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在路上难题在解决中
——湖北省农机化发展特点分析及趋势探索

2016-03-08 05:45湖北省农机局刘烈辉张鑫
湖北农机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机化全程油菜

湖北省农机局 刘烈辉 张鑫

农机化在路上难题在解决中
——湖北省农机化发展特点分析及趋势探索

湖北省农机局 刘烈辉 张鑫

2015年以来,湖北省农机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发展趋势向好。

1 发展特点分析

1.1 农民购买农机热情依然不减

2015年全省购置农机资金达到43.37亿元。其中:一是争取到中央财政安排11.388亿元;二是农民个人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已实施10亿元,还有1亿多元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结转到2016年度使用,拉动农民投资未算在2015年内。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给湖北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6亿元,年初已拨付至各县(市、区)6.8亿元,预留了2.8亿元用于弥补实施启动后的资金缺口,用于安排农民需求量大、执行政策规范、补贴实施进度快的县(市、区)。上半年,全省使用补贴资金3.5亿元,占首批已下拨资金的51.5%,补贴各类农机具4.4万台,有效拉动农民投入近9亿元,受益农户达3.4万户。全省农民购机热情依然不减。夏粮主产区襄阳市农民购机热情十分高涨。截止到6月底,襄阳市各县市已将首批补贴资金全部实施完毕。

1.2 农机装备结构明显优化

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468万kW,比2014年增加175.22万kW,增长4.08%。全省农业机械总台数已达到1 423万台,比2014年增加4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3种机械持续增长,保有量分别达到168 431台、88 704台和60 199台,小型拖拉机总量为113.81万台,增速趋缓。粮食生产环节高性能机具持续增长。除大中型拖拉机持续增长外,插秧机比2014年增加5 217台,联合收割机比2014年增加7 294台,烘干机总量达到2 361台,比2014年增加484台。

2015年畜牧养殖林果业等机械同步增长。畜牧养殖机械达到478 139台,林果业机械达到115 324台,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达到2 248套(97.95亿㎡),农副产品初加工动力和作业机械达到189.52万台,渔业机械达到446 259台。

2016年上半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555.28万kW,比2015年底增加87.16万kW。拖拉机总量达到1 325 05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77 145台,比2015年底增加8 714台。水稻插秧机达到64 203台,联合收割机达到93 351台,分别比2015年底增加4 004台和4 647台。

1.3 主要农作物向全程机械化推进

2015年,省农机局提出实施“农机作业水平提升工程”,选择具有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类型的16个县市开展全程机械化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带动了全省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省机耕面积达到9 006.08万亩(1hm2=15亩),机播面积达到3 459.84万亩,机收面积达到6 350.51万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生产不同规模地实现全程机械化,棉花生产试点已实现全程机械化。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等8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22%,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2.22%、82.66%、46.85%、60.63%、64.20%、32.89%、35.62%和39.35%。耕地不用牛的梦想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油菜生产机械化继续在全国领先。2015年,全省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 337.29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40.74%,比2014年38.74%增长2个百分点。油菜生产的播收面积增加,油菜机播面积达到626.93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33.92%,比2014年30.98%增长2.94个百分点。油菜机收面积达到940.63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50.89%,比2014年增长4.42个百分点,此外蔬菜、水果和茶叶等农作物生产呈现全面推进之势。农机化有力保障了湖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2016年上半年,湖北省在继续办好现有的16个全面全程机械化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创建要求,于6月底启动新一轮的试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全程机械化。上半年湖北省的油菜生产机械化取得新突破。由于充分发挥农机良种农药的作用,黄梅万亩油菜示范基地达到国际水平。该基地油菜每亩单产达185.7 kg,生产成本约320元,产值742.8元,每亩纯收益422.8元。油菜生产成本降至1.75元/kg,全国最低,已处于加拿大等主要油菜籽出口国的田间生产成本1.5~2元的区间。荆门市依托农机院士工作站,攻克了江汉平原棉花机械播种的技术难关。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省完成机耕面积4 312万亩、机耕水平达94.7%,机收小麦面积1 643万亩、机收水平达95.8%,比2015年93.76%增长2.04个百分点,机收油菜面积902.5万亩、机收水平达52.99%,比2015年50.89%增长2.1个百分点。机插(播)水稻面积1 279.14万亩,机插(播)水平达49.5%。水稻机插(播)水平同比也有所提高。

