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导游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应用探索

2016-03-10 03:22◆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导图

◆陈 家

(嘉兴技师学院)

思维导图在《导游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应用探索

◆陈 家

(嘉兴技师学院)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能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充分利用左右脑分工的机能,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加以串联和表现,使各知识点之间形成形象的、具化的联系,并形成记忆的链接。这种方法,对于以点多面广,又互有关联性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和复习来说是非常适宜的,它能帮助学生全面有效的梳理和整理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

思维导图 放射性思维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由来

思维导图(Mindmap)由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原理来源于人左右脑的不同分工,研究表明:当一个信息同时刺激左右半脑时,得到的记忆效果将大大提高。即文字信息刺激的是左半脑,而图形信息刺激的则是右半脑,如果某一信息以文字和图形的形式同时刺激左右半脑,那么得到的记忆效果将成倍增长。思维导图图文结合的形式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二)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原理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简单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线条、颜色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这些节点就构成了个人的记忆数据库。思维导图利用了人脑的这种自然思考方式,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的思维自然而然地由中心主题发散性延伸,将相关内容和知识有机串联,最终构成连贯而牢固的知识链和知识网。

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特点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笔试科目。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面广点散”四字,“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诸多章节内容,其间的知识点更是多如繁星,不可细数。这就给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出了不小的难题:学生面对多不胜数的知识点和庞杂的知识体系无从下手,尤其是到了最后考前的总复习阶段,众多内容汇到一起,更是让人束手无策;老师则苦于无法恰当的把握授课的基调——是“划重点”,背,默,考的“应试”模式,还是不断补充相关课外知识,教师口沫横飞,学生津津有味的“说书”模式?对于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参加导游考试的他们,知识点的熟记和掌握显然是绕不开的一关。

三、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导游基础知识》复习的探索

笔者以浙江省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为例。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笔试则包含“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三部分。其中的“导游基础知识”一卷二书,由全国部分和浙江部分组成,各占卷面分值的一半。全国部分讲授全国范围的历史、民族、园林、建筑、饮食、宗教等,浙江部分则以地区为章节,内容揉合了上述各范畴,且更为具体细化。两书相加之后,其信息量是极其庞大的。因此,可以说该课程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了挑战。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因为基础差,导致其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尤其是对于理论课程占据较大比例,需要大量识记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知识的处理方式往往就是死记硬背,效果差,且易产生厌学、放弃情绪。平时学习不到位,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一旦到了复习阶段,众多课程一拥而上,诸多知识纷至沓来,强行背下来的知识点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归纳,互相干扰混淆,效率极其低下。

基于上述情况,以及新课改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全书知识点,进而提升复习效率,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应用思路设想

根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小组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笔者将思维导入在《导游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应用设计如下:

1.下发任务,整理信息。由老师提出中心词,各组学生据其进行信息分析,列出所能够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并进行初步整理。

2.小组合作,创作思维导图。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复习程度,以及对中心词的理解,将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列出,并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组织和整理,用图形、符号和箭头等加以串联,最终形成一幅由知识点构成的,纵横交错,支脉相连的“思维地图”。

3.交流对照,综合思维导图。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出发点和触发点也不尽相同,由此所创作出的思维导图必然存在差异。完成导图后的交流,能够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借鉴,弥补自身思考和复习上的不足。同时,形成小组最终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再学习,巩固知识的过程。

4.完善提升,完成思维导图。各小组完成思维导图后,进行组间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交流对思维导图进行又一轮的改进完善。教师就各小组的表现及最终成果进行打分和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新一轮的补充。

(二)应用案例举例

图1中以“氏族公社”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考,每一个相关内容都可以成为一个触发节点,逐层推进,内容也由历史逐步扩展,将涉及的文字、称谓、民族、建筑、饮食、特产等章节的内容一一囊括。对于学生而言,等于是将这些内容极其高效地复习了一遍,而这个搜索知识的过程,绝对不会枯燥乏味,学生甚至是乐在其中。这样的复习方式相对于单纯的默写、做题,要有趣、有效得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完成后的思维导图,即是学生复习的最佳资料——因为是依据自己的思维习惯而绘制,在使用的时候绝不会有障碍。

因为篇幅的问题,图一仅包含了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在这个基础上,以“氏族公社”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还可以进一步扩充延伸,直至将全书,包括浙江部分都涵盖进去。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不断发现、填补,扩充到最佳,复习也就到位了。

(三)结论

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形象性对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面广点散”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辅助作用。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若能坚持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复习效率,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其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进而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戴鸿斌.心智图学习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功玲.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0,(04).

猜你喜欢
导游基础知识导图
清律的基础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掌握基础知识
网约导游
第6章 一次函数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