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女性居家就业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民居接待业为例

2016-03-09 11:09杨丽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居民族家庭

杨丽娟 赖 斌

★民族研究★

民族村寨女性居家就业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民居接待业为例

杨丽娟 赖 斌

民居接待属于民族地区妇女能够家庭与工作兼顾的一种发展方式,通过桃坪羌寨的实地问卷调查与SPSS和AMOS软件数据分析,发现其能带给女性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的社会发展。其中经济地位的满意度最高,依次是家庭地位、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并结合女性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了不同女性的社会发展满意度差异,最后提出了针对不同发展程度女性的提升对策。

居家就业;民居接待;民族村寨女性;社会发展满意度

一、缘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健全留守妇女的扶贫关爱体系,民族村寨的妇女是民族旅游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已经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力军。近年来,民族旅游为女性提供了工作机会,在改变了自身的经济地位的同时,促进了民族地区女性自身的社会发展能力。

民居接待是当下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普遍的旅游扶贫方式,也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依据当地特色文化因地制宜的发展选择,是由村寨百姓通过政府或开发商组织形成统一接待的家庭旅馆联合体,属于旅游场域的农民合作社。它的优势是:就业当地化、成员年轻化、收入直接化、交流深入化。民居接待为民族地区女性参与旅游开发广泛的途径,如餐饮服务、客房卫生、文娱演出、工艺品制作等,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背景的女性提供了多元化工作岗位,提升自我价值。民居接待既是旅游空间,也是生活空间,从业人员可以减少空间位移从而获得充分的时间进行家庭与工作的统筹兼顾。因此,民族村寨的妇女以自己居住的家为接待设施,能较容易地进入旅游场域工作,从而充分实现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遗憾的是有关成果对民族地区女性在民居接待中的社会发展状况还比较模糊,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为主,系统的、客观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聚焦探讨民居接待对于民族村寨女性社会发展的影响范畴: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社会地位等。通过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MOS软件进行客观的定量研究,希望探得民族村寨女性通过开展居民接待对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以及家庭地位的满意度状况。进而,基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村寨女性发展程度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发展建议。其价值在于:为当前民族地区实施新城镇化战略的进程中,不同层级的少数民族女性如何能够有效地在旅游场域中借力用力,实现自身突破提供调研依据,为民族稳定与和谐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策建议。

二、 研究模型与假设的提出

世界范围内对女性发展问题日益关注(Valene Smith,1989[1]、Vivian Kinnaird,1994[2]),随着民族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女性发展问题也在民族旅游研究中凸显端倪(张晓萍、杨慧 2005[3]),并成为旅游人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民居接待作为民族地区女性参与旅游的直接途径,近年来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如文彤(2002)分析了家庭旅馆业的兴起和行业特点[4],鄢杰(2004)指出民居接待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产业创新[5];王汝辉、罗晓彬(2009)测算了民居接待的效率研究[6]。

纵观旅游开发与民族女性研究的发展脉络,先是将民族女性作为一种旅游吸引力,后是作为旅游从业者,随即发现了作为从业者为自身带来的多种变化,并且开启了更为细致的变化研究探讨。但是缺乏在特定的具体的旅游空间中专题探讨少数民族女性的系统转变与困惑,使得现有的变化和影响研究仍比较模糊化。而民居接待则侧重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管理上,对其重要的参与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转变缺乏关注。

如何测量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赵捷(1994)认为民族女性在云南旅游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陈斌(2004) 阐述了泸沽湖摩梭女性通过在旅游业中的经济收入的提升,从而对母系家庭结构更加稳定[8];稂丽萍(2008)分析了在旅游业中部分苗族女性已经开始适应更为复杂的社会身份[9];孙九霞(2007)[10]、钟洁(2010)[11]探讨了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女性在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就业能力、自我价值、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导致的变化将进而影响其身份认同。可见,经济、家庭、文化、政治地位的变化影响着女性整体社会地位,而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下的女性人口可能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在经济、家庭、文化、政治地位方面又有所差异吗,本文将女性发展的自我感知满意度作为社会地位变化成效的关键评价指标,据此构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

假设:

H1:女性满意度指标(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政治地位,下同)与社会发展总满意度正相关

H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村寨女性在社会发展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H2a:不同年龄的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发展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H2b:不同学历的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发展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H2c:不同收入的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发展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图1 民族村寨女性发展满意度概念模型

三、研究设计

表1 问卷内容设计表

(一)调研点情况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桃坪乡桃坪村,以保存完好的古羌寨建筑及风貌而闻名,有“东方古堡”的美誉,全国4A景区。该寨98%都为羌族,且为本地人,并于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民居接待,因此本研究将其确定为具有典型性的调研地。

