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拉姆斯研究综述

2016-03-09 16:33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浪漫主义

宋 珊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艾布拉姆斯研究综述

宋珊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成都610068)

[摘要]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1912~2015)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其艺术理论“四要素”至今仍不断被学者们用于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关键词]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浪漫主义

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1912~2015)是欧美现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大师,也是英美文论批评界中最具权威性的学者。1912年,艾布拉姆斯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1930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在1937年和1940年分别获得哈佛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师从英国评论家I.A.理查兹。毕业后,艾布拉姆斯长期任职于康奈尔大学,2008年被授予康奈尔大学的1916级英文荣休讲座教授。这位长寿的文学批评家于2015年4月去世,享年102岁。

在艾布拉姆斯的学术生涯中,影响力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此书自出版以来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由此奠定了艾布拉姆斯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文学术语词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1957)、《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传统与革新》(Natural Supernaturalism: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in Romantic Literature,1971)、《相似的微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论集》(The Correspondent Breeze:Essays on English Romanticism,1984)、《以文行事:批评和批评理论文集》(Doing Things with Texts:Essay in Criticism and Critical Theory,1989)等著作。另外,艾布拉姆斯还主编了《诺顿英国文学选读》(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并且也是浪漫主义分卷的主编。此书颇受英语系学生喜爱,正如某位学者所说,此书不仅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国家大学文学学生的必读教科书,同时也是非英语国家专攻英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必读的教学参考书[1]。

艾布拉姆斯的著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镜与灯》的第一个中文译本1989年由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三位学者完成,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赋宁作序。两年后,《镜与灯》的第二个中文译本由袁洪军和草鸣两位学者翻译完成。可能由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版本先行出刊,所以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北大版本的《镜与灯》作为参考。随着对《镜与灯》的译介,很多读者有机会阅读到此书,得以在西方文学批评方面受益良多,其中的“四要素”理论更是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与灯》是在艾布拉姆斯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要论述的是19世纪的英国诗歌理论,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模式,还涉及了其他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镜与灯》对当今文艺理论学者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浪漫主义研究方面。《镜与灯》的理论意义、价值、影响已经不能单纯用语言来形容了。在西方文艺理论界、批评界,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影响了很多的理论家和批评家,《镜与灯》是他们进行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艺术理论“四要素”框架,即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常常被中西方学者引用,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内一些文艺理论教材的编写也涉及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阎嘉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等。这些文艺理论教材的编写扩大了艾布拉姆斯“四要素”框架在中国文艺批评界的地位。这一框架为文学艺术研究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方法。作者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以前的学者们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普遍是孤立地分析四个要素,他认为必须要克服这种既片面又传统的研究模式,要从文学的整体性出发。分析一部作品时,以作品为中心是必然的,但不能仅仅围绕作品,还应涉及除作品以外的其他要素,如创作者的目的、意图以及要表达的情感,作品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情况,欣赏者欣赏作品后的反应等。他意在从作品的整体上把四要素辩证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批评。

艾布拉姆斯作为一名传统的人文主义批评家,在坚守人文主义传统时,并不因循守旧,而是赋予其新的意义。他先后写了几篇批评解构主义的文章,对德里达等人的解构主义提出不同的看法。如《解构的天使》《行为主义与解构主义》《如何以文行事》和《理解与解构》等。这些文章被迈克尔·费希尔编入《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2010年由赵毅衡、周劲松翻译成中文译本,他讨论文学理论的文章大多都收集在此书中。中文译本的发行,对国内学者了解艾布拉姆斯的批评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他的另外一部经典之作《文学术语词典》在文艺理论批评界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国内学者了解西方文学批评有很大帮助。刘象愚认为:“艾氏的《文学术语汇编》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文学类工具书,……应该将它与《英语牛津词典》(The Oxford of English Dictionary)一起放在你的书架或案头上,以备不时之需。”[2]这本《文学术语汇编》从1941年起至今已再版11次,可以说是文学批评入门者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这样一本工具书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艾布拉姆斯对很多文学术语都给出了易懂而又详细的定义。它的每一次再版都会根据文学批评的潮流的变化而进行更新和补充。可以说,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学批评研究。