1.4 农机社会化服务向纵深推进

2015年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8 137个,从业人员1 143 202人。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50万元(含20万元)的作业服务组织有3 066个,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1 85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 167个,从业人员72 136人,农机户1 823 871户。全省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作业服务,全年创服务收入273亿元。2015年以来全省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广开服务门路,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以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加快拓展,服务形式日益创新,积极开展本地作业、跨区作业、订单服务、承包服务、耕种收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各种服务,深受农民欢迎。

1.5 农机化新技术分区域分作物推广

2015年,省农机局在全省范围内分区域、分作物举办15次大型农机新技术推广现场观摩活动,大力推广机械深松耕整地、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水稻、油菜播收机械化新技术,全面推进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马铃薯、棉花、茶叶、蔬菜、柑橘全程机械化和丘陵山区机械化。2016年上半年,省农机局又组织召开了6次大型春耕、“三夏”及花生、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深松整地机械作业现场推进会,不失时机地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各地召开了不同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新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取得新成效。

1.6 农机安装北斗导航助推精细农业

2015年,湖北省在襄阳、荆门、荆州、天门等重点区域推广北斗导航。农机安装上北斗导航后,不仅作业安排上科学省时,每年仅燃油费就可省6 000万元以上。同时,精细耕种系统可精确控制到厘米级,通过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地计算作业面积、分析作业进度等。精准作业,精准调度,提效增速,标志着湖北农机化向精准时代迈出可喜一步。

2 发展趋势探索

2.1 购机投资趋势

农民仍然是购机投资的主体。全省仍是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资为主体,各种经济组织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2.2 农业机械发展趋势

从湖北省农业机械发展情况看,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特别是玉米、马铃薯、花生、青饲料收获机、插秧机、烘干机、无人植保机将保持稳定增长,畜牧养殖机械、林果业机械、设施农业设备、渔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将同步增长。全省农业机械继续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3 农机化发展趋势

2016年6月底,湖北省农机局按照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部署要求,迅速行动,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明文确定在“十三五”期间,在全省主要农作物优势产区,创建3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5个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加快推进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提高耕整、播(栽)、植保、收获(采摘)、烘干、秸秆处理(或综合利用)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并结合湖北的实际,同步推进蔬菜、水果、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湖北省蔬菜、水果、茶叶种植面积大、产量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 819.41万亩,产量达到3 804.73万t,约占全省农产品总量的40%。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20.11万亩,产量达到615.84万t,有苹果、柑橘、橙子、桃子等10多个品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86.17万亩,产量达到280 767 t,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近10个品种。尤其是蔬菜生产季节性强,需要大量劳动力,品种多,有西红柿、黄瓜、大白菜、四季豆、茄子、菠菜、南瓜、萝卜、冬瓜、莲藕等20多个品种。目前蔬菜播收机具缺乏,全程机械化的难度很大,但蔬菜市场需求很大。将在全省146.93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上选择重点品种,关键环节实行机械化作业,实行重点突破。

2.4 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机服务主体

湖北省常年外出务工农民达1 200万左右,再加上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劳动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对农机作业的依赖越来越大。农田耕种作业需要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家庭农场兴起,全省仅青年家庭农场就达15 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机组织成为服务主体。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将是推进全程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对象。

2.5 农机安装北斗导航成为助推精细农业发展趋势

2015年,湖北申报实施“湖北省北斗导航应用示范-现代农业应用示范项目”,项目不但瞄准精准作业,还瞄准智能调度和管理。项目规划中包括“基于北斗的农机信息化作业智能调度系统”和“基于北斗的农机辅助(自动)驾驶精细耕种系统”。项目总投资3 450万元,计划将在2016年底,完成建设150套农机辅助(自动)驾驶精细耕种系统,12 000套农机信息化作业智能调度系统。

2016-07-04)

猜你喜欢
农机化全程油菜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