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延伸应用

2016-03-10 03:54
光明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天柱补法泻法

冯 新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延伸应用

冯新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40)

摘要: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他认为中风病的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治疗上应“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的治疗上独树一帜,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中受其启发,临诊注重“神、气”,治疗上注重调神、调气,在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疗效,如颈椎病、顽固性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梅核气、呃逆、耳鸣、脑鸣等,并各列举典型病例以飧读者。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颈椎病;顽固性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梅核气、呃逆;耳鸣、脑鸣

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他认为中风病的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治疗上应“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醒脑开窍针刺法[1]有大小醒脑之分,大醒脑法主要取内关、人中、三阴交。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在鼻中隔下斜刺0.5寸,用重雀啄手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45°,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病人下肢抽动三次为度;小醒脑法主要取内关、上星、印堂、三阴交。内关、三阴交取穴同“大醒脑”,刺印堂如同人中,重雀啄手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辅穴均取极泉、尺泽、委中。极泉直刺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使上肢抽动三次为度。针尺泽时同极泉。委中采取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进针1寸用提插泻法使上肢抽动三次为度;配合完骨、风池、天柱。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手法1分钟。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的治疗上独树一帜,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中受其启发,临诊注重“神、气”,治疗上注重调神、调气,在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颈椎病

王某某,女,61岁,2011年8月30日以“头晕、颈部不适,右上肢麻木”就诊。X-光片示:颈椎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上星(提插捻转泻法)、印堂(雀啄泻法)、完骨、风池、天柱(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配合颈椎夹脊刺及极泉、尺泽,曲池、外关、合谷(提插泻法)等,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头晕缓解,2个疗程后诸证均改善。后追访2年未再复发。

按:颈椎病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型和交感神经型。在各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50% ~60%。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与神经根支配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颈椎病临床多见头晕,上肢麻木等症。治疗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上星、印堂、完骨、风池、天柱配合颈椎夹脊刺,以改善脑供血,改善颈部循环[3],改善颈性眩晕[4];取极泉、尺泽以改善上肢麻木,如若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手法量学,取极泉,尺泽时让患肢抽动三次,有向手指放射感效果更佳。

2 顽固性失眠

桑某某,女,69岁,2011年3月15日就诊。患者由于夜间照顾瘫痪老母10余年,夜不得寐,彻夜难眠,开始曾服舒乐安定2~4片方可入眠,后无效,就诊于安定医院,改服劳拉西泮(罗拉)1 mg每晚服用,睡眠时好时差,神疲倦怠,精神不佳,舌红少苔,脉沉细。采用“小醒脑”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留针60 min,10次一个疗程。治疗第3天时行针过程中入睡,当晚9时有困意,可入睡,醒后还能入寐。7天后,中午也可小睡,1个疗程后完全入睡,直至清晨。又巩固1个疗程,患者逐渐停药,睡眠如常,症状消失。

按:此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或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人寐。而我国目前失眠的发病率高达10%~20%[5]。长期失眠者其脑功能特别是前额叶的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引起注意力、言语能力、计划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降低等,也会严重影响记忆功能和情绪,并因而导致免疫机能降低、原有疾病加重、衰老加速,影响整个身心健康[6]。同时一些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会产生宿醉现象、噩梦现象以及戒断反应等[7]。顽固性失眠是所有失眠患者中比较严重,需长期依赖安眠药物或经过安眠药物以及其他方法治疗均无效的一种久治不愈的失眠症。在社区老年患者居多且常见,临床上运用“小醒脑”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满意。

以小醒脑开窍取穴为主。主穴取印堂(雀啄泻法)、内关、上星(提插捻转泻法)、三阴交(提插补法)。配穴取百会、四神聪(捻转补法)、神门、太溪(提插补法)、太冲(提插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行针宜长,40~60分钟,效果最佳,10次为一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后都取得满意疗效。“小醒脑”针刺法以上星、印堂取代内关、人中,突出调神作用。针刺头部诸穴可调治元神之府产生的疾患,具有补髓健脑,镇静安神,调节阴阳之功效,对促进睡眠起主要作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穴,神门为心经之原穴,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太溪为肾经原穴,太冲为肝经原穴,针刺诸穴可以调心、肝、脾、肾,起到健脾益肾养肝、宁心安神定志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阴阳与脏腑的平衡,改善睡眠的目的。

3 慢性疲劳综合症

Lisa,女,32岁,公司职员,体胖。2002年5月20日就诊于悉尼中医诊所。患者主诉周身不适,疲劳倦怠,心慌气短,夜寐欠安5月余。体检无阳性指标。诊断慢性疲劳综合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的小醒脑法加完骨、风池、天柱(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神门、足三里、太溪(提插补法)、丰隆、肾俞(提插平补平泻法)等,每日1次,7次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症状改善,精神抖擞,不适感消失。