(二)问卷设计

问卷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月收入。第二部分是家庭情况,包括婚姻状况、配偶、小孩等。第三部分是参与民居接待情况,包括民居接待的工作类型、时间、收入、专兼职、家人态度等。第四部分是经济地位,包括收入比例、保管方式、资助娘家等。第五部分是家庭地位,包括家庭做主、子女教育、家务活与农活承担等。第六部分是文化地位,服务技能、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等。第七部分是政治地位,包括建议采纳、受人尊重、干部意愿等。第八部分是期望和要求,包括各地位重要性,总体满意度,发展影响因素等。可以看出前三部分是受访者个人属性情况;第四至第八部分是民居接待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发展认同度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采用李克特7分制量表形式,“1”很不同意,“2”不同意,“3” 比较不同意,“4”不确定,“5”比较同意,“6” 同意,“7”很同意;最后一部分是女性发展总体满意度和各指标重要度认知。

(三)调研过程及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为2014年9月15-25日,在四川理县桃坪羌寨进行,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7份,回收率为81.6%,其中有效问卷为129份,有效率为87.8%。将问卷输入SPSS22.0进行分析。从统计描述看,民居接待中的女性主要集中在21-50岁年龄段,小学比例较高,多以在家务农为主,已婚女性较多,月收入水平在2001-3000元的居多。

表2 样本人口学统计特征表

(四)信度及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表3 各变量Cronbach'a 信度系数检验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对相同的对象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将采用Cronbach' a信度系数法,运用SPSS22.0运算可以得到具体的Cronbach'a值。统计学上一般认为,变量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则信度较高,0.6-0.7之间可以接受;由表1可以看出,变量的信度系数都在0.9以上,表明各变量具有高可靠性和内部一致性。

2.效度分析

效度一般用因子分析法,旨在评价调查问卷架构效度,可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同概念的不同问卷项目是否如理论预测那样集中在同一个公共因子里。对于量表的构架效度,本文用因子分析进行测量,利用SPSS 22.0 对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来提取主成分,利用最大方差法得到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结果,KMO值越大,数据则越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认为KMO值大于0.9说明数据做因子分析非常适合;KMO值在0.7以上数据比较适合。如下表所示,KMO值为0.904, 大于0.7,P值为0.000,通过了Bartle球形检验,表明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4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公因子对问卷的整体解释率达到78.452%,因子载荷较高,说明数据效度较好。

表5 总方差解释

表6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因子分析的结果如上表所示,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主成分4分别涉及到经济、家庭、文化、政治地位的五个问项,与问卷设置的经济、家庭、文化、政治地位的维度问题一致。

四、研究结论

本文的统计分析分为两个部分,关于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下的女性满意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满意度指标与社会发展满意度的归因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研究发现,在民居接待中,民族村寨女性的满意度指标(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政治地位)对满意度(综合满意、后续参与民居接待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女性在满意上存在显著或部分显著差异,也即她们的发展层级、接待收获不一样。 而参与民居接待的好处,不同女性认为家庭工作兼顾(62.8%)、能赚钱(56.6%)以及可以了解外面世界(40.3%),可以看出民居接待是女性在传统角色和当代角色中可以实现平衡转换的一种重要途径。

表7 民居接待与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发展满意度假设检验表

(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1.验证性因子分析

表8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结构效度检验主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因为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中题项与维度的从属关系是否正确。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已得出因子结构,应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已有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一种验证,也是考察问卷结构效度的一种途径。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通过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和负荷反映各因素之间的路径,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因子的负荷(标准系数)高于0.5,表示指标变量能被潜变量解释的部分较多,指标变量均能反映潜在变量。

2.路径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结构方程模型评价模型拟合的优劣,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指标来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卡方(x2)检验。x2指数是模型拟合最基本的检验指标,由于x2大小容易受样本量的影响,因此才赢x2/df值来检验,值越小,表示模拟拟合度越高。拟合优度指数(GFI)。GFI类于回归中的R平方,GFI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大于0.9为理想值。残差均方根指数(RMR)与近似误差均方根指数(RMSEA)。RMR是样本方差和协方差减去对应估计的方差与协方差的平方和,再取平均值的平方根。RMSEA是由Steiger&Lind 在1980年提出的,它受样本量影响较小,对错误模型比较敏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拟合指标。RMSEA的值越接近于0表示模型拟合越好。规范拟合指数(NFI)、修正拟合指数(IFI)和比较拟合指数(CFI)。NFI是一种相对拟合指数,是理论模型的卡方减少的比例。IFI是对NFI的修正,减少了对样本大小的依赖。CFI则克服了NFI在嵌套模式上所产生的缺失,通过独立模型相比较来评价拟合度,对模型的拟合度的估计表现相当好。本研究选用了x2/df、NFI、GFI、CFI、RMSEA、AGFI这几个拟合指数。

