观点的负面评价[11]219-230,工效学实验证明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与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12]211-220。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充分调动个体身体运动,通过具身认知提升态度和情感的积极性,增强认同度。如在给个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让个体同时进行积极而肯定的活动来提高个体的积极态度,或者在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的同时,让个体处于愉悦的情绪状态中来增强情感认同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动力机制

认同主体的需要契合、利益引导和社会参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的需要是认同的内部尺度和内驱力;利益是认同的外驱力和牵引力;社会参照是认同的社会尺度和助推力。

(一)需要契合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驱力

需要契合就是认同客体的属性与认同主体需要关系的一致性。马斯洛认为人有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五种基本需要,需要促使个体产生追求某物的动机,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产生对该物的认同。

1.在范畴化为主导价值观中满足个体自尊感

泰弗尔的最简群体范式表明,内群偏好和群际歧视能够提高自尊,人们认同一个群体及其价值观可以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动机[6]。社会认同主要有范畴化、认同和比较等三个途径。范畴化是将自己范畴化能带来自尊的那个范畴,比如一个在政府工作的普通大学毕业的人,他会认同公务员身份,而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可能认同是人民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因为人民大学的社会声望带给他出类拔萃的感觉和高自尊。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群体成员的普遍特征,特别是群体成员共有的行为特征、理念、信仰和价值观。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优劣、地位和声誉,当自己所认同身份受到威胁和攻击时,会在思维和行动上捍卫其声誉。

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而提高人们的自尊,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其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强势群体拥有的价值观,对三俗、西方价值观予以坚决打击,让社会个体自觉范畴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观;其二,对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予以肯定和激励;其三,充分挖掘和转移比较的对象和目标,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于其他价值观的方面,让认同该价值观的个体有优越感和自豪感。

2.在形成价值共识中提升个体安全感

人们认同一个社会群体和其价值观,不但有满足自尊的需要,同时还有减少无常感,满足安全感的需要[13]202-225。认同的本质是清楚我是谁,我和我的群体有哪些特征和价值共识,才能很好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交往规范。否则,就会陷入无常困境。如只有一个手表,一个时间刻度,你可以做出判断,而如果摆在你面前是两只手表,两个时间刻度,你就会出现决策困境和认知无常感。人们为了减少这种无常感、快速进行认知判断,会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刻板化认知某类群体,如白人都是高大的,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具有清晰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拥有相同的价值特征的社会更容易得到认同,当人们价值迷失、生活迷茫、需要通过认同降低生活无常感时,倾向认同规范清晰、成员组成单纯的群体[6]。

在当前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共识是认同的最大困境[14]11-16。多元的价值观选择下避免价值选择困惑,减少无常无助感,首先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形成清晰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树立和培养社会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信心、信任、信念、信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嵌入社会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去,成为社会成员尊崇的行为规范;其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以模棱两可的社会态度迎合人心,让社会个体产生认知迷茫和决策困惑。

3.在去个体化过程中提升个体归属感

认同群体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满足了个体的归属感需要,但是会带来一个“去个体化”冲突,即个体自己的行为、价值观与群体不吻合时,个体需要抛弃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即“去个体化”。个体化和群体化的冲突解决中,当人们察觉到自己与所认同的群体的态度差异显著,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便会被激发,其相应的社会认同行动也会随之被启动,如一个认同班级的学生被告知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与班级的特征很大不同时,会将班级的刻板特征冠于自己身上,加强对自己班级的认同;个体除非想改变社会及其制度,否则一般会迎合社会和群体的价值观,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个体满足归属感的内在需要,首先要加强内群规范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具有神圣性,体现价值引领力,让认同该价值观的个体满足内心归属体验;其次,引导个体常常比照反思,一日三省,检讨自己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不足,促进自我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冠于自身;第三,充分尊重个性发展但是要不断警醒个体,当前社会制度是不可更改和变迁的现实,让个体觉得只有依从社会及其价值观,才能得到发展,达到去个体化,实现社会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认同中满足归属感需要。

(二)利益引导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牵引力

亚当·斯密曾说,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个体的利益标杆,因为自利是人的天性[15]136。“‘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6]286。现实生活和利益基础是价值观念赖以形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的理念就是要打造利益共同体,只有利益共同体才能产生价值共同体。必须建立健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约束机制,扩大人们对共同利益的预期认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1.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利益协调机制

在当前贫富差距巨大、利益分化严重的国情下,作为一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作为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协调者,调节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公平”其实就是体现了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平衡。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党和政府应该把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社会公平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党和政府的公共政策中,通过利益协调来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价值认同。同时在政策执行中强调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用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处理社会各项事务,全社会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利益协调机制,从而达到对价值观的普遍认同。

2.构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利益表达机制

社会诉求表达要畅通,让不同利益群体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避免矛盾不断累积[17]77-81。全面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开辟有效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我们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媒体这个“第四种权力”。在当前,网络新媒体是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中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掌握和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主动占领网络传播平台,引领社会思潮,借助新兴媒体“影响面大”“辐射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言激发群众共鸣,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建立依法治国惠民利民的利益约束机制

