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学方法

2016-03-07 00:13郭蕊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钢琴教育幼儿教学约翰

郭蕊

摘 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作为陶冶情操、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途径。儿童钢琴教学在钢琴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繁多的幼儿钢琴教材中,以《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最具权威,由于其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有效率的布置作业。书中知识内容都有着其具体的用意,更能符合儿童心理及生理上的特点,为儿童提供一种最容易、最不费力的学习钢琴的方法,所以深受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如何在儿童早期钢琴教育中抓住其生理与心理的特点,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而本论文也是要在通过对幼儿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探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5册中的儿童教学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学 钢琴教育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追求目标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追求,对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认识。音乐艺术逐渐蓬勃发展,其中作为“音乐之王”的钢琴则更被许多人所重视。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学习钢琴已经不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标准,而是成为了陶冶情操、培养品行的工具。所以,便出现了幼儿钢琴学习热。而在社会市场上,钢琴教材数量之多、良莠不齐,如何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又成了一个问题。在国内外钢琴初级教材中,“汤普森”、“车尔尼”、“拜厄”是其中的佼佼者,因其有着适合儿童学习的方法,所以深受老师与家长的青睐。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艺术素质培养的重点。

本文章中,将会对《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进行分析,了解其知识安排的用意,以及它是如何做到将众多知识内容有意贯穿,来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从而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了解此书。同时,文章中还会针对教师在对《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进行儿童心理、生理及教学分析。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兴趣入手,培养儿童表现音乐的能力。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感性为主,以理性为辅,达到使教师教学思路更明确,学生学习更轻松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编写的意图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最容易、最不费力的学习钢琴的方法”。①每一节内容都包含视谱、书写、复习和技巧的练习。书中配有伴奏谱,用于减少枯燥感,及教师对学生速度的控制。《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内容设置是“一点一点”而不是“一课一课”的,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布置学习的进度。其独有特点还有就是将世界音乐名作改编成简易版,以“学钢琴首先是学音乐”的眼光着手,对儿童学习节奏、和声及手指的技巧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知识内容是循序渐进的。通过对中央C到其它附近的音符中进行反复练习,将五线谱知识与键盘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配合着数拍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册书都有着其教学目标,而在每一课后,又都有着书写练习、识谱练习和技巧练习等,避免了学生出现会弹不认谱、认谱不会弹的误区。书中的曲例,配有用于教师与家长们的伴奏谱。这些看似简单的和声音型,使单调的小曲听起来像结构庞大的乐曲片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并避免总是徘徊在C大调上,令学生厌烦。当教师进行伴奏时,可以有意的用自己严格的速度与鲜明的节奏对学生控制,尤其是体现出情绪的强弱关系,能使学生一开始便感觉到节奏的存在。

第一册涉及音符节奏有全音符、符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整本乐曲为C大调,只在白键上演奏,黑键不做练习。《小矮人进行曲》紧接《小矮人舞曲》,通过同一旋律,不同节奏,引入三拍子,更易学习。由第一课一个手指弹奏,不断增加手指,最后达到双手并用的效果。高低音谱号交替进行学习,避免学生只会一个谱号的偏向。

第二册增加了八分音符,音域为两个八度,同时增加了G、F大调,有升降记号。引进了弱起,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弱起的含义,就像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句式一样,用于丰富感情色彩。三拍子的弱起:《穿过树林》、《三只瞎老鼠》;四拍子的弱起:《噢,苏珊娜》、《火鸡舞》;整小节的弱起:《跳舞的袋鼠》。分解和弦《自新大陆交响曲主题》,为柱式和弦的学习做准备。

第三册音域为三个八度,增加6/8拍,调式调性为三升三降。断奏与连奏的区分,可以扩充为手腕断奏、手指断奏、两音连线与三音连线的区别。八六拍曲中将每小节的两个重音都给出,而其他弱音处以休止为主,这一做法可让学生了解其强弱关系。

第四册增加附点四分音符,音域为四个八度,调式调性为七升六降。在本册中,大量运用断奏和连奏,并且相互交替、组合出现,有利于学生对这两种奏法的控制。符点四分音符的运用,《小河的歌》、《顽皮的精灵》是通过不同的节拍来练习符点四分音符的节奏。E大调的出现,是在练习了前面所学的调号后,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其它调号作对比。对于像E大调和降A大调,这样较多升降记号的调,用和弦的分解形式来练习,更有利于学生之后对其他主干和弦的学习与听辨,更可以熟悉其键位。

