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安全氛围的研究进展

2016-03-10 08:07鲁燕平许贵如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量表护士因子

鲁燕平 黎 丽 许贵如



护士职业安全氛围的研究进展

鲁燕平 黎 丽 许贵如

护理安全是指通过医院的有效管理及个人因素的调控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患者及护士的伤害[1]。护士安全的有效保障对患者安全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2]。近年来,由于针刺伤、腰肌劳损等职业伤害事件不断发生,如何降低护士职业伤害引发各级管理者及医护人员本身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研究焦点从医疗设备、技术等“显性因素”延伸至文化、组织氛围、个体认知等“隐性因素”,其中安全氛围作为护士职业安全管理的全新理念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将从护士职业安全氛围的发展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护士职业安全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1 安全氛围概述

安全氛围是在企业组织氛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由以色列学者Zohar提出,它是指组织内成员对职业环境安全管理的整体感知[3]。安全行为可分为安全遵守行为(如遵守安全相关规章制度、依据流程工作等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如帮助或监督同事,为安全管理出谋献策等行为)[4]。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个体行为受环境和心理感知的双重作用,安全氛围作为个体的心理感知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5]。构建合适的安全氛围可提高工作行为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伤残率[6],在保障职工安全的层面上,个人因素的作用更显著[7]。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安全氛围感知范畴包括政策、规章制度、实践等方面[8]。医院管理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行为及医疗后果,评估安全氛围有助于描述医疗单位或组织的安全状态,诊断其潜在的安全问题。20世纪90年代,“安全氛围”首次应用于护士职业安全管理相关研究,对改善护士安全行为具有显著作用,成为健康和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9]。

2 安全氛围测评

安全氛围目前正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医疗安全管理领域,包括护士职业安全[10],其测评工具也逐渐被开发运用。Flin等[11]指出,医疗机构安全氛围的维度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系统、风险感知、工作要求、安全报告、安全态度/行为、交流/反馈、团队合作、个人资源和组织因素等方面。对安全氛围的测量目前已量表居多,其中医院安全氛围量表(hospital safety climate scale,HSCS)是最早,也是最频繁被应用于该领域的量表,特别是血源性职业安全氛围的测定。HSCS由Gershon 等编制,属自评式量表,采用Likter 5级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医院安全氛围越好。量表共含有6个维度(个人防护装备的可用性、管理支持、防护障碍、反馈/培训、清洁/有序、冲突/沟通)和20个条目,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71~0.84,自研制以来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护理管理和科研领域反复被使用[12]。为克服中西文化差异,林春金等[13]修订了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新增9个条目,各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在0.706~0.772。徐娜等[14]对HSCS进行规范的文化调适,调适后量表由5个维度21个条目组成,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重测信度为0.84。

3 护理职业安全氛围应用

3.1 职业安全行为 护士对安全氛围的感知水平显著影响其安全行为,包括使用隔离防护用具、安全针头、疫苗注射等。研究显示[13,15],对医院安全氛围感知得分越高者,其感染控制行为、肺结核防护行为等落实程度越高。对安全氛围中“工作环境清洁有序”因子感知越强烈的护士,其上报的安全防护行为相对低感受者高3倍[12];对“管理支持”因子感知良好者,其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显著提升,OR值达2.3;安全氛围良好,患者数量适当也已成为肿瘤科护士药物防护安全措施的独立预测因子[12]。

3.2 职业危险暴露 安全氛围的充分感知与职业危险低暴露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对“工作阻碍”因子及“沟通培训”因子低感知的护士,其职业相关性损伤发生率较高,RR值分别为1.46和1.41,低安全氛围感知与低安全行为均可导致职业伤害风险增加,其RR值分别为1.51和1.27[16]。研究显示,对安全氛围感知越高的ICU护士,其职业危险暴露率越低,腰肌劳损等职业伤害发生率也越低[17]。另外,安全氛围同时影响护士职业伤害不良事件的上报意愿,护士所在医疗环境的安全氛围越积极,护士的不良事件上报医院越主动[18]。

3.3 职业稳定性 组织氛围是护士职业伤害和职业怠倦的独立预测因子[17],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积极的安全氛围不仅可降低护士生理性职业损伤,也有利于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增加其自我效能、工作价值感及团队意识,从而降低职业怠倦、离职意愿。研究显示[19],安全氛围与护理团队合作水平、离职意愿分别呈现高度正相关(r=0.841,P<0.01)和中度正相关(r=0.626,P<0.01),该研究提示,安全氛围使影响护士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变量之一。另外,正向的安全氛围需要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而改善工作环境是降低护士专业怠倦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报道指出[20],安全氛围还与护理员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对安全氛围感受越积极者,其工作效率、工作价值感越高。

