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07 11:36连红军赵艳霞宋杨李忠伟张晓凤
关键词:保障性住户物业管理

连红军,赵艳霞,宋杨,李忠伟,张晓凤

(1.华北理工大人事处,河北唐山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0;3.华北理工大校长办公室,河北唐山063000)

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连红军1,赵艳霞2,宋杨3,李忠伟1,张晓凤2

(1.华北理工大人事处,河北唐山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0;3.华北理工大校长办公室,河北唐山063000)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监督管理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民生发展的重要工程。在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分别从建设管理、准入管理、分配管理、运营管理及退出管理角度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六方面对策建议。

截至2015年10月底,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2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5.4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开工、基本建成率均达到100%,已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省共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29.6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60.1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69.5万套,住房保障覆盖面已达到20%,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预定目标。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国有林业棚户区已经全部实施改造。

保障性住房指由政府提供优惠的限定面积、户型、租金以及销售价格,向不能通过自身经济基础而改善住房困难的家庭,以出租或出售的方式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即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强调生态、社会、经济的三者综合效益,促使它们能够均衡、和谐的发展。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性住房整个寿命周期内,协调好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和谐的关系,使保障性住房建设、准入、分配、运营、退出五个方面达到可持续,使该事业获取永恒的发展动力。

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相关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其中一些管理方面问题,如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查有效性低、房源信息不透明、分配不公等尤为突出。如何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与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一、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房房源少

在走访中,有些住户反映身边存在未能申请到保障房的原有乡邻等人,希望政府能够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同时在一些租住个人私房的受访者中,表示自己达到了申请实物配租的情况,但是却没能入住保障房,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解决。对此,保障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保障房建设中,由于资金等问题,房源数量还有一定的缺额,政府也在抓紧研究解决。

(二)资格审查机制不严及住房分配不公平

在对保障房小区的实地走访中看见有保障房小区中停有多辆较昂贵小汽车,在廉租房小区中墙体上张贴有出租、转租的小广告。同时民众也反映,认为保障房小区中存在违法住户。在对房产局保障房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时,工作人员也表示可能存在某些违法违规行为。

(三)偏远地区申请保障性住房较难

在远离市中心的一些偏远地区,保障房申请相对麻烦,部分保障房工作人员态度有待改善,同时存在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情况不熟悉的情况,给居民申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四)小区物业管理力度不足

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物业管理不如商品住房小区的严格、高效,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存在遭到破坏、废弃的情况。部分保障性住房小区内存在违章搭建现象,对小区内的绿化地带随意破坏,甚至将公用花坛开辟成菜园,引起其他住户的不满。同时有部分小区卫生状况较差,把生活垃圾直接堆积在小区墙角。受访者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映,但社区物业人员态度较差,对反馈处理缓慢。

(五)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缺乏

在对保障性住房小区走访中,发现公共配套设施缺乏。有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内缺少医疗诊所,如果生病,需要去几公里外的医院才行。另外,大多数小区中也缺乏一些运动健身、文体娱乐等设施。针对这一问题,保障性住房工作人员在访谈中表示,由于资金及建设规划标准问题,可能导致部分小区存在公共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正在优化解决当中。

二、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加强保障房建设资金开源节流工作

对保障房资金的开源,要在落实保障房的现有资金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拓宽保障房资金来源渠道。可以考虑一方面加快投融资机制体制的建设,以充分发挥和保障保障房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吸纳社保、信贷、保险等多元社会资金的进入;同时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如发行住房建设债券等满足保障房建设资金难题。另一方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落实保障房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尽力降低保障房成本,同时适度增加保障房建设利润,以调动社会参与资金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以上手段,增加保障房地方配套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效率,切实加强、加快保障房的房源数量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降低保障房的轮候周期。

(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1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政策,相对发达国家的保障房发展我国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经验都有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城区边缘地区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及资料受理部门,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对保障房的政策存在不十分了解的情况,这增加了居民申请难度。对唐山市保障房的走访中,居民反馈中有政府人员的服务需要改善的情况。对此,政府应该提高保障房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有条件可以设置保障房专门的工作机构及队伍,切实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力度。

2加快实施动态化监管及加大资格审查力度

在民众对保障房的申请及保障实施中,民众的收入是动态变化的,目前个别地市还没有健全这方面信息,政府对申请家庭资料的审查、己入住住户资料的审查等存在一定漏洞。若没有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则很难做到应保尽保。一方面递交申请后的民众家庭及住户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可能造成不该保的保了,该保的没保;另一方面不能对已保人员的现有收入变化进行很好认定,以确认其是否有继续保障的必要,这可能导致应保的没保,不该保的还在保现象。从新加坡等地区的经验看,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个人的信用、收入及资产信息,可借助网络技术,对保障房信息进行动态监管,及时更新住户最新信息,以完善相关信息系统。同时在加快建设动态化监管时,也要加大审查力度,不然就是再好的硬件措施,没有好的“软件”配合执行,也是得不到好的保障效果的。尤其是当前还没有像香港和新加坡一样健全的个人信用、收入体系时。若保障房审查制度不够全面、具体、多方位,同时审查工作人员又不能秉公办理,这将很容易导致“寻租现象”、服务对象错位等问题。个人信用系统的建设需要时间,但保障房的资格审查己进入流程,从当前出发,为了更严格审查保障房资格信息,可以考虑从个人收入、住房、证券投资、社保、税收等多方面尽可能完善。

