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剑术与剑舞的关联性

2016-03-07 22:43刘学刚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剑术

摘 要:从古至今剑术与剑舞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由宋至元时期,剑舞基本上从艺术舞台上销声匿迹出现了断代现象,虽有部分融入到戏曲舞蹈中,但绝大多数都已失传。如今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剑术与剑舞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两者的对比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将剑术发展中的优秀成果融入到当代中国古典舞剑舞的发展和创作中。

关键词:剑术 剑舞 剑技

当今中国剑舞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区别出剑舞与剑术的异同关系,并在继承剑术的基础之上彰显出剑舞的艺术的魅力。两者在形式上有共性之处,都有着一定的技巧性和身剑运动所带来的韵律感,其中剑术的这些形式都与攻防技击紧密联系,一招一式都带着格斗中的某种防守进攻的意义。剑舞中的剑技是没有技击含义的,它已经摆脱了技击攻防的应用性而注重艺术的审美价值,以表现内心情感为追求目标,在形体上追求艺术美感的同时还有着舞蹈的韵律感,并带有鲜明的民族舞蹈文化属性。同样剑术的民族特异性和剑舞一样较为鲜明,两者在本质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一、论剑技之道

剑舞除了拥有剑术中的基本剑法和表现剑技之外,它则更注重的是舞剑时的审美性和韵味性,与此同时强调剑法与情绪情感相连接,最终目的是呈现在舞台上进行寄情抒怀,以此也就使得剑舞的技击性表现的没有那么强烈,而是体现出一种“变幻玄妙,神能传情,形美感目,意美感心”传情达意的艺术价值,而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纯动作。早在秦汉时代剑舞就已经比较普及了,它蕴涵着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趋向,渗透了整个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其中,包括太极阴阳、八卦、道家等哲学理念符号在剑舞的理论体系中。将剑术升华为剑舞,化技击为艺术,从身法剑法韵律中提炼出舞蹈语言语汇,寻找共性特征并彰显剑舞艺术个性。中国剑舞是中国传统服饰道具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剑术对剑舞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历史发展的渊源关系来看,剑术与剑舞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剑舞是在前身剑术的基础之上由武术转化为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实践技法而言,剑舞还是保留了很多剑术中的基本剑法,如:点剑、崩剑、里外腕花、盘剑、掰腕剑、云剑、抹剑、撩剑、挂剑等,在此基础之上还发展出了掰腕剑、贴身云剑、里外分剑等。还有很多动作与剑术是一样的,只不过术语不同,剑舞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剑术,剑舞中的剑技结合舞蹈发展的艺术规律、特点和需要,将技击的剑术转化为剑舞艺术,变“武”为“舞”,不失刚武,更臻于形美。剑术具有其攻防意识和技击本色,自然形成进退起伏、吞吐自如、灵巧多变的节奏韵律。所以剑舞的剑技在既保留和发挥他们共性的同时,又突出了剑舞形似游龙,变若凤翻的神韵之感,最终达到内外统一、形神兼备、以剑传情、身剑合一的艺术境界。

二、论审美追求

1.剑术中的美学

剑术运动中精神饱满,内涵劲力,精神饱满而贯注。武术中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说法,一口气就是一种内在东西的表现,其中也包含精、气、神。精气神既要饱满又贯注。在演练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其动作一气呵成,从气势和身形中体现出人的精神气质,动势连绵不断达到一种飞动之美,在动态中呈现出节奏的多变,古书《礼乐记》中说:“节奏,谡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种节奏的变化与处理形成了剑术自身的风格节奏,其风格特点为:动如疾风、轻如飞燕,这种抑扬顿挫的节奏结合刚柔并济的身法动律将使得剑术动静分明。

总的来说,恰如古人所说:“来去星如穿梭”,“天骄天魔翻翠袖”这种流畅的动态之美,犹如游龙在空中婉转多变、体态万千,令人神志飞扬。这流畅、优美及高超的技术是审美文化的精髓。

2.剑舞中的美学

剑舞之美除了吸收借鉴以上剑术的美学之外,还有其自身的艺术审美追求,以剑为载体表达情绪情感,突出剑舞艺术性。剑舞的舞姿形态比剑术的造型定式空间幅度要大很多,运动轨迹更加圆润,剑术造型工整、追求力量性,剑舞舞姿以曲见长、以转呈圆、在空间圆润中进行极限延伸讲究流动性和曲线美。

剑舞的技艺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技术技巧和运剑的技术方法,自身的技术技巧要与剑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要恰到好处,剑是身体的外延要做到于无剑处,处处皆剑,完成高难度技巧时的瞬间之美让人回味无穷,如挂剑接吸腿翻身:吸腿翻身是一个立圆平面,翻身时的剑与左手臂又形成一个以头为圆心的立圆平面,可谓是大圆套小圆,技术与剑飞舞流动中圆润贯通,不能让剑成为身外之物,而要让身与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剑舞的技艺另一层的含义则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剑舞中的各个剑法的结构有着一定的技术性,而在整个舞动剑法状态下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艺术性包括其节奏的处理及身法的变幻莫测,最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蕴之美。剑舞与剑术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多了音乐的铺陈相伴,是集剑舞、音乐、情感情绪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三线合一”:剑舞的运动线、乐曲的旋律线、内心的情感线达到高度的契合和统一。 若只有技没有艺,则变成了剑术,只有将剑技与剑艺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整体上表现出剑舞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蕴美。