要保证人民利益得到切实的实现,除了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外,还需要强有力的约束手段来保障人民的合法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就是对人民利益的法制化保障。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惠民利民的内容逐渐转化为我国国家的法律、规定、规章,一方面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得实惠,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约束一部分违反主流价值观的个体,使之受到应有的惩戒,从而能够使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所反映的主流价值观去约束他人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社会参照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助推力

社会参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外部尺度,一方面可以为个体的价值观内化建立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可以为个体的价值观践行提供行为范本。

1.以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敬畏划下道德的底线原则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使我们感到感动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18]177。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认同在初始阶段很多是基于压力和敬畏,敬畏权威、尊长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敬畏是一种“混合了困惑、钦佩、惊奇、服从等很多感觉的复杂情绪”[19]1996-2005,是指人们对道德法则,对善的事物及其社会价值与根源的强烈的崇敬和畏惧的道德情感体验,包括无知型的道德敬畏、形而上的道德敬畏和反思后的道德敬畏,是个体道德信念、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激励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20]19-22。敬畏包括敬和畏两个方面,对内心尊崇的任何事心存敬重,并心生畏惧,不敢逾越[21]240-242。

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官员的贪腐、学者的学术诚信、民间的制假卖假,是敬畏心匮乏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要使道德主体从内心思想上认同,必须要建构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敬畏心、敬畏感。而这样的敬畏心来源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人必须尊崇的社会最高价值准则,让个体内心真正敬之;同时,对违背核心价值观的一切行为和表现都应该被社会所谴责及严厉的惩戒,让个体从内心产生敬畏,达到心中有敬畏,行为不乱来,划下道德的底线原则。只有产生道德的敬畏,才能形成道德的自律、自觉,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

2.以对群体行为的从众模仿建立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

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具有影响和制约的效果。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力可以利用群体压力和示范引发个体的从众效应和模仿效应。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点在于通过群体压力激发个体的从众行为,促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与群体协同一致。比如成立核心价值观各种实践团队,在绝大多数队员自觉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其他个体为了获得群体的接纳,会反省、修正、完善自我的价值观体系,使其符合主流的价值观要求。模仿是主体的认知生成、情感熏陶、意向表达的基本途径。典型示范是激发模仿效应的有效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高的榜样、权威、精英具有典型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对于个体的言行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典范,通过相关事迹的宣传,引导个体进行模仿和学习,促使个体逐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既需要主体内部认知加工进行价值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外部环境各种诱导因素助推价值观践行。内外因互为合力,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知行合一。

[1]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5).

[3] 冯宏良.信仰、认同与话语权[J].教学与研究,2014(6).

[4]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陈锡敏.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范畴[J].教学与研究,2013(9).

[6] 豪格·A·迈克尔,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7] 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

[8] Wagner,W.,Duveen, G.Farr,R.Theory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2).

[9] 李香玲.隐喻认知的文化透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10] 张积家,马利军.马克思、恩格斯的具身认知思想及其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11] Wells,G.L.,& Petty,R.E.The effects of overt head movements on persuasion: 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of Responses[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0(1).

[12] Stepper,S.,& Strack,F.Proprioceptive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and nonemotional feeling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

[13] 赵志裕,等.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14]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

[15] 方莉,冯思源.诚信危机下道德约束与道德放纵制约机制[J].探索,2014(2).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 王会丽,蒲清平,朱丽萍.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解读2010—2013年网络流行语[J].中国青年研究,2014(9).

[18]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 董蕊,彭凯平,喻丰.积极情绪之敬畏[J].心理科学进展,2013(11).

[20] 龙静云,熊富标.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J].道德与文明,2008(6).

[21] 周营军.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责任编辑:何宏俭]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Identifi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DUAN Hai-chao1, PU Qing-ping2

(1.College of Marxism,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Though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China)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psychological process.It requires us to internaliz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mind and be outsid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line.It needs the subject’s internal cognitive processing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e system,and also need various inducing factor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boost practicing the values.Three cognitive processing methods of cognitive,metaphor and embodiment representatio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automation,visualization and vivid.Needs fit,boot interests and social reference provide the internal driving,pulling and thrust for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m resultant force with each other together.Its ultimate goal is to realize individual’s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cognition,emotion,and behavior for socialist core values.As a result,individual achieves internalization in the heart and be outside of the lin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fication; Cognitive Mechanism;Dynamic Mechanism

2016-03-04

北京化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Y1525);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教思政司函[2015]7号);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2015MZD017);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BJSZ2015ZL03)。

段海超(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博士;蒲清平(1969-),男,四川南部人,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

G41

A

1001-6201(2016)05-0223-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5.042

猜你喜欢
敬畏利益个体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一些敬畏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