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失水系的恢复与重塑

2016-03-07 23:09汪洋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蓄水城市化

汪洋

摘 要: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查,街头采访等方法,探究南京水域变化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水域变化对城市建设和景观规划的借鉴意义,探讨蓄水景观及市民亲水互动的途径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化 蓄水 雨水分流 河道连接 亲水景观

一、引言

城市化现象不仅表现在空间形态的变化,也深入到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间接影响着城市水域的变化。近年来地表建设面积急剧扩张,水域面积急速缩小,城市积水及排水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甚至导致河流断流或是完全消失。

南京市降水量具有地区分配不均、年内分配不均、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梅雨期雨量正常偏多,以过程性降水为主的特点。由于过度的城市建设、地下排水系统以及城市地表建设的不完善,以至在暴雨或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会形成部分区域积水严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并且大量道路建设导致的河网水系的消失。城市化导致水域被建设用地取代,从而水体面积、河流长度、河网密度及复杂度明显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居住舒适指数。

为此,本文以江东路中北段及附近区域为研究重点,围绕该地区蓄水面积减少对景观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展开城市化发展下城市水景观、居民亲水互动体验影响的研究,为该地区水体恢复、水资源循环利用、人工亲水景观,提供可实施性、复制性的设计方法支持,并归纳总结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三种解决方案。

二、研究区域概况

1.位置概况

江东路中北段处于长江和秦淮河之间,区域所处的下关区位于南京的西北面,濒江依城,这里曾是南京重要交通枢纽华东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但由于区域划分、政府规划,用地建设等种种原因,该区域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遭受冷落,在许多老居民的回忆里这里一直是破旧的街道、低矮的楼房、极少的活动空间。为了直观了解此区域以前的水域情况,因此进行了新老地图的对比,从中可以发现,整条江东北路曾经是一条河流,因为城市建设整条河流都已被填从而消失,周围大大小小的水塘也全都被填成建设用地。

2.地块水域变化历史

为进一步探究此地块的历史变迁以及蓄水变化情况,还对周边老居民区做了采访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包括:过去与现在对比、现存实际有待解决情况。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是否是长期居住的居民,居住年限,以前从事的职业;小区的历史,周边情况;区域土地功能性的演变;现存的实际问题,希望改善的方面。

四个采访点调查结果如下:

采访点1:三汊河桥下

客运码头、靠近火车站,有大片闲置空地,无任何现实作用。此处原为酱油厂,后改为水果市场,味道大而移走。后期打算用于地产建设开发,但由于高楼会遮挡阳光遭到居民反对,因此计划暂时搁置。

采访点2:热河南路小区

70年代,三汊河基本是大片连续的水塘,用于养殖水培作物(莲藕、水芹),周围有大量农田用来种菜。1984年6月20日和平蔬菜大队(今: 农贸市场)开业,三汊河桥修建以前,两岸的人、物资主要依赖于摆渡。附近居民区房屋主要是政府分房,且年代较久,规划不合理导致居住空间密集,没有预留活动空间,居住的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儿童。

他们希望拥有亲水区域和宽敞的活动空间。

采访点3:新河一村

此区域地势较高,极少受到洪涝灾害。1983年建成,当时周边有三个水塘以及部分农田,由于此地原本有寺庙,水塘多用来放生,因此此处水域也叫“放生塘”。该地块主要人群为老人,且无活动区域,休闲活动仅限于聊天、棋牌活动。70年前的政府规划里是要将这里拆迁,但由于政府人员的更换,拆迁一直没有进行。此处的居民希望改进密集的人口环境。

采访点4:清江花苑、清江西苑

此区域的划分经历了雨花区——建邺区——下关区——鼓楼区,由于政府对此地关注度可能不是太高,因此没有作为重点发展建设区域。这里的小区建设年代较近,相应的绿化设施较完善,居民的环境舒适感较好。但是小区内水景主要是靠雨水以及自来水灌注,成本较高,很多已经干涸。小区内还设有游泳馆和小型活动广场,人群类型较丰富。

3.区域调研分析

调研区域紧邻秦淮河,拥有充沛的水资源,大部分地势较高,在雨季或是降水量大时不易出现洪涝灾害。但是根据当地居民反映可以得出几个共性问题:亲水区域几乎没有;房屋为政府统一建房,人群居住密集,无活动场所;房屋建成年代早,景观、绿化环境有待改善。道路建设使得河道断流、消失。