3推进保障房全程信息公开透明化

在保障房保障实施过程中,政府信息应从保障房建设到退出、保障对象申请到入住,全程公开、透明。首先在入住前期,政府应通过居民经常关注的报纸、电视、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发布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信息及当前最新进展情况。

其次是在入住过程中,政府要对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信息、申请人信息、选房时间及优先选房对象等信息进行公开,并在有关部门的现场监督选房,事后要及时将选房的结果进行公示,以接受公众监督。最后是在入住后,政府应对住户信息资料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违规时,要及时清退。

4严格保障房住户的退出标准建设和善后保障

(1)进一步加强完善当前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标准和善后保障措施。

可以在退出标准制定时,更全面的考虑住户的收入增长与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对比情况,及时调整退出标准;同时应允许住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增长,即加强对刚“超线”住户的容忍度,可以适当调高退出标准,或者改变多因素退出标准的考核指标的权重情况。当前,对于保障房住户的善后保障,在其退出保障房后就取消了其的住房保障资格。建议在确定合适的退出标准后,对刚退出的住户的善后保障,可以考虑在实物保障退出后,对其住房保障资格保留一段时间进入观察期,同时由实物保障转变为进行一段时间的资金保障等其他措施,以更好的扶持民众生活的提高。

(2)在实际发展中确定保障群体范围

对保障群体范围的界定,要随着保障标准的提高,保障对象也越来越大,政府负担也将越来越重。从目前的情况出发,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品和居民收入、住房等多方因素,合理确定,适当适时提高标准。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放松,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应认识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措施应该是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其有能力自己解决住房问题。

5加强物业管理工作

(1)要加强物业管理机构的服务意识

在走访中发现物管机构某些人员,认为保障房小区物业费用低、小区住户又没什么身份地位,因此产生懈怠心态。对此,政府因对物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教育,端正服务意识和态度。对小区住户因自身素质等导致的管理难问题,物业管理应联合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工作。同时对物业管理机构与小区居民的服务差异问题,应公布明确哪些是物业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哪些是小区居民应该享受和遵守履行的。

(2)加强政府监管和民众监督

对物业管理中民众反映的问题,物业机构要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信息公开透明,在难以处理时可以与小区住户委员会等协商解决,同时加强小区民众等对物业管理的监管。政府也应定期检查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对物业机构的不作为情况要进行处罚,严重者应该考虑更换物业机构。

6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目前我国保障房存在的违法现象较为普遍,而我国保障房法律法规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关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有《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虽然河北省依据国家相关条例,规定了一些细则并予以实施,但是还有相当大的完善空间。

(1)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对保障性住房的法律制度和问责机制不完善,致使“寻租现象”普遍,导致保障性住房不公正。同时对保障房建设中有关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因此,保障性住房应制定相关的、细化的法律法规和建筑标准。

(2)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

保障房申请中的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居民对违法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保障房管理部门对申请者申报不实的行为惩罚较轻或者根本就不进行处罚;第二是对政府人员审查不严甚至纵容或暗中帮助的惩罚几乎没有。因此,在加强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对民众要把好审查与执行,力求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同时还要加强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打铁同时自身硬,杜绝管理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确保保障房建设公平、有序、有效进行。

[1]侯祥朝,林瑞良,许铁勇.混居理念下的保障房可持续建设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3(11):64-66.

[2]田玉忠,黄真帅.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可持续性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2011(3):153-159.

[3]刘友平,陈险峰.我国公共租赁房退出机制研究: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J].发展研究,2012(2):86-89.

[4]李俊杰.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5):32-36.

[5]许丹艳,刘向南.保障房用地规划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12(2):97-101.

[6]周雪峰.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4(35):33-36.

[7]彭爽,曾凡杰.论中国住房保障支撑体系的构建[J].开发研究,2010(5):96-9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ebei Province

LIAN Hong-jun1,ZHAO Yan-xia2,SONG Yang3,LI Zhong-wei1,ZHANG Xiao-feng2
(1.Personnel Depart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3.President's Office,North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security hous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Housing i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In the process of secur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ebei Province respectively fro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access management,distribution management,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xit Angle analysis problem,and puts forward six aspect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ecurity housing.

F293.346

A

2095-2708(2016)03-0023-04

2015-12-01

2015-12-23

本文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SH023)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研究;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编号SD151018)区域型保障性住房全过程管理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GL054)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对商品住宅市场供需影响及政策导向研究的资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户物业管理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八易其稿为立法:新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背后的故事
简单的高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