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赋论史的理论阐释与书写探索
——评彭安湘博士《中古赋论研究》

2016-03-08 20:21吴广平
关键词:中古著者内涵

吴广平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断代赋论史的理论阐释与书写探索
——评彭安湘博士《中古赋论研究》

吴广平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古赋论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海内外赋学研究者,不仅先后在“辞赋通论”、“赋论史”、“魏晋南北朝赋史”之类的著作中设专门章节论及中古赋论,并且还撰写了以中古赋论为论述对象的研究专著。然而,新近出版的彭安湘著《中古赋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却是一部无论从论述内容还是从论述形式上看都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可谓是当代中古赋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此书在其同名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著者所谓“中古赋论”的研究范围与对象,主要是指汉末建安至隋大业期间“有关赋的创作、批评与欣赏的理论,也包括赋文学创作实践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思想倾向”(第7页)。全书以6章20节、34万余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古四百余年赋学理论的历史状貌、形态内涵和影响接受,从多个方面拓展、深入了中古赋论的研究,尤其在赋论断代史的理论阐释与书写方式等方面多有创获、特色鲜明、最具新意。

一、由“问题”切入的理论阐释

本书著者在全面综述和分析中古赋论现有研究成果后,认为大多数“以人为纲”、“以史为纲”的研究论著,虽然在赋论“历史的叙述”和重要赋论家“贡献与影响”的归纳总结方面成绩斐然,但是,“表层描述繁荣而探讨赋学内在审美规律不足”(第17页)的缺憾仍然明显。而此期中古赋论内涵丰富、论题多样、辐射宽阔、意识自觉,论赋者已“织就了中古赋论内部体系的经纬”,“中古时期的赋学理论已较具有体系性”,因此,“从赋论主体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切入”(第18页),并研究和解决中古赋论生发背景、流变历史、理论内涵、批评形态以及辐射影响等“问题”,就成了本书论述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

著述者称不仿效一般文学批评史、赋论史依时代先后或文体发展内在规律纵向叙述的写法,而以中古赋论的理论内涵为重点,在第一章《绪论》之外,分五章横向展开论述,全面阐发中古赋论之“背景论”、“流变论”、“内涵论”、“形态论”、“影响论”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一扫以往同类论著陈陈相因之观感,也颇具较强的学术“问题意识”,体现了较为宏通的学术视野。

在明晰的“五论”框架下,著者对各个论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和阐释。如“背景论”揭示中古赋论生发的历史文化前提与时代背景;“流变论”叙述四百余年中古赋论各个阶段流变嬗递的历史趋势;“内涵论”论析中古赋论较为完备的赋学理论体系及重要的赋学命题与范畴;“形态论”展示中古赋论丰富多样的言说方式及承载形态;“影响论”考察中古赋论与文论、诗论、画论、乐论的关系及其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如此等等,分门别类,以五章的篇幅,分论五个方面的“问题”,分之则各自成章,合之则连成一个整体,颇为全面、厚实地展示了中古赋论的理论特色、风貌。

而全书的重点——第四章“中古赋论内涵论”,不仅篇幅占到全书的三分之一,而且其理论论析之深细、思想观念之新颖,实可视为全书之代表。本章以“内涵论”为大论题,以下又分出“赋之本质阐释与功能探讨”、“赋之源流考索与文体辨析”、“赋体创作理论的探讨”、“赋体美学意蕴的传释”等四个子论题,从理论范畴的角度横向剖析主论题的各个层面,进而全面地展示出中古赋论的丰富内涵。如该章第一节的“赋之本质阐释”部分,著者从赋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出发,指出中古赋论虽然前承汉代赋论格局,但在赋之本体论的问题上,却较之汉人更多地接触到了赋体的艺术本质:中古论赋者先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入手,认为赋是物感人心、体物探意的体现,所谓赋“体物而浏亮”;再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考察,认为中古赋作是赋家内心情志的流露;又从赋作文辞、篇章等艺术形式方面着眼,指出赋是“美丽之文”。然后,著者总结说:“这三点……从不同的角度显示出了中古赋论重情、尚美的理论特征,并深化了人们对赋的文体本质和形式要素等审美特性的认识。因此,从本体论来讲,中古赋学就是情性之学和美饰之学。”(第110页)再如该章第四节论“‘丽’的衍化与定型”,著者通过对中古及中古以前“丽”及其派生词语的梳理,尤其是对“壮丽与遒丽”、“雅丽与典丽”、“丽逸、高丽与清丽”、“富丽与赡丽”、“绮丽与巧丽”、“淫丽与靡丽”六组词语的深细分析,指出这些日趋精细化的审美子范畴的出现,既是“丽”这一范畴本身在中古处于一个“开放性解读状态”(第179页)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中古赋论对“丽”之审美内涵的认识日趋具体明晰。接下来,著者还进一步分析了与“丽”相对的“简”、“清”、“素”等审美概念。

除以上两例外,本章第二节“赋源考索”中对于“辞源说”的推衍,第四节对“以悲为美”审美趣味的辨析,还有第三章第一节从曹植“慷慨”之新调到嵇康“超然”之别调的分析等等,均绍介深细完备、有研思体悟之功。这些精彩深入的理论分析,既传递出中古价值观念变迁的信息,又展示出中古赋论的特殊性和变异性,体现了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理论素养。