第五册增加十六分音符,音域为六个八度。十六分音符,《骑士的年代》中的四、十六节奏型均为同一组旋律,更容易让儿童接受这种快速的节奏。装饰音在十六分音符后引入,是在学生对十六分音符进行了充分的练习后,掌握手指快速运动的技巧,再进行装饰音的练习,便能对如何尽快进入装饰音后的本音做出快速反应。《魔笛》充分的进行了断奏练习,右手用手腕断奏,左手用前臂断奏。

随着练习曲的难度增加,曲子的复杂性增加,在本册书中加入了能丰富旋律厚度的技巧,也就是踏板练习。在初学练习中,旋律明显更简单,这能更有效地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协调全身,手脚并用。“可利用踏板产生余音振动来造成特殊的色彩效果。”十六分音符练习再次出现,分别在四四拍、四二拍、八六拍中出现,更直观的了解不同拍子中十六分音符的不同节奏型。移调首次出现,简单的以C大调移为升C大调,首调相同,对应的键盘不同,有利于首调与固定调的区分。

此教材中,在每一部分的练习曲后,有添加了乐理知识的练习,使弹琴与书写乐理知识结合在一起,一课一练,不仅加深了对乐理知识的印象,更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到知识的运用。由此可见,《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有效的针对了儿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形象生动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儿童学习音乐、了解音乐,让孩子们再也不会感到钢琴练习的枯燥。

二、根据儿童特点培养能力

首先,在教学之前要培养学生兴趣。“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②在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换一种角度来说,就是孩子是否主动学习。当一个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便会主动学习探索,反之,如果不能产生兴趣,便是被动式的学习,则不利于学生成绩,乃至其心理健康。如何唤起儿童对钢琴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启发诱导学生。

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材中,大量运用卡通形象,目的是为了吸引孩子的目光,增添其对钢琴的兴趣。在每一课中,又有教师的伴奏音型,使简洁单一的音乐旋律中,体现出丰富的结构与厚度。相对于其他教材,本书中音符比较大,阅读起来也显得更容易,有利于保持儿童良好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主动学习的效果。“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事物,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③所以说兴趣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

通过游戏教学,增强幼儿的兴趣。“最精彩的教育艺术,是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学习技能,在无形中带来学习效果。”④爱玩儿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师更要利用这一特点,游戏中可使儿童身心愉悦,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钢琴,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对初学的儿童,怎样使他们更快的了解音乐知识和技巧练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来培养孩子兴趣,以儿童为主,教师为辅的出发点来教学。如在学习五线谱知识时,可以用手指操的游戏方法,将一只手伸出,横向展开面对自己,每一根手指便相当于五线谱中的线,而指缝则相当于五线谱中的间。老师快速提问,学生们则要快速反应,并用另一只手抓住问题中对应的手指或放到指缝中间,这种互相竞争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音高的概念更明确清晰。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给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体会到表演的乐趣,不仅增加其兴趣,更能对以后的考级等比赛提供丰富的表演经验。在儿童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音乐的表现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们更加自信,从而获得满足感。

钢琴的练习总是枯燥的、重复的,因为钢琴演奏需要学生有坚实的基础,而这种手指的基础能力与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练习。而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便是打断了孩子的积极性,令其生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在综上所述的游戏教学、表演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加入创新,例如有谱无琴的演唱乐曲、师生交替演唱或以声不合唱的方式等等。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单仅手指练习的无味性,更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钢琴教学中,单仅仅只培养学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培养其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表现力。对于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只有在老师游戏教学时,将乐理知识拟人或拟物,转化为身边事物的基础上,才能使儿童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牢记于心。对于音乐,这种表情艺术,不同的旋律,不同的人欣赏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体会到作曲家的用意。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材中,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小标题,其用意是给儿童提供想象的范围,让儿童更能了解旋律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让他们通过想象,将琴谱上的旋律变成生动鲜活的故事。如《拔河》一课,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乐句中用左右手分别代表了参加拔河的两支队伍,经过激烈的比赛,在曲终处以左手的一方为胜。学习增加了兴趣,丰富了想象,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

在学习中,将抽象的事物转变为具体的形象,能帮助学生记忆并融入到音乐的海洋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动作等,将音乐的背景及内容故事讲给学生,这样才能减少儿童对陌生知识的恐惧感。音乐是抽象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创造,把乐曲形象化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我们要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创造,帮助儿童对音乐进行理性分析,最终达到在演奏中既有感性,也有理性的阶段。

