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通感”与审美错觉

2016-03-07 23:25王少良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通感

王少良

摘 要: “通感”是指不同感觉之间相互转化和沟通的心理现象,在文艺审美领域,它所形成的心理感知具有积极意义。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艺术家凭借想象力沟通不同事物的性状和特征,这样就把认知上的“误识”转换成一种审美错觉。

关键词: 艺术通感 心理表象 审美错觉

艺术通感是人的心理联觉机制下所生成的审美感受,从心理学上看,“联觉”是错误的认知,然而考察人类的意识行为,“联觉”则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在艺术审美领域,由于联觉现象体现了思维活动的整体性和联想性等特点,因此它最切合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的心理本质,在艺术实践中被自觉的遵循和广泛的应用。

一、感官联觉下的审美感知

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就通感的心理特征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① “通感”现象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规律,然而它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由于主体情感沉浸于浓烈的构思状态中,会出现凭借想象来沟通不同事物性状特征的心理感知,最终形成审美判断,因此,艺术通感在心理学中又称“联觉”。就“联觉”的心理本质来说,它是一种审美错觉,错觉是人的大脑内部思维所引起的虚幻的意象性感觉,它虽然不是客观实体在脑海中的印证,但在认知主体感觉下所形成的复合感知则是真实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创造错觉的倾向,它给欣赏者造成的错觉是无可避免的,甚至是刻意追求的。这是因为“艺术家的眼睛看到的是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他所看到的东西。”②艺术家把握外部世界的感官,并不一定是把握艺术作品的感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审美感官功能的移借,审美意象定然也会发生转换。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认为人的感官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引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没有被排除在外”。③这里揭示出一种“感觉互鸣”的现象,据此也就肯定了联觉审美的心理基础。

艺术通感所造成的审美错觉,不仅仅限于视觉上的错觉,而是一种思维的错觉,它给人造成的是一种所谓“真实再现的错觉感”。德国诗人歌德在《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信中谈到:“艺术应该诉诸掌握艺术的器官,否则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得不到它特有的效果。”“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并不只在人的身上对应某一种特定的感受途径,而是为人的整个感觉系统所容纳的。艺术形象对于欣赏者而言,它须重新与人的心理感知和生活经验相融合,通过表象的复原和整合,这样才能调动起全身心的艺术感受而与之共鸣。如果欣赏艺术不能把审美对象同内心整体的生活体验相对接,那么就很难谈得上真正的艺术审美。根据人们的审美经验,艺术鉴赏中接受者一般要经历由认知感官向意象感官的转换,并在情感作用下唤起神经系统其他感官对作品意象的感知。唐人张谓《早梅》诗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溪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本诗巧妙运用了错觉认知,把梅花早春时节凌霜傲雪的精神展现了出来。这是诗人借助当前对象引起的单一的知觉,经过理解、联想和情绪的作用,连带引发其他感官的知觉兴奋和整体感受,这样的感知是因为欣赏主体专注于特定对象而幻现出来的,它在鉴赏主体身上是真实的感受,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由心理联觉所产生的具象化的审美效应。

二、想象联想下的表象变异

通感审美所产生的感官联觉,从心理机制看它是人的大脑中记忆表象运动的结果。我们知道,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离开了感受器官所面对的当前物,感觉也会随即消失。在艺术活动中,感觉性的心理意识仅仅可能成为创作的某种契机,但它不能成为表现对象,它要延展为表象联想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表象是人们记忆中存留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它不受当前物的限定,而在离开当前刺激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展开相应的心理形式,正因为如此,表象联想就不同于当下的感知,它在艺术活动中的接引余地自然要宽广得多。艺术思维的展开离不开感觉转移、表象联想、表象转化等心理内容,然而感觉和表象的运动并不是无序的,而有特定的方向和规则,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统合功能在起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的心灵对各种器官具有统领地位。《荀子·正名》称:“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相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谓之天君”;“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心”在古人那里表示大脑的功能,它在人的意识中起整合作用。在心理功能联通的情况下,人们听音乐可以辨味,乐音组合可以在人的心理感受上形成味觉感受,这主要是由于感官统合功能起到心理择向的结果。北宋诗人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诗云:“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文学鉴赏追求“心听”、“神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由一个可知的意象转变到另一个生成意象上。

