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2016-03-09 15:27洪丽青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途径

洪丽青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白礁小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浅析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洪丽青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白礁小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之一,而作文素材的累积可以大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于作文素材的累积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素材累积、不断练习写作、在理解感悟中深化等途径去实现。总之,教师应该重视而且应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累积好作文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途径

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它包括了语言用辞、文字表述、标点段落规范、个人想象力等各种语文能力。而俗语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再聪明的学生没有经过平时长期有效的素材积累,又如何能做出“作文美食”。而作文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语文学习能力的缺乏。可见,作文素材的积累有多么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作文素材积累的几个主要途径进行探讨,以矫正语文教师日常作文教学的方向,从而给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效果。

一、通过大量阅读丰富素材积累

我国古代传统的习文习惯就显示,许多懵懂未知的小孩终日均在教书先生的指导下,摇头晃脑的诵读《三字经》等一些自身并不明了的诗文。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通过这样的诵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字描述、语言能力的掌握,从而为今后的文学提升打下基础。

1.“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语言感觉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通过老师优美的范读、领读、伴读、导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什么是语文课程,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通过听读、跟读、仿读,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逐渐感知领悟。在点点滴滴的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初步培养学生作文的方向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所谓诵读,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是熟读而成诵,通过朗读优美的诗句,精彩的文段,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语言体验,在语言的积累中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更好地培养良好的作文语感。如《草原》一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的句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充分领略到草原的美丽景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优美的词汇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中,虽然没有去过草原,但通过诵读,学生的脑海中有一幅幅美丽的草原画卷,从而积累了学生作文描述方面的素材。

2.阅读大量作文相关文本。学校及老师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例如作文范例、景色人物描述、优美语句等,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及家长多从其他渠道自购相关书籍,通过大量的阅读、记忆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作文素材积累。

二、通过不断练习写作进行素材积累

古语说的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就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操作才能更加切合实际的与理论相结合,也才能更加加深对事物及理论的理解与印象。因此,学生除了要大量阅读之外更需要进行不断的实际写作练习,这样才能加强素材积累的有效性。

(一)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个人平常真实的生活经历及感受的记录,是最容易入手的写作项目。老师应该引导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通过写日子来记录一些天气、环境、事物、人物、景观等的描写。学生为了对这些现象的记录和表述必然要多翻阅该方面描写的范例、素材等作为参照。这样日积月累便容易收集、记忆和应用到更多的协作素材。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起到引导、监督、落实、指点的作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有针对性布置专项作文协作。

老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作文专题由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叙事作文或者人物描写、景色描写等,然后每次的作文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本进行点评讲解,并从中指导学生应如何通过一些途径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应用。这样,学生便能通过老师的实际点评以及结合自身的作文情况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深对素材积累的印象。

三、在理解感悟中深化作文素材积累

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单纯知识的结构累加。学生充分理解感悟作文,是提高学生素材积累的重要手段。诵读记忆是积累的重要方法,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学生储存记忆的最佳时期,指导学生熟读、记忆大量的优秀范文,保证积累的数量。依据学习规律,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因此引导学生积累的应该是完整的诗文,成段成篇的文章,注重积累的整体性,确保积累的质量。学生只有在理解言语基础上,才会读有所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作文,提高学生积累的质量。感悟是指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是作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还要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悟出言中之理,言中之意,言中之情,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深化语言的积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文,作者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复杂的心情。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由于时间跨度大,小学生阅历浅,不容易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思。教学中,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让学生质疑问难,在互相交流理解感悟到的东西,教师适时相机点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作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六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表达出自己的无限感慨;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默默时……天黑时……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日子是怎样的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学生理解感悟了文章内容,深化了作文素材的积累。这篇优美的散文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学生越读越爱读,从中体味语言表达的美,懂得了珍惜时间,学到语言表达的方式,更高效地积累语言。

作为学生今后长远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而且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加以对待。而作文过程当中重要一环的作文素材积累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应用的好应用的得心应手能大大加强学生对学习作文乃至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上的针对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大促进作文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其作为借鉴的同时激发教师自身更加深入的去思考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以此来加强作文教学的效果。

作者简介:洪丽青(1980-),女,汉,福建漳州人,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42-01

猜你喜欢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培根固本,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