艾布拉姆斯的不少著作都对东西方批评理论界有很大的影响,受到世界学者的关注。艾布拉姆斯不仅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理论四要素等方面有所研究,同时他还不断地阐释自己“老牌读者”的立场,与解构主义理论家开展艰苦的辩论,坚守自己的人文主义精神。虽然自《镜与灯》出版以来,艾布拉姆斯的艺术理论“四要素”框架对世界文学理论研究有重大影响,但是却有学者提出其理论缺少反思性。无论是肯定艾氏的理论,还是对艾氏理论提出批评意见,今天看来,这些观点都是值得思考的。因为国外对艾布拉姆斯及其理论的研究参差不齐,加上国内研究者受到外语的限制(大多仅限于对艾氏的艺术理论“四要素”框架的研究),所以对于国内学界来说,更深入地研究艾布拉姆斯及其批评理论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就目前获得的资料来看,还未见到国外专门研究艾布拉姆斯及其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只有一些针对研究艾布拉姆斯专著及其文学批评理论进行简单探讨和评价的文章。首先是对于艾布拉姆斯的成名作《镜与灯》的评价,它是学者们研究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美国文学批评家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就在权威杂志《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上专门对《镜与灯》进行评价,他指出在文学批评历史上,《镜与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本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书,也是文学批评界最具有重大贡献的一本书。艾布拉姆斯的另一著作《自然的超自然主义》,1971年一经出版便在学术界获得高度的好评。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麦克法兰(Thomas Mcfarland)1981年发表了《A Coleridgean Criticism of the Work of M.H.Abrams》一文,在文中他打了一个很独特的比方,他认为:“《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各自都是标志,它们就如同耸立在曼哈顿上空的世贸双塔。”[3]印第安纳大学的斯图尔特·M·斯佩里(Stuart M.Sperry,Jr.)教授也对《自然的超自然主义》进行了评价,他认为此书对研究浪漫主义运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研究浪漫主义成果中最好的。另一位学者布斯(W.C.Boothe)在《Critical Understanding: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Pluralism》中发表了他对艾布拉姆斯《自然的超自然主义》的看法,他认为《自然的超自然主义》的成就是无法估量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西方文明做出了最全面的概括。就连艾布拉姆斯的主要对手、解构主义主将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也对艾氏的《自然的超自然主义》一书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在艾布拉姆斯之前,没有人如此深入地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他的德国同行以及评论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人以如此确凿的细节表明了从圣经、基督教和新古典主义传统中继承而来的神话、玄学、浪漫主义诗歌的概念之间的一致性……最后,也没有人如此清晰地把这些典范和现代文学结合起来。”[4]但是米勒也对艾布拉姆斯的一些理论提出了质疑。

《镜与灯》是后来学者们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必备之作,其中的艺术理论“四要素“框架常常被理论界、批评界的学者引用,也正是此书奠定了艾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自1989年《镜与灯》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问世,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理论便开始在国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对我国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和王岳川主编的《文艺美学方法论》等。由于翻译原因,艾布拉姆斯的许多著作还没有中文译本,如《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持续的微风》等。2010年,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这本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查询,尚未见到专门研究艾布拉姆斯及其文学批评理论的博士论文。而硕士论文只有两篇,其中西北大学的董晓霞在2002年发表了题为《从艾布拉姆斯的立论图式看先秦诸子的诗学观念》的硕士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并没有太多谈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另一篇硕士论文于2011年完成,题目为《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理论》,作者是山东大学的孙建,该论文从总体上看是围绕着艾布拉姆斯及其理论进行研究的,大致可以算是目前我国学术界中唯一一篇专门研究艾布拉姆斯的学位论文。

此外,在国内各种刊物中也有一些研究艾布拉姆斯的相关论文,但是数量不是很多。从查询的资料上看,国内较早研究艾布拉姆斯的论文是周宪在1986年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艺术四要素理论与西方文论的演变——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评述》。该文主要是对艾布拉姆斯著作《镜与灯》的介绍,并没有过多地探讨其理论。一年后,罗务恒发表《文学批评的“艾布拉姆斯现象”——评<镜与灯>》一文,也只是对艾布拉姆斯及其《镜与灯》进行了简单的评述。随着对艾布拉姆斯及其著作的研究的深入,关于他的批评理论也随之在国内逐渐传播开来,国内学术界研究艾布拉姆斯的论文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些论文虽然对艾布拉姆斯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还是缺少专门和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26.

[2]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

[3]金永平.艾布拉姆斯是“新批评”吗?[J].东岳论丛,2015(5):55.

[4]孙建.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理论[D].济南: 山东大学,2011:7.

[责任编辑龚勋]

收稿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宋珊(1991-),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3-0051-03

猜你喜欢
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美军开始研制M1A2“艾布拉姆斯”SEP V4主战坦克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术语词典中的“经典”: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J·J·艾布拉姆斯科幻是他的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