表9 模型拟合指数

图2 标准化参数估计路径图

如上表和图1所示,模型的整体拟合度高,拟合系数分别为x2/df=1.296、GFI=0.979、RMSEA=0.048、NFI=0.914、CFI=0.979、AGFI=0.821,模型的适配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基准化适合度指标NFI都大于0.8或0.9,且平均概似平方误差根系数RMSEA小于0.05,上述标准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模型的拟合很好。

表10 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回归路径系数

由结果可以看出,政治地位、文化地位、家庭地位、经济地位对满意度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经济地位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影响系数为0.487,其次是家庭地位,影响系数为0.269,政治地位的影响最小,标准化影响系数为0.159,显著性为0.029。各地位内部影响最大的指标,也即贡献最大分别是:经济地位4,标准荷载系数为0.91,女性能够保管配偶的钱财;家庭地位5,标准荷载系数为0.93,配偶愿意与女性共同承担生产农活;文化地位2,标准荷载系数为0.87,女性不再局限在家里,有接受服务技能培训;政治地位3,标准荷载系数为0.96,女性愿意担任村干部。

(二)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社会发展满意度的影响

1.年龄状况对社会发展满意度的影响

年龄对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年龄在36-50岁和21-35岁的女性其经济地位显著高于年龄在20岁及以下和51-60岁之间的女性;年龄越小的女性其家庭地位、文化地位、政治地位越低。因为21-50岁的女性是参与的主力,其中36-50岁的主要负责物品采购、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财务核算,21-35岁的主要负责为外联宣传、舞蹈表演等。36-50岁成为民居接待中既负责一线又负责财务的核心人物。

表11 年龄对女性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的影响

2.学历状况对社会发展满意度的影响

学历对女性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看,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女性在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政治地位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的女性,其次是,地位较低的是小学及以下学历。因此,学历越高,则女性的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均较高。但从数值上看学历对女性的地位影响不如其他人口学特征影响大。

表12 学历对女性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的影响

3.月收入状况对社会发展满意度的影响

月收入对女性的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有显著的影响,不同月收入的人群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月收入在4001以上的女性其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最高,但政治地位较低,她们参与民居接待的时间长,有独立经营的经验,但对政治不太感兴趣;而月收入在3001-4000的女性的政治地位最高,这部分女性在民居接待中处于上升期,比较依赖于村委会的支持,也常参与到制定民居接待的各种规定中。

表13 月收入对女性经济地位、家庭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的影响

五、讨论与建议

(一)思想上提升自我认识是女性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对女性影响最大的人”选项中,约有40.3%选择“孩子”,其次是“自己”,约有38.8%。在参政中面临的最大障碍选项上,高达27.9%的人选择了“自己不愿意”,而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限制上有25.6%的人选择,选择人数最少的是制度障碍,仅有11.6%选择。可见民居接待中,尽管目前仍然受有传统文化的偏见等阻碍因素,但当代社会的开放性已经超越以往,特别是年龄较小、学历较低的女性,大部分在归因中排名靠前的都是“自己”的“不愿”,所以少数民族女性的发展首先要提升自我认识,树立“我能”的意识:即当代女性享有与男性同样的就业权,在家庭照顾和自我发展中可以取得平衡。而在民居接待中有经验的发展较好的女性应多帮扶才进入接待工作的女性。

(二)获取配偶支持是女性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在“对女性影响最大的人”选项中,来自“丈夫”的影响有14%的人选择,位居第三,因此配偶的支持对于女性发展的综合满意度也很重要。其中配偶是工人的,选择很支持的比率最大,为66.7%,其他33.3%持支持态度;农民工配偶中,选择最多的是很支持,比率为58.3%;其次是25%持有支持态度;配偶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率最多的是选择无所谓,所占比例为41.7%;配偶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选择很支持和支持态度的各占一半;配偶为离退休人员的,都选择了很支持态度;而配偶为个体户的,选择很支持和支持的人数各占46.7%,剩余的6.7%选择了无所谓态度。配偶职业为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支持率较高,因为民居收入能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补充,而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率较低,所以对于配偶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需要与丈夫多沟通,多担当,消除丈夫的担心和疑虑。