剑行如凤,轻灵飘逸,似飞凤翱翔,吞吐自如,清静自然,物我两忘,营造出千姿百态的意境,步法灵活,将身法、步法、剑法融为一体。无时无刻都将神、意、气、力惯于剑法之中,意到、神到、剑到,力达剑身,气透剑端,以达剑神合一的意境之美。

三、论风格特征

剑术追求轻快、敏捷、爆发力、动静相兼、虚实相生,以实战技击为目的,意动身行,追求神韵和气势;剑舞追求连绵不断、强弱分明、点线交织,气韵生动,追求意蕴,速度适中,没有剑术所追求的速度快,以剑为载体通过舞的形式来表达其情绪情感,来展现剑舞作品的内容和意蕴。整个剑舞在表现剑技和身法的同时,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语言,传情达意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舞剑”和“剑舞”的差别在于是否以舞蹈表现为主体和核心,也就是并非以舞剑器达到展示剑技、剑法的竞技,磨练身心、完善人格、修炼剑的理法以求剑道,以及强身健体的目的。剑之舞蹈,在表现剑技和身法的同时,最终以舞台表演提供舞蹈语言素材、传达情感、营造情景、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并能够形成教学训练的完整系统,风格语言和舞台表演创作的特色。 而剑术是为技击而演练不同的动作套路,没有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性,剑术属于体育的范畴,剑舞属于艺术的范畴,这是其两则本质的差异。剑术套路繁多,形式不一,但根据剑术的练法特点和体势,按其风格特征可分四大类:

势剑也称工架剑、站剑,中国艺术研究院刘俊骧老师把他则称为格剑。是以顿挫的造型、姿势为主,端端正正,规规矩矩,节奏性强,桩步稳固,劲力饱满。此类最具代表性则为:国家竞赛剑术套路和少林剑。

行剑步法轻盈,流畅无滞,身法、步法、剑法高度协调中求得势美,动作一气呵成,气势连贯。刚柔相兼,凝神敛气,着重身法和剑法的变化。此类代表剑术套路为武当丹鼎剑、蛇形剑、游身八卦剑等。

绵剑柔和蕴藉,缓慢平稳,自始至终,连绵相属,刚柔相济,轻灵沉着。太极剑是属于太极拳门派中的剑术,具有太极拳和剑术两者的风格特点,动作舒缓、美观大方,连绵不断。

醉剑的运动特点是:奔放如醉,乍徐还疾,忽往复收,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忽快忽慢,步履踉跄,形如醉酒毫无规律可循,其醉形与剑法浑然一体,在似醉非醉中表现出丰富多变的剑法,表演性强。

以上四类其共同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所以剑有着“剑如飞凤”、“剑走美式”、“剑走轻(轻灵)”的性格特点,在差异中又有共性。其中各体势剑术很多素材中的动作运用和剑舞的风格特征是相似的,如武当行剑因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风格追求飘逸、空灵、圆游的境界,这些与古典舞剑舞的飘逸潇洒的性格是基本吻合的,当然在重新编排组合时还要从古典舞的角度化“武”为“舞”,化“技击”为“艺术”。因此剑术套路中很多剑法动作构成了剑舞塑造形象的素材库,从中去选择和提炼,最终为剑舞的舞台化表演而服务。

剑之舞蹈,在表现剑技和身法的同时,最终为舞台表演提供剑舞语言素材、传达情感、营造情景、塑造人物形象,并能够形成教学训练的完整系统,风格语言和舞台表演创作的特色。 三国魏国文学家、哲学家嵇康在其“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乐舞美学命题“歌以叙志,舞以宣情”,剑舞则是以剑为载体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揭示了剑舞作为“舞蹈艺术”的情感性特征——“艺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对于情感生活之本质的洞察和理解”, 剑舞不只是追求展示形式美,其最终目的更在于用自己独特的道具语言符号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念。

结语

剑在整个历史的长河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身独特的意志品格之美,剑的品位高雅尊贵, 为历代传颂, 故剑在中国古代有着“武侠之魂”、 “百兵之君”等美称。

无论是剑术还是剑舞两者都有着一定的寓教娱乐功能,剑术属于武术技击的范畴,有着一套严格的师徒规矩,它是最好体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窗口,“尊师重道”是每一个习武的人必须要遵守的戒律。剑舞的教化意义更是不可估量,剑舞中有文人墨客持剑而舞,也有名人将士,还有舞蹈艺术家运用剑舞的肢体语言来弘扬正气,使人们弃恶扬善,剑舞作品中的真、善、美让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洗礼。两者都给人一种无限想象的美悦境界。两者都讲形神兼备,神随形转,形随意动,通过眼神、肢体来表现内心的意象。

综上所述,剑术与剑舞两者可以概括如下:剑术:技击之术,内虚怀若谷,外风卷残云;剑舞:表演之舞,内传情表意,外形美感目。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古典舞剑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张军,刘学刚.中国古典舞剑舞审美文化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剑术
赵王止剑
剑术套路与舞蹈剑舞演练风格对比研究
社会变迁维度下武当剑术传承人液态文化的构建
中国剑术的起源与发展演变
如何练习长拳类剑术
浅探剑术的美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剑术美育综合课程建设浅谈
太极剑
传统武术器材的现代化改造探索
初级剑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教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