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方言“上”“下”研究

2016-03-09 16:33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天祝语音

宋 珊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天祝方言“上”“下”研究

宋珊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摘要]“上”“下”在天祝方言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用法也很灵活,作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两种语言形式,研究它们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第一手语料,系统分析 “上”“下”在天祝方言中用作方位名词、动词、以及体貌助词时,复杂而有规律的语法意义。

[关键词]天祝;上;下;汉语方言;语法功能;语音

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县份。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连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县、互助县、乐都县,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天祝方言作为兰银官话河西小片的一个分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28个少数民族长期的交流融合,使得研究天祝方言显得意义重大。

“上”“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运用很广泛,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将“上”“下”划分出不同的词类,在每个词类下面按照相应的意义或者形式划分出不同的小类。具体来讲“上”和 “下”都有几种语法功能,分别是作方位名词、动词及趋向动词,“下”还多了一种语法功能,做量词,如“等一下,我就来”。范洁清在《试论“上”“下”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中用“归纳法描写”分析了“上”“下”对称与不对称性。他认为“上”的构词能力远大于“下”,“下”还可以用作量词,是由汉语词汇无形态变化决定的。“上”“下”在天祝方言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且语法功能较多。通过大量语料调查,“上”“下”在天祝方言中有三种语法功能,本文着重描写天祝方言中“上”“下”作方位词、动词以及体貌助词的用法。

一、天祝方言中的方位名词“上”“下”

(一)方位名词“上”

方位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的名词。在天祝方言中方位名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方位名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如“朝上看”,“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上半天”,“家思想上有料负担料”(他在思想上有了负担。此处“上”指方面,在天祝方言中可以省略前面的介词“在”) ,“他五岁上来哈这儿地”(他五岁的时候来到这里。“上”用在表示年龄的词语后,等于“……的时候”)等;另一类是合成方位名词,一般由两个语素构成。如“上头”“上面”“上下”等,像这一类在合成复音节词中,以表示方位的语素形式出现的情况在天祝方言中较为普遍。如“你哪里起啦?我上头/上面起个。”(意义为“你去哪儿,我到上面去一下”。这里的“上头”“上面”泛指某个地方,音量越大,时值越长,则表示实际的距离越远。)

(二)方位名词“下”

在天祝方言里“下”有/13/和/21/两种读音。(为了方便讨论,下文中将读音为/13/的“下”称为下1,将读音为/21/的“下”称为下2)。

(1)在单纯方位名词中,多是和“上”对称的习惯性用法,词形与词义一般是统一的。如“上有老,下1有小”“上不沾天,下1不着地”。

(2)在合成方位名词中,有“下头”“下面”“上下”(这三组词中读下1、下2皆可)“底下2”。例如:“你哪里起啦?我奈个下2头起个。”(意义是你去哪里?我到下边去一下。“下2头”与“上头”在语义上是相对的,只是方向相反,远指某个地方。)

二、天祝方言中的动词“上”“下”

(一)动词“上”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上”作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多数可带“着、了、过”表动态[1]。如“上话”“你再不料竞给家上话,你自己也有问题。”(意为不要总是讽刺挖苦人家,你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上头”,例如:“喝料二两,上头了。”也可以说:“至个娃娃惯着上头使脸地。”(意为这个小孩被惯坏了)等。由“上”构成的短语式动词可以分为动趋式和动结式两类。

1.动趋式

趋向动词充当谓语动词带宾语时,天祝方言的习惯表达是“上武威,下兰州”,此处的宾语表示趋向所往,意为“到武威去”。还有:“把铃子上上,不料迟哈料。”这种叠用的“上上”调值不同,在动词后接“上”,第一个“上”表示动词的实际意义“订”,第二个“上”表达的语法功能和“好”相同[2]。天祝方言中典型的不及物趋向动词有“上来”“上起”(即“上去”),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地,后者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3]。例如:“雨窝里不料站,把她喊给楼上上来。”(让她上楼到家里来,不要站在大雨里。)又如:“家半天料楼上下2不来,你上起看一个。”(他这么长时间从楼上下不来,你上去看看。)

2.动结式

另一类短语式动词即动结式,天祝方言中关于“上”的动结式形式有:“这课你到竞上下2上不下2?”(这课你到底上得了上不了)是主要动词“上”加表示结果的动词“下2”,“下2”在这里的语法功能和“成”“得了”相同。

(二)动词“下”

天祝方言中“下”作为动词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当“下”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时通常读作“下1/13/”。如:下班、下山、下蛋、下雨、下雪、下冰雹、下炕、下面、下饭、下菜、下狠心、下决心、下歹/下害(下大力气,下工夫)、下羊羔子、下牛犊子、下话(赔礼道歉)。当“下”作不及物趋向动词时,两种读音皆可,例如:下来、下起(下去),另一类“下”在句子中作前一个动词的结果补语,读作“下2”,如:胀下(吃撑)、绊下(摔倒)、盛下、吃下吃不下,装下装不下等等。总体来看,“下”在天祝方言中的构词能力比较强,读“下2”的语境中多数可以读作“下1”,但读作“下1”的语句习惯上不读“下2”。