在政府规划中此区域预计2020年底地铁9号线会竣工通车,穿过农贸市场,这将会带动周边重新规划发展,各项公共设施也会逐步完善。

三、蓄水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1.水收集、循环利用的亲水景观

在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水域不断减少不可逆的趋势下,想要恢复以前的水网、河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自然水体被人工水体所代替将会成为城市蓄水、亲水景观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利用现有水资源,让亲水空间注入活力并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将是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水景的营造是现代小区景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工水景的寿命与其相应的设计方法和后期维护保养息息相关。通过屋顶雨水收集或是雨水循环过滤系统来营造水景、灌溉植被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而使这样一种循环过滤的蓄水景观得以可持续、可复制的应用于城市空间内,则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在循环利用的蓄水景观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人群的心理感受、人与水的互动方式、水景的循环结构、水景与植被的关系等。因此在设计中水景的深度可根据水景面积大小相应调整,并且形成分层,使水景形态可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效果;蓄水与植被灌溉相结合,将不同习性的水生植物分别种植在水景不同深度的位置,让植被得到自然的灌溉,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洁净水体的功效;在一定范围内设蓄水池,将之前雨量充沛时多余的降雨存储到地下蓄水池之内,作用是补给没有降雨较旱时的人工水景。这样一种自给自足的循环方式不仅节约成本,还让人们可以体验到不断变化着的水体景观并且参与其中,改变了人们以往与水的互动方式。

2.水体河道的重新连接新景观

为了满足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需求,在建设中道路的复杂程度、长度宽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必将牺牲河流、水体的面积来换取,更有很多河道因为修路、建设而被切断,使得原本连续的水体被分割为好几段,失去了原本的流动性。

对于这样断开的水系想要继续履行它的蓄水功能就必须要将这些断开的部分通过一些设计手法将他们隐性的连接起来,恢复水体的流动性。可以在地下设置管道,在不破坏地表建设的条件下让水流得以连通;或是在闲置地面、道路交叉周围空闲的地方设计城市绿地景观,将水引入,让其断开部分通过城市人工水体景观重新连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断流的水系,也可以为城市创造出更多的街头水景,柔化原本坚硬城市线条。

3.水的分流和排出

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地表逐渐被水泥混凝土覆盖,渗水防涝能力减弱,造成了暴雨天气大面积的地表积水,地下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也让积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所以在处理积水的问题上,分流并及时排水成为水体设计的重点。所以在设计中要加强地表下渗能力,在绿地景观中硬质地面铺装尽量改为卵石覆盖,或是镂空铺装,让降水落到地面后大部分能很快下渗,分流从而排走;另一方面增加植被种植面积,植被的种类也不仅限于观赏类型,可以加入一些易生长的农作物,如形态好看的水果蔬菜,特别是在一些空旷的城市绿地休闲广场种植,利用自然的雨水浇灌,在降水量大时帮助地表排水,也给城市增添了一番不一样的情趣。

四、结论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情况的水体分析,对南京在城市化下消失的水系进行了初步探究,从而为城市消失水系的恢复与重塑提供参考。

当水域面积减少,需要增加人工水景丰富人群亲水环境时,需要通过蓄水,将雨水收集过滤,循环运用到城市环境中,并建立与降水量相关的、可变化的亲水景观。

当城市河流出现断流甚至消失时,需要通过隐形的水体景观连接断流,恢复河道、水系的连贯性,增加城市绿洲,柔化城市线条。

当出现暴雨天气城市道路大量积水时,则通过改变地面铺装形式来分流雨水并达到排水目的,并利用自然降水与丰富的种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为城市空间增添有趣元素和亲切感。

自然界的水体循环是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各种地表形态。然而人类所生活并依附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给自然系统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城市水体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建立在自然水环境之上的高度人工化水环境,不仅具有自然水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难于恢复性,还具有人工水环境所独有的人类活动主导性,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呈现出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体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指数,因此,必须在发现问题后,采取科学、合适的设计策略,恢复和重塑城市水循环系统,逐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建立与市民互动的亲水景观,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黎安.秦淮河在南京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南京师大学报,1984(4).

[2]姜华.水景观设计对住宅小区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S2).

[3]徐瑾.城市水循环系统发展规划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蓄水城市化
2022年巴西水电站水库蓄水率达50%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西藏在建大型水电站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对做好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思考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溪洛渡水库蓄水至560米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
雨水集流微蓄水技术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