(三)参加过多种培训是女性发展的核心自信力

目前女性在民居接待的工作类型有餐饮服务(40.5%)、客房卫生(32.6%)、文娱演出(12.7%)、物品采购(8.4%),基本上都属于服务类型。而在民居接待中常遇到服务质量问题而与游客起纠纷,所以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培训,以便掌握技巧,改善服务技能,提升自信力。在“希望获得的教育培训”选项中,需求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管理知识(36.4%)、计算机知识(29.5%)、创业知识(27.9%)、服务礼仪(25.6%)和种植业(25.6%)。由此可见,桃坪村的女性除了服务礼仪外,还希望获得管理、计算机等知识,从一线服务到管理能力,再加入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在民居接待比较有发展的女性,她们现在面临如何让自己的民居销售和服务提档升级的问题。政府可以联合当地的高等学校和地方大型企业针对女性的不同层次技能需求开设一系列的差异化培训工作,满足各个层次在民居接待中的发展。

(四)借助政府、协会扩大民居宣传是女性发展的必要支撑力

在“民居接待需要改进”的选项中,34.1%的女性认为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旅馆环境;23.3%的人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是服务; 20.2%认为需要改进促销渠道;而有22.5%的人认为需要增加民族体验。在“希望政府扶持”的项目中,排在前四位的是基础服务设施(56.6%)、游客招徕(50.4%)、服务技能提高(36.4%)以及信息服务技术支持(27.1%)所以政府应联合当地旅游协会首先做好民居促销,参照现今游客的网络预订习惯,可以引进有实力的电商作好促销宣传,如“携程”、“去哪儿”等,有了游客,女性参与的民居接待工作才有了资源平台。其次政府应与进驻到桃坪的旅游企业联合,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如水、道路、医疗等,改善民居接待的硬件大环境。再次除了现有的羌族歌舞表演外,还可在民居中增加羌族民间技艺(如刺绣)的活态展演与传承,增加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氛围。

[1]Valene Smith , Preface , In Hosts and Guests :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Philadelphia ,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1989

[2] Vivian Kinnaird, Derek Hall. Tourism: a Gender Analysis [M].West Sussex:Wiley,1994

[3] 张晓萍、杨慧主编.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文彤.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5] 鄢杰.民居接待: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产业创新[J].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

[6]王汝辉、罗晓彬.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供给制度的效率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版),2009年第3期

[7]赵捷.云南旅游业中民族女性角色分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8] 稂丽萍.民族旅游时空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嬗变——以山江苗族女性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10] 钟洁.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进展[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2期

[11]陈斌.旅游发展对摩梭人家庭性别角色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1期

[12]钟涨宝、狄金华.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期,p14-18

[13]李静雅. 夫妻权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妇女地位调查数据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5期,p19-27

[14]陈坤木.妇女地位的概念和评价指标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p71-74

[15]韦惠兰、杨琰.妇女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p97-103

[16]刘爽.运用人口学指标衡量和比较妇女地位初探[J].人口研究,1993年第1期,p35-41

[17]陈再华.妇女地位综合评价指标探讨[J]. 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6期,p39-45

[18] 李洁.社会变迁中佤族妇女地位作用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p60-65

[19]谭琳.中国妇女地位的模糊聚类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4期,p41-43

[20] 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J].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p108-119

[21]刘筱红. 以力治理、 性别偏好与女性参与——基于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地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7期,p2-6

[22] 张凤华.乡村转型、角色变迁与女性崛起——我国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p7-11

[责任编辑:古 卿]

Effects of Ethnic Women Employment at Home on Their Self- Development—— Taking Accommodation of Ethnic Villages as an Example

YANG Lijuan LAI Bin

To offer accommodation of ethnic villages for tourists is a way for the ethnic women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work and the family.Through the field survey of Taoping Village and data analysis by SPSS and AMOS, the paper finds that it can benefit their own self-development,such as improvement of their economic status, family statu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tatus. Ethnic women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economic status for first, successively followed by family status, cultural status and political status. In addition, the papers points out different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thnic women according to femal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women's development.

Home employment; ethnic accommodation; ethnic women; social development satisfaction

杨丽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四川成都,邮编:610225)

F590

A

1674-8824(2016)06-0025-1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民宿旅游与文化交往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MZ07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民居接待与少数民族女性发展”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M562313。)

赖 斌,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教授,博士,博士后。(四川成都,邮编:610041)

猜你喜欢
民居民族家庭
我们的民族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家庭“煮”夫
多元民族
恋练有词
奇趣民居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