三、天祝方言中的体貌助词“上”“下”

汉语中趋向动词虚化为体貌助词是汉语方言的普遍现象,天祝方言中“上”“下”除了作方位名词和动词以外,最特殊的一个用法是做体貌助词。

“体貌范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有层级的。体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完整体,另一类是非完整体。完整体又包括了完成体、经历体;非完整体包括了起始体、实现体和持续体。”本文关于体貌范畴的分类均采用了戴耀晶先生的观点。

(一)天祝方言中的体貌助词“上”

1.用在连动式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例如:“你怎嘛起里?走上走里吗?坐上走里?”(你怎么去那个地方?是走着去?还是坐车去?)这里“走上走,坐上走”中的“上”表达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

2.表示持续体语法功能的“上”

“上”在天祝方言中附着在持续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开始并继续”。天祝方言中表示持续体语法功能的“上”,其结构形式有:V+上+着+O+了。例如:“雨下上着过来料。”(雨下过来了)“快看呐!天晴上着过来料。”(大雨过后,雨过天晴了)在这一结构形式中,“上”表示下雨的动作和天晴的动作已经开始,并在持续,侧重点在雨势蔓延持续的过程和天气由阴转晴的过程,重点突出这样的一个过程。

3.表示实现体语法功能的“上”

在这里我们引邢向东在《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中的观点[4],将天祝方言中的“上”表达的体范畴叫做“实现体”,把由“下”表示的体范畴叫做“完成体”。表“实现”的用法是由表趋向的用法语法化而来的。在天祝方言中表示实现体语法功能的“上”,其结构形式有:N +V+上+了。例如:“饭下上料,吃罢料再起。”(面已经下到锅里,表示下面的这一动作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完成,面还没有熟)表示这一动作成为现实的存在,说的是一个不完整的事件。又如:“把铃子上上。”这种叠用,动词后面的“上”,既能说明动作的方向,还可以表示这一动作完成的趋势,属于趋向动词虚化了的体貌助词[5]。

4.表示未然事件

例如:“这猪老跑到菜地里,不是再撒是,踢上几脚的心有哩。”(这只猪总跑到菜园里偷吃,真想踢一脚)“不害怕丢人是,哭上一鼻子的心有哩。”(如果不是怕丢人,真想大哭一场)在这个句子里,“上”所表达的语法功能是指想做但没有去做的事,事情没有发生,带有说话者主观的感情色彩,是未然事件。

(二)天祝方言中的体貌助词“下”

1.经历体

在天祝方言中存在“下”表达的语法功能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过”相同,意为某件事情曾经发生过[6]。其结构形式有V+下2+的。例如:“我年时个起下2的北京。”(我去年去过北京)“就一截截路,我们走下2/21、13/的感觉远。”①(就一小段路,但我们走了很长时间)“茶水还温着哩,这是将将来下2人滴。”(刚才家里来过客人,所以茶水还温着)像这一类的句子中,通过“下2”这一形式反映的语法意义是曾经经历过某事或者对于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确认。

2.完成体

天祝方言中表达完成意义的手段主要是“下2”,这与普通话中的“了”表达的语法意义大致相同。天祝方言中完成体助词“下”,体意义是动作已经完成,结果已经出现,所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这类体助词在天祝方言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例如:“饭吃着胀下2料”“小心不料绊下2料”(小心不要摔倒了),“天爷冷下料”(天气变冷了), “董下乱子料”(指闯下祸了),“你给我把饭捞着稠哈料”(饭舀得太糊了),“羊羔子下下2料”(指大羊生产小羊),“饭下1下2料”(面已经下好了)[7],“外面雨下1下2地大滴很(雨下得很大)”,“承当下2料就组好”(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办好),“你至一次考下2的比上一次好”。诸如此类的用法在天祝方言中非常活跃,表达的语法意义是指状态的结束和事件的完成,这种完成的事件多会产生结果,结果既可以表示积极意义,也可以是消极的[8]。

3.表示已然事件

例如:“门口站下2着一个老爷爷。”“天热着,蒸下2的馍馍全长毛料。”这里的“下”表示的语法功能都是已然事件,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上”“下”在天祝方言中是两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言形式。文章探究了这两种语言形式的语法功能。不难发现,在天祝方言中“下”的构词能力要略强于“上”,通过“下”不同的读音,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它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文章还为研究兰银官话河西小片的方言补充了材料。

注释:

①“下2/21、13/”是天祝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程度副词,语法意义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非常”接近。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0.

[2]兰宾汉.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35-38.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75.

[4]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1-97.

[5]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64-725.

[6]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

[7]雒鹏,莫超.河西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45-69.

[8]莫超.甘肃汉语方言语法特点综述[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2):29-32.

[责任编辑张亚君]

收稿日期:2016-0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接触研究”(12AZD092)。

作者简介:宋珊(1991- ),女,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方言学、语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6)03-0063-03

猜你喜欢
天祝语音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精准扶贫与其实效性探析
——以天祝藏族自治县扶贫实践为例
对天祝藏区推进双联行动纵深发展的思考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