依据心理内容的差异,“通感”可以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个类别。④“通感”作为一种综合的表达技巧,它能突破特定表意符号的局限,丰富艺术的表现效果。我国古代音乐理论有一个“听声类形”的命题,出自东汉马融的《长笛赋》,是说作家对音乐的描绘,因为其节奏和旋律难以再现,因而常借助形象化的描绘化抽象为具象,将乐音的效果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来展现。这一手法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感觉经验沟通起来,达到表象的转移和沟通。钱钟书先生谈到通感问题,曾将白居易《琵琶行》与韩愈《听颖师弹琴》二诗相对比,提出白居易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把琵琶声比作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运用拟声的手法,它在人的接受中仅仅还是属于听觉的范围。然而韩愈《听颖师弹琴》,则把琴声描写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将本来诉诸听觉的琴声,转化为眼前随风飞扬的“浮云”、“柳絮”等视觉形象,这就是由听觉到视觉产生了感觉的转移。艺术创作呈现给欣赏者的是创作者有意编排的审美错觉图示,它有赖于人的直觉系统和心理投射机制的作用才能生成审美意象。在审美过程中,由于想象与联想功能的作用,通感的意象能够对原有的意象加以分解和重构,重新组合成一个经验性的对象世界。这种意象互通的连续心理过程,所产生的感觉挪移都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在人的艺术审美中是人的潜意识心理的浮现。人的潜意识心理与时代生活以及个体生活史紧密相关,它的心理内容平时保存在大脑记忆中,艺术家每当遇到某种事物的激发而产生创作欲望的时候,他所能调用的都是记忆表象,这些表象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旧时情景。这样的表象运动形式,常常是借助各种感觉功能的沟通和交融来实现,这是因为人体五官感觉能因联觉而具有“移借”或“互用”的效果。

三、心理统觉下的审美创造

“通感”是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感觉挪移、渗透、转化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的沟通和代替,会给人的审美活动产生新奇独特的感觉。通感具有艺术创造能力,这要放在“心理统觉”的概念下来加以解释。统觉(Apperception)概念为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首先使用,他认为“统觉”是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及其心灵状态的认识和反思。心理学上认为“统觉”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能够把人心理的各种要素加以联通和复合,经过这个感通过程,许多不同的经验或感觉会组成一个整体的单元,这样它能打通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在主体意向导引下形成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德国美学家康德对“统觉”理解为由心理功能所产生的集合观念,认为它能实现的功能一种叫想象,一种叫悟性。很显然,这些都跟人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心理功能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说心理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最本质的东西是对事物经过联想所产生的整体性感知,这体现出艺术思维的一个基本特性。

由于心理表象运动的形式发生转换,艺术“通感”下的审美观照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路径而深化对艺术作品意蕴的领悟。德国诗人歌德《诗与真》指出:“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艺术与幻觉密不可分,审美感觉的心理视像来自于人的联想,这种想象力是创作主体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对客体进行加工组合的思维能力,它运用于通感艺术中便可突破一般的思维逻辑,使现实的感知与想象的感觉沟通起来。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各类不同的观念符号经过大脑神经中枢的分理,可以在各自的关联域上产生感觉转移,这种心理机制为艺术想象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审美主体常常将听觉表象转化为视觉表象,把朦胧或者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地传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通感”是修辞手段的扩展,它能促进艺术创新,给人以奇特的审美享受,但我们最终不要忘记:这些,其实都是在人的审美错觉中完成的。这类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中具有普遍作用,原因即在于心理错觉能够促发人的艺术联想。一般意义上来看错觉,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的体认和反映,然而错觉并不都是负面的,特别是在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理解艺术形象的形式和意蕴,离不开错觉下的官能转换和心理联想。由于表象运动是以直觉和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的,在此基础上人们要以观念符号的形式创造艺术形象,处在这样的精神性活动的前提下,艺术家的创作和接受者的欣赏都只有依靠心理错觉下的审美感知才能完美的加以实现。

注释:

①钱钟书《通感》,《七缀集》修订本[M],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②[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59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③《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23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④陈育德《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M],19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通感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基于像似性理论的俄汉语味觉通感形容词研究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基于语料库的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历时研究
唐诗通感英译研究
通感修辞很美妙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成语中的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