按: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CFS的报道在欧、美一些国家逐渐增多,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持续性或间断发作性疲劳和衰弱持续至少半年以上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拟定了相应的CFS诊断标准。澳大利亚报道的CFS发病率为37.1/10万,其中40% 以上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8]笔者在国外留学期间,遇到多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又以白领多见。检查无器质性阳性表现,但总是整日无精打采,周身不适,多数伴睡眠障碍。

临床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轻者或后期用小醒脑法;重者或早期用大醒脑法,配合完骨、风池、天柱以改善脑供血,加强调神作用,还佐以足三里、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以健脾补肾理气和中,而达改善疲劳状态。

4 梅核气、呃逆

季某某,女,57岁,于2014年10月22日就诊。主诉咽部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2周,伴有呃逆频发,饭后尤甚。有生气着急史,表情郁闷。诊断梅核气、呃逆。治疗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前三天予大醒脑法,即刻呃逆止,后面用小醒脑法,配取支沟、太冲(提插捻转泻法)等穴。患者诉回家后嗝打不起来了,针刺一周后咽部异物感及呃逆消失。

按:“梅核气”伴呃逆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咽部异物感,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等不适感,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9]。相似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咽异感症、胃肠神经官能症[10]。其病机多以肝郁气滞,痰气互结,胃气挟痰上逆为主[11]。

无论梅核气还是呃逆,中医认为责之于气,气机不畅是主要致病因素,多数病人有生气着急紧张抑郁等诱因。醒脑开窍针刺法主治“神不导气”,注重调神、调气,直达病因,疗效立竿见影。临床上轻者用小醒脑法;重者用大醒脑法,无论印堂还是人中,都以雀啄重手法;并配合内关、支沟、太冲等穴,以疏肝理气和胃止逆。

5 耳鸣、脑鸣

朱某某,女,74岁,于2011年10月27日就诊。主诉耳鸣、脑鸣一周,夜间尤甚。治疗上采取小醒脑法,取印堂(雀啄泻法)、上星(提插捻转泻法)、百会(捻转补法)、三阴交(提插补法)、完骨、风池、天柱(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耳门、听宫、听会、翳风(提插平补平泻法)、肾俞、足三里(提插补法)等,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1疗程后诸证缓解,耳鸣、脑鸣消失。

按:脑鸣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脑鸣是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部疾病,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古代鲜有单论脑鸣者,常将耳鸣脑鸣并论,如《名医类案·首风》云:“头响耳鸣,顶疼目眩,……气挟肝火”。二者可同时并见,但又有区别[12]。临床上常见于中老年人,轻者耳鸣;重者脑鸣,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但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中老年人耳鸣、脑鸣多因肾气不足,脑髓空虚所致。治疗上多采取小醒脑法,以醒神开窍,还取完骨、风池、天柱以改善脑供血,并配合肾俞、足三里等穴,以加强补肾固元之效。

6 小结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其理论根据是: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13]。从经络角度来说,人中属督脉,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为醒神要穴。且督脉人脑达巅,与脑及各脏腑关系密切,泻人中可开窍起闭、醒脑安神;三阴交属脾经,为足三阴交会,可滋补肝肾;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包代心受邪,泻之以宁心安神、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印堂、上星都为督脉穴位;风池、完骨属足少阳胆经,该经分布于侧头部,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经循行于头部且直接人脑,两经均与脑部有密切联系;余穴能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使受损器官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诸穴合用,共奏“醒脑开窍、补益肝肾、疏通经络”之效。根据经络理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可知醒法以调神为前提治疗方穴的相关经络病。使用醒法获效的关键则是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神论治,调神纠正“神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机能,虽异病却同治[14]。上述五组疾病均采用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在醒神调气方面作用突出,都取得了异曲同工之效。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延伸应用有待进一步扩展开发,望同行共同深入探讨和挖掘。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韩景献,王舒,等.全国高级针灸师培训教材[M].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4,10.

[2]曹世强,于金栋,张静,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5,37(1):144-148.

[3]贾翠霞,丁庆余. 针刺风池、天柱、完骨三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中医学报,2012(5): 638-639.

[4]吴建华,柏中华. 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8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233.

[5]张颖,吴旭东.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5):12-14.

[6]王中男.不寐证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J].吉林中医药,1997,27(5):7-8.

[7]孙凯.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299.

[8]阎平慧,于远望. 浅谈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研究思路[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9-11.

[9]中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2:79.

[10]武汉医学院. 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0.

[11]张健. 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梅核气”伴呃逆82例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2009,22(2):15-16.

[12]丁自娟. 脏腑辨证在脑鸣治疗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43-1548.

[13]王美芝,刘清翠,李志明. 小醒脑腧穴针刺法配合完骨、神门穴治疗失眠120例临床观[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9):35-36.

[14]罗丁,樊小农,石学敏. 小议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异病同治”[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1-3.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5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9-1313-04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殷淑凤2015-06-18)

猜你喜欢
天柱补法泻法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太阳穴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浅谈间接补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