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方言程度副词“齁”的若干考察

2016-03-09 10:42李金平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李金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北方方言程度副词“齁”的若干考察

李金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本文对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的语法及语义特征进行考察,并从共时层面上对其来源及衍生机制进行探究。文章对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衍生的句法及语义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是在隐喻促动的作用下由动词“齁”衍生而来的。

关键词:北方方言;程度副词“齁”;衍生;隐喻促动

一、引言

北方方言的程度副词丰富多彩,其中一些程度副词是其他方言所没有或不普遍使用的,如“精、稀、溜、焦、齁”等,这些副词不仅在程度上比普通话中的副词表达的程度更深一些,而且也更富有生动性和表现力。[1]其中,程度副词“齁”普遍使用于东北方言中,在北方的京津地区也有所使用。依据张谊生(2004)的分类,我们将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归为高量级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非常、特别、十分”,表示对后面所修饰的形容词的程度加深义。[2]例如①:

(1)“针眼蟹”煮熟后身飘轻肉齁咸。(辽宁晚报2011-12-17)

(2)山上的人齁多,花灯的颜色也齁多。(新浪微博@花生味奥利奥很难吃)

(3)那个什么“欧朗”,不但车型贼小,外型齁难看,连内饰也特山寨。(汽车之家论坛)

(4)黄桐天生的破锣嗓子,又打不远,还齁儿难听。(当代相声小品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5)想当初有这么一传说,哪吒闹海打死巡海夜叉,为什么打死他?长得齁寒碜,比那齁还寒碜!难看,就可见夜叉有多难看了。(当代相声小品郭德纲 相声集)

(6)那骨里香齁埋汰的,别吃了。(百度贴吧-双城吧)

(7)与此同时,他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耳旁说道:“傻小子,还不把刀扔下快跑。齁老沉的,拿着也是累赘!”(酒徒《开国功贼》)

(8)“别废话!齁疼的这个!哎呦我的吗呦!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这是!”(当代相声小品郭德纲 相声集)

(9)嫁中国这旮瘩来吧,别在那日本呆着了,齁憋屈哒~(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福原爱东北话大全】)

(10)这次降温的节奏是这样:冷雨、大风、转晴、天气齁齁冷!(沈阳晚报 数字报纸2013-10-14)

(11)“哎,齁老贵的围巾,真是齁贵齁贵的。”(电视剧《老婆大人是80后》)

(12)真是齁烦齁烦的~(“八卦来了”豆瓣小组)

(13)你,累吗?齁累齁累啊!(新浪博客【hyper的博客】)

“齁”除了以上程度副词的用法,还有其它用法。《汉语大辞典》列出的“齁”的义项及用法如下。一是状声词,指鼻息声或痰齁、寒齁、齁齁声。二是名词,指哮喘病,如:齁齁齁齁(喘急的样子)。三是形容词,形容食物过咸或过甜以致口如火灼的感觉,如:齁得难受。四是动词,指吃太咸或太甜的东西后使喉咙不舒服:这咸菜真齁人。五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副词,用于方言,表示过甚,非常,如齁苦;天气齁冷。这种用法常见于京津、东北等地区。我们认为,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是由义项四的动词“齁”衍生而来的。下面本文拟从共时角度,对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的语法特征、语义特征及其衍生来源、句法语义条件和衍生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 程度副词“齁”的语法特征考察

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的使用频率较高,主要用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性成分,除此之外,程度副词“齁”还可以修饰某些动词性成分,可以重叠表示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一)修饰形容词成分

这种用法是最为广泛和常见的,如上面的例(1)~例(7)。“齁”一般用来修饰的形容词大多是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和少数双音节的非绝对性质形容词。“齁”用于的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及其特点如下:

用于修饰表示人或事物属性的一般形容词,且大多为带有贬义的形容词成分。如:沉、贵、寒碜〈方〉、砢碜〈方〉、难看、难听、埋汰〈方〉等。在使用时,有时在程度副词“齁”后面加副词“老”与被修饰的中心词组合,形成如上述例(7)和例(11)中的“齁老沉”、“齁老贵”的格式,表达的语义程度更深。

