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2016-03-09 06:57梁洪武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考

摘要:“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领导者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影响力强大与否,既是其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衡量其素质的标尺。因此,从影响力的视角探析领导艺术和领导者行为取向,对于领导力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如何提升 领导者影响力 思考

影响力一般指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如果不能有效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或行为,那他就很难实现领导的功能,组织目标也就无法达成。

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和暴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主要是通过强制力发挥作用,因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是有限的。与之相反的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等,它主要来源于自发认可,因而是长久持续的。

作为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实现宏图伟业,就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具备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正确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做到坚持原则,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把握方向、统揽全局;才能做到时刻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高瞻远瞩、成竹在胸,带领干部职工“排除阻力、增强动力、形成合力”,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大步前进。

二、必须培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1.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

领导的关键就是决策,也就是出主意。决策的正误优劣,主意的好坏,直接关系事业成败。一是决策前搞好调查研究,发现、分析问题;二是决策中,充分听取相关人员意见,注意把握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三是有意见分歧时,一般听取多数人意见,或暂缓做出决定,不要轻易使用“否决权”。在领导班子中建立一套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形成一种民主的氛围。靠自己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使班子成员觉得和自己在一起工作方向正确,心里踏实,精神愉悦,业绩显著,从而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认可。

2.提高科学组织协调能力

作为领导者要有对工作的指挥能力和对人的组织能力。领导者不但要善于决策,而且还要善于用人。出好主意和用好人是领导者的两大职责,缺一不可。重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级的长处等,在工作中扬长避短,知人所长,用人所长,因事用人,以岗定责。首先是选好人、用好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处理好班子成员的分工协作、日常工作的安排、目标计划的制定和集体决策决议的贯彻落实。再次,要调动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班子成员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协调包括上下关系,内外关系。对上了解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争取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对下,做好服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内,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工作发生矛盾时的协调。对外,主要是搞好和兄弟部门的横向关系,促进共同发展。总之,协调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不仅要搞好目标的协调、信息协调和利益的协调,更要搞好上上下下思想上的协调。

3.提高表率示范能力

每个组织平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作为领导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领导是领导者和被领导以及他们共同的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二者共同来完成。权力性影响力能使被领导者“畏服”,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使被领导者“悦服”。这种“悦服”, 根源于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密感,单凭强制命令是不行的,而是要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优秀品质所产生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和情感力量。领导者团结一班人做好工作,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起率先垂范作用。领导者要提高威信去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凝聚力就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以官自居,总是发号施令。要有海纳百川之胸襟,要有容人容事之气度;不要嫉贤妒能,排斥异己,抢功诿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同事和下属的尊重和信赖。

三、必须不断总结提高领导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艺术是决定工作成效的关键,也是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对待同事下属要做到“三多三少”:一是多沟通少冲突。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以诚相待,相互尊重。正职要多理解副职的难处,从精神、物质上支持他们,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副职要尊重服从正职,支持正职,多出谋划策,管好分管的工作。都要有“一条船、一条心”的理念。二是多挑担子少推诿。对好心办坏事的,要主动分担责任,挑担子,对有意办坏事的要严肃批评甚至处罚。三是多帮助少指责。领导者有特定的身份,有拍板权,说话有份量,所以领导者要多听取意见,在用人、办事、决策上力求客观,处理问题要公道、公平、公正。领导者要发挥好“两个作用”:一是“带头”作用。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 “断后”作用,哪些工作没做好,及时做好补台工作,断后善后。

四、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做人与做官的关系

做人是做官的基础,领导干部要做好官,首先必须堂堂正正地做好人。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从政的基础。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从政肯定要摔跤子。做一个受群众拥护的好官,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廉洁奉公,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误。

2.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才能做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就必须把群众的冷暖看成自己的冷暖,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为广大干部群众竭诚服务中体现价值、赢得威望。领导者要通过自身努力,增强班子和广大干部的团结和友谊,激发团队的朝气和活力。要提倡人性化的管理,营造开心、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使团队有凝聚力,有归属感,工作才有热情,才有积极性。要把一个组织管死并不难,但要把它管活却很难。

3.大与小的关系

这一点有三层含义:一是处理好上级与本组织的关系。具体要求是:做好自己,服务大局;二者矛盾,服从大局。领导者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工作做不好,顾全大局就缺乏基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领导者又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对于领导者来说,事业发展是大局,经济建设是大局,社会稳定是大局,反腐倡廉是大局。考虑问题,安排工作,都要从这些大局出发,要服务服从于这些大局。二是处理好大权与小权的关系。对大权的一般理解就是决策权,是集中、拍板的权力。领导者要运用好决策权,核心还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度,民主过头或集中过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都不利于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既要有民主,善于博采众长,又要敢决断,善决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而对于决策以外的小权,尽可能地分散和下放,使副职和下属有职有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权力成为动力。三是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大事抓好,小事放了。任何工作都有大小轻重之分,领导者对本单位带全局意义的工作实行统揽是必要的,但统揽并不意味着包揽。领导者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议大事上,紧紧抓住那些带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下功夫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而对于该由同事下属们干的事情,就不要大包大揽,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当领导者,切忌事事亲历亲为,包办代替,这样既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的锻炼成长。大事不管会坏事,事必躬亲会误事。大权小权、大事小事的关系处理好将有利于班子团结,“团结”始终是班子建设的主题之一。“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班子成员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处在一个集体中,大家都要多一些宽容、多一点理解,凡事不要那么争强好胜,那么斤斤计较。一个班子是否团结,和主要领导者的关系最大。主要领导者站得正、行得端,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处事公道,任何不团结的行为都会失去市场;反之,不团结的因素就会兴风作浪,破坏队伍稳定。

4.内与外的关系

内是内部管理,外是外部协调。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就是要两手抓,既重视内部管理,又重视外部协调。内部管理是基本任务,一是要坚持从严治队的思想,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人员的管理;二是落实谈话、诫勉制度,用及时提醒、谈话等事前预防措施来防止干部职工犯错误,走歧路;三是全面建立竞争机制,给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外部协调也很重要。主要领导要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外部协调上。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代表,需要协调的关系很多,协调的任务很重。外部协调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一个部门工作的开展。在协调问题上,要注意高层次协调。能及时为上级领导提出宏观的建设性意见,能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出谋划策,这样就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认可,即有为才有位。但要注意,不能把协调仅仅理解为向上级领导汇报思想,和上级领导联系感情、沟通关系。领导者之间有一些往来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绝对不能庸俗化、腐败化。外部协调的目的是为本组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由于外部协调不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工作环境不好,举步维艰,既影响了队伍稳定,事业也受损失。

5.方与圆的关系

也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对己要方,以责人之心责己,任何时候都应从严要求自己,自觉约束自己;对人要圆,以恕己之心恕人,要以一颗宽容、平和之心对人,做到容人、容言、容事;在大是大非、廉政问题上要方,政治立场要坚定,执行政策要严格,在这些问题上就是要方方正正,丁是丁,卯是卯,不能绕着走,搞变通。领导者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权不独揽,小权要分散,分清是非,赏罚分明,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去克服“离心力”,增强“向心力”,创造“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不断地运用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的目标,去统一大家的意志和行动,从而树立整体观念,培养协作意识、增强相容心理,完成发展大业。

作者简介

梁洪武,1970—,男,湖南耒阳人,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管理哲学、领导科学、文化管理等。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