最后,要让学生表现音乐。音乐,作为一种表情艺术,仅学会音乐中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演奏表达出情感。“音乐美感的建立过程从动听、动情动感趋向化人,使听者感到意境美、哲理美,达到百听不厌、余音绕梁的境界”。⑥

三、教学中的问题

注意音乐感的培养。“音乐感就是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⑦儿童演奏时的音乐感,是指他们对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有较强的表现力,对音乐作品产生想象,并通过演奏表达出情感来感染别人。音乐感对表现音乐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音乐感,那么所演奏的音乐便是死的,只是单纯的对乐谱做出反应,机械的敲打键盘,不能为人心所动,味同嚼蜡。 对于低龄儿童而言,理解一首曲子,理解作曲家的用意,或许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就会让其接近乐曲所要表达的涵义。

加强音色的控制。许多家长有一种心理误区,认为孩子学的越多越好,这种误区极度普遍。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当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控制、表现音乐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一首世界名曲,如果只是弹得很响、很浑,无视音色,那么这首名曲也不能被称为“音乐”,它只是一种和谐的噪音,因为只有感染到别人,使欣赏者为之动容、心灵产生共鸣的旋律,我们称之为“音乐”。“漠视音色,就像视觉艺术忽视了颜色的存在或行为艺术忽视了肢体运动一样,让人感觉奇怪”。⑧钢琴技术中最难的不是速度与力度,而是音色,要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中国是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这庞大的琴童队伍中,能弹到高难度作品的学生数不胜数,但是能弹出好的音色的学生又凤毛麟角。这一问题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联系,对比欧美国家,许多儿童弹奏的小曲都不是很熟练,但却发出了好听的声音,他们弹得欢乐,没有中国儿童的“赶进度”与“攀比”的观念。欧美式的钢琴教育,是让儿童欢乐、抒发情感,他们弹奏的是音乐,而不是键盘。中国普遍式教育则是填压式的,使儿童感到压抑,把音乐弹“死”了。音色,是音乐表达中重要的手段,没有好的音色、音乐的表现力,就无从谈音乐,更谈不上音乐的美一说。所以,必须在掌握了知识理论的前提下,控制好每一个音,这样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音。

以慢练入手。在钢琴教学中,慢练是必修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对于功课紧张的孩子来说,往往为了急于完成作业很难再对钢琴做出慢练习,这样便不能保证作品完成的质量。对于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手指练习,许多家长也会求快。在教师眼里,慢练至关重要,它要求的目的不是“慢”本身,而是在锻炼孩子的一种能力,只有慢速练习好,才能在之后快速弹奏,否则声音只能显得“飘”,手指灵活性也不会有,只能囫囵吞枣。“魏森伯格曾说:弹慢乐章而有完美的心理控制,才是伟大音乐家和技巧家的标志。”⑨学生在快速演奏时会出现错音等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他们便会放慢速度、认真的识谱弹奏。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做法,能让孩子们并非只知道放慢速度,而不明白慢练的目的。对于初学者,我们更要要求他们打好慢练的基础。但又不能完全以慢为主,我们要以快速练习发现问题,以慢速练习解决问题。

结论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因其有着与其他市面上钢琴教材不同的特点,有着最容易的学习方法,并且书中有具备完整的音乐练习,而深受老师和学生的推崇。而老师在教授《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时,也要注意一些必要的教学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海洋中。“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⑩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感性为主,以理性为辅。

教师在对儿童教授《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时,要注意每一课的用意,并且不要只注重演奏的速度和学习的进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学习内容,在学会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表达音乐的方法,而不是只学会了音符这么简单。在幼儿学习钢琴的阶段,不仅要有好老师,更要有好的教材,这样才能使儿童容易接受,更快的走进音乐的殿堂。

注释:

{1}约翰·汤普森.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2}周薇.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郭斯萍,曾红,万曙林.心理决定孩子的人生[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4}董茉.论初级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09).

{5}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陈思.高校音乐教学探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周菲.开心玩幼儿钢琴启蒙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鲍里斯·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9}戴维·杜巴尔,顾连理译.键盘上的反思[M].北京:百家出版社.2001.

{10}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景课程的实验与建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钢琴教育幼儿教学约翰
约翰·科林斯
关于河南民办高校钢琴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革分析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