用于修饰表示味觉或触觉的形容词,如:酸、甜、苦、辣、咸、冷、烫等。这类用法最为常见,使用范围最广。

用于修饰少数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且通常为表示消极的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如:烦、难受、闹挺〈方〉、憋屈〈方〉等。

(二)修饰动词性成分

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只能修饰极少数的表示身体感受的光杆动词,表示程度的加深,且后面不能带“了”。如上述例(8)中的“齁疼”和例(13)的“齁累”。

(三)重叠

程度副词“齁”在修饰中心词作状语时可以重叠,可以自身重叠形成AA式再修饰中心词,表示程度加深,如“齁齁咸(的)、齁齁冷(的)”;也可以同它修饰的中心词一起重叠,形成ABAB式再修饰中心词,表示程度有所加重,如“齁苦齁苦(的)、齁贵齁贵(的)、齁烦齁烦(的)”。“齁”进行重叠以后一般要加语气助词“的”以表示确定。

三、程度副词“齁”的语义特点考察

程度副词“齁”用于修饰中心语表示客观程度的同时,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程度副词“齁”的主观情态

从语义情态上看,副词“齁”所表示的程度带有说话人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主观评价特征。跟“很、极”相比,程度副词“齁”还保留着些许动词“齁”的语义积淀,原动词词义表示的“味道过重以致喉咙不舒服”本身就带有对语境中某事物的主观评价及态度,因而“齁”蕴涵的这种主观情态义被保留、积淀下来,使得衍生而来的程度副词“齁”在使用中也附带表示强烈的主观情态。[3]试比较:

极辣—齁辣 极冷—齁冷 很难听—齁难听很寒碜—齁寒碜

显然,副词“很、极”表示的是一种相对客观的程度,而“齁”在表示程度的同时,还附带表露出原动词“齁”的语义积淀,即“吃太咸或太甜的东西后使喉咙不舒服”——味道过重以致于喉咙不舒服。动词“齁”表示的这种味觉程度之深的形象色彩被保留、积淀下来,使程度副词“齁”也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态和倾向。程度副词“齁”表示的是一种主观上高量级的程度,并对其程度之高给予强烈的肯定。如上述例(5)中,说话人形容夜叉的外貌“长得齁寒碜,比那齁还寒碜”,显而易见,这里的“齁寒碜”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尺度,而依据的仅仅是说话人的主观经验判断,带有明显的夸张意味,是说话人有意强调“寒碜”的程度之高。

(二)程度副词“齁”的贬义色彩

从语义色彩上看,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带有贬义色彩。其实这也与原动词“齁”的语义积淀有关,原动词词义表示的“味道过重以致喉咙不舒服”本身就带有对语境中某事物的否定意味,因而“齁”的这种否定、贬损义被保留、积淀下来,使程度副词“齁”也附带贬义。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程度副词“齁”修饰的中心词大多表示贬义或带有负面、消极意义,或是“齁”与中心词组合之后共同表示贬义,表示说话人对语境中的某一事物的不满或厌恶,而中心词在与本身带有贬义的“齁”组合之后,更加重了语境中的贬损义。如上述例(1)含有说话人对“螃蟹过于咸”的不满,例(4)表示的是对“嗓子过于难听”的嫌恶,这里的程度副词“齁”都明显体现了说话人主观贬损的意图。

四、程度副词“齁”衍生的句法语义条件及认知机制

张谊生(2000)曾指出,与副词有关的虚化现象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第一阶段即:名动形实词向副词的转化。从对语料的分析可以推知,北方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齁”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转化,即:由表示某种感官知觉的动词虚化为表示事物性状的高量级程度的副词。下面我们将对程度副词“齁”衍生的句法语义条件及其衍生机制进行探讨。[4]

(一)程度副词“齁”衍生的句法语义条件

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实词虚化的基础,由于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实词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性功能,词义也随之变得抽象空灵,从而导致了副词的产生。(张谊生,2000)就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或者说进入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据此,我们可以对动词“齁”发生虚化的形式进行判定,即由作谓语到作状语的变化。“齁”作为动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表示“吃太咸或太甜的东西后使喉咙不舒服”,例如:

(14)这几天看天香二楼那小桶饭挺火的,今天第一次吃,愣是把我和哥们齁得够呛,不懂为啥还有那么多哥们前仆后继的排队。(百度贴吧-哈尔滨工业大学吧)

与此类句位不同的是,在使用中,“齁”开始出现在状语位置上,修饰AP和VP。如上述例(1)~例(13)。于是,一个表示“极度、非常”义的高量级程度副词就在状语位置上形成了。

意义和形式是同一个问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动词“齁”的虚化过程中,句法移位的同时也伴随着语义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齁”语义的泛化。泛化指的是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它是以实词的部分具体义素的脱离和词义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前提的。词义的抽象泛化会引起词语结构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副词的产生。(张谊生,2000)我们可以将动词“齁”表述的感官知觉概括为“味道过重以致喉咙不舒服”,进而可以发现动词“齁”主要用于“味觉”领域。程度副词“齁”表示事物的某种性状的程度极深,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味觉”的强度,如“齁咸、齁甜”等,还可以用于表示其它事物的属性、状态、数量等的高量级程度,如上述例(1)~例(13)。可见,“齁”从表示具体可感的、强烈的感官知觉到表示抽象的、事物性状的高量级程度,其语义已泛化。通过分析可以推知,“齁”的语义是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逐渐抽象和泛化的,抽象和泛化后的程度副词“齁”表义的辖域不再仅仅局限于“味觉”领域,词义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程度副词“齁”衍生的认知机制

程度副词“齁”的衍生是隐喻促动导致的。我们知道,含有“超过一定常规量,达到某种较高状态”的词都有演变成高量级程度副词的语义基础。“齁”也是如此,动词“齁”表示的是感官知觉(味觉)的“极致”,是身体感受的高量级程度;程度副词“齁”表示事物性状的“极致”,是性状特征的高量级程度。二者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从认知背景来看,“身体感受”必然有主体,有过程和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果即“感官知觉(味觉)达到极致”。“事物性状”也有主体,有属性,其属性可以是静态的存在,也可以是动态的过程,属性特征的量级达到很高的程度,类似于“感官知觉”的极致状态。这样,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中就建立起一种隐喻关系:“事物性状的极致”是“身体感受的极致”的隐喻。比如,例(14)中的动词“齁”和例(11)的副词“齁”,前者主体是“小桶饭”,过程是“吃”,“食物过于咸以致喉咙难受”即是“味觉的极致”;后者主体是“围巾”,属性是“贵”,“贵”可以是静态的存在,也可以看作是动态的过程,如果将“贵”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的量点构成的阶段性过程,即“不贵”→“较贵”→“很贵”→“齁贵”,“齁贵”在这个过程中则是“极致”。[5]前者是身体感受的“高量级程度”,后者是事物属性的“高量级程度”,二者的隐喻关系显而易见。因此,动词“齁”向程度副词“齁”的衍变是隐喻促动造成的。

五、结论

综上,本文对北方方言程度副词“齁”的语法特征、语义特征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共时层面探讨了程度副词“齁”衍生的句法语义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促动其衍生的隐喻认知机制。我们认为,从感官知觉的极致义到事物性状的极致义,是“齁”由动词衍变为程度副词的语义条件,其句法条件是“齁”常常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从而使“齁”衍生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的语料主要是从网络上收集到的,另外也有少量例句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

参考文献:

[1]续文嘉.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焦、稀、恶、齁”类词性探析[J].现代语文,2014(6).

[2]常纯民.试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3(3).

[3]杨松柠.黑龙江站话中程度副词“诚”的语义考察及用法探源[J].学术交流,2011(9).

[4]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J].中国语文,2000(1).

[5]宗守云.从“到家”的演变看终点义到极致义的语义发展路径[J].世界汉语教学,2014(3).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6)03-0075-03

收稿日期:2016-5-18

作者简介:李金平,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