二、以“史”贯“论”的书写方式

中古赋论的研究,究其实仍属于断代史性质的文体理论研究。研究者要把握中古赋论发展的基本趋势,那自然无法回避这四百余年赋论嬗变的历史进程。本书作者在把握中古赋论理论内涵这一重点之时,成功地将“史”的意识贯穿于“论”的形式之中,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赋论史的规律探究与理论阐释的统一,并且体现了著者对于赋论断代史书写方式的自觉探索。

首先,在《绪论》部分,著者将从汉至清两千多年的“古代赋论”大体划分为上古(汉代)、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和近古(唐宋元明清)三个大的阶段,并且从宏观上概括了上古赋论注重政治功利、中古赋论重视艺术审美、近古赋论“赋用和赋艺”迁流争端的不同状貌特征。基于此认识,又在全书章节的设置上,以第二章论“汉代赋学理论的牵引”,第三章论中古赋论的“流变”,第六章第三节论“中古赋论对后世赋学的影响”,从而与“三古”的划分相照应,贯穿了一条简明清晰的古代赋论“史”的纵向叙述理路。

其次,在专论中古赋论历史发展的第三章《主体与历史:中古赋论流变论》中,再将此期赋论依时代顺序分为“曹魏、晋代、南朝、北朝”四个阶段,并从赋论主体的角度切入,以“史”贯“论”,分别阐述各个阶段或“转折与探觅”、或“回溯与发展”、或“成熟与深化”、或“因循与融合”的不同状貌及特点。既清晰地展现了中古赋论的发展历程,也使得结语部分“中古赋论在古代赋论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转捩意义”(第305页)的结论,落到了实处。

再次,在具体的论题中,著者也同样注意在“思”的框架中体现“史”的脉络。如第四章第一节关于“政治关怀:教化与讽颂的淡出”(第111-118页)这一论题的论述,著者先从《尚书》的“乐教”说起,中经孔子的“兴观群怨”、汉儒的美刺讽谕说,再论及中古赋之社会功能,然后逐一论述了自建安至西晋、东晋、南朝、北朝赋论之教化与讽颂功能的起伏波折。又如第五章“形态论”,在展示中古赋论形态繁复多姿的体貌时,也大体依各种赋论批评形态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论述等等。这样的论述,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给人以条分缕析的深刻印象。

三、文献资料的翔实完备与研究方法的多元

中古赋论内容丰富,其文本形式却又非常零散,研究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搜集整理后才有可能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在这一点上,本书著者不仅做得相当扎实,而且另辟蹊径,收获良多。

写作之初,著者尽其可能地全面搜求汉魏六朝乃至明清时期各类文献所载有关中古的赋论资料,并整理成《汉代与中古赋论汇编》及《唐代至清中古赋评论资料辑录》等资料汇编,相关赋论文献资料的搜罗几臻完备。

在此基础上,本书还专设第五章《展示与迁流:中古赋论形态论》,对中古赋论资料本身,即赋论文本的来源及其所形成的言说方式的类型、特征、影响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述。著者根据中古赋论文本零碎、来源广泛、批评形态繁杂的特点,先将此期赋论文本分为“史传批评、专论批评、赋序批评、赋注批评、选本批评、以骈文诗赋形式论赋、以碑赞诏书奏疏书信形式论赋、以子书与笔记论赋”等八种类型予以介绍;接着再概括出这些批评形态类型“渐显独立品格”,表达“随感诗性”,行文“外呈骈俪、内蕴情感”等诸种特征;最后,重点叙论了赋序、专论、笔记、选本这四种主要批评形态的消长及其在赋论批评形态学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其中,如论“赋序批评”的兴盛与衰落,在列出《中古赋家赋篇赋序数据表》之后,还具体补充叙述道:中古时期346位赋作者中有86人撰写了231篇赋序,其中以晋代46位作者撰写有138篇赋序为最多。这些赋序,或述作赋缘起,或考赋篇源流,或评赋家得失,而傅玄《七谟序》、左思《三都赋序》、皇甫谧《三都赋序》、陆机《遂初赋序》等,更俨然是一篇篇完整的赋学专论(第212页);又如论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所载言赋文字,涉及嵇康、皇甫谧、刘伶、张华、左思、束皙,庾敳、庾亮、庾阐、刘惔、桓温、司马昱、孙绰、许询、范启、谢安、袁宏、裴启、顾恺之、殷仲堪、王恭、王珣、伏滔、庾龢、桓玄等近三十名文士,所论包括赋的创作、评论及其社会功用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第229页)。如此细致入微的分析论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出色的文献功夫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也可以使读者信服,本书充实厚重的内容和富有新意的论述并非主观的臆想空论,而是建立在翔实可靠的文献基础之上的。

另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著者除采用传统的文本细读和文艺阐释学方法外,还运用了比较法、建构法、美学接受与传播研究方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使著者能有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开阔的视野,最终形成本书将赋论史与赋学理论汇通融贯的学术品格。

当然,本书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中古时期儒道互渗、玄佛兴盛,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但著者在论述其时赋论与文论、画论、乐论的互动关系时,并未能够将其放在整体的文化思潮背景中加以充分观照;此外,个别章节的文字表述尚有不够简练之处。

总之,该书既有由“问题”切入的理论阐述,又有史论结合的书写特色,并且资料富赡,内容充实,结构谨严,视野开阔,多有创获,堪称中古赋论研究的一部力作,必将大有益于学林。

[责任编辑:熊显长]

猜你喜欢
中古著者内涵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体验空间改造设计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挖掘习题的内涵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