3.4 职业安全感知 国内外护士对职业安全氛围的感知水平处于中等,但是护士对安全氛围中的不同条目感知程度不尽相同。“安全设备防护”因子在Gershon[12],Derek等[21]的研究中为得分最高项,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却仅为中等项;“工作妨碍”因子在Gershon等的研究中为得分最高项,在Derek等的调查结果中该因子与“教育培训”因子同为得分较低项,而“教育培训”因子在黄冬枚等[15]报道中却为得分首高项;管理支持是安全氛围感知的重要条目,研究却显示护士对“管理支持”或“管理者态度”的感知得分最低[21]。

4 问题与展望

4.1 提升安全氛围感知水平 安全氛围因子得分高低不一致说明在不同医疗机构中,职业安全防护设备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一,护士良好工作环境的创建进展快慢不一,对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也存在区别,医院职业安全人文管理也相对不齐全,建议各医院间应加强经验交流,促进更高水平的安全氛围感知。

4.2 拓展安全氛围临床应用 目前中国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氛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22]。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安全氛围感知水平分析、影响因素调查,其应用以血源性病原体预防、标准预防行为执行、医药防护等生理性安全为主,在心理性职业损伤层面应用较少。因此可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探究安全氛围的应用及改善,争取构建系统强大的安全氛围。

4.3 深入剖析安全氛围影响因素 已有研究证实,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及安全结局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明朗,影响安全氛围的因素剖析仍尚未浅显。另外由于我国安全氛围的研究以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等工程管理为先驱领域,在医疗机构特别是护士职业安全层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范围普及安全氛围的理念,积极挖掘安全氛围与护士职业安全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取影响因素,为全面提升护理职业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5 结 论

安全氛围是安全管理的有效理念,在临床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职业安全是临床安全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提倡创建良好的安全氛围,通过国内外医疗机构加强交流,经验共享,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改良职业防护安全用具,提升护理安全培训水平,增加护理安全管理人性化成分有助于护理职业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并促进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1] Cronenwett L,Sherwood G,Barnsteiner J,et al.Quality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ursers.[J].Nurse Outlook,2007,55(3):122-131.

[2] Yassi A,Hancock T.Patient safety worker safety:building a culture of safety to improve health care worker and patient well being[J].Health CQ,2005(8):32-38.

[3] 张 静,徐 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关系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3):86-88.

[4] Neal A,Griffin MA.A study of the lagged relationships among safety climate,safety motivation,safety behavior and accidents at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level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6,91(4):946-953.

[5] 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等.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28(1):86-90.

[6] Vinodkumar MN,Bhasi M.Safety climate fact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ccidents and personal attribute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J].Safety Science,2009,47(5):659-667.

[7] Zhou Q,Fang D,Wang X,A Method to Identify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nan Safety Behavior by Considering Safety Climat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J].Safety Science,2008,46(10):1406-1419.

[8] Ostroff C,Kinicki AJ,Tamkins MM.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limate: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M].New Yoke:Wiky,2003:565-587.

[9] Carla SF,Silvia AS,Josei M.Another 1ook at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Deepening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mediator mechanisms[J].Accid Anal Prev,2012,45(3):468-477.

[10]Nieva VF,Sorra J.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 a tool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in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J].Qual Saf Health Care,2003,12(2):17-23.

[11]Flin R,Burns c,Mearns K,et al.Measuring safety climate in health care[J].Qual saf Health care,2006,15(2):109-115.

[12]Gershon RM,Karkashianc D,Grosch JW.Hospital safety clim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afe work practices and workplace exposure incidents[J].AJIC,2000,28(3):21l-220.

[13]林春金.医院安全气候与个人因素对护理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及行为的影响[D].台南:长荣大学,2008.

[14]徐 娜,张培莉,王斌全.中文版葛森医院安全氛围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3(3):22-25.

[15]黄冬枚,荣根南,席明霞.长沙市3家医院697名护士职业防护相关安全氛围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3,10(9B):20-23.

[16]Gimeno D,Felknor s,Burau KD,et al.Organis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work related injuries among public hospital employees in costa Rica[J].0ccup Environ Med,2005(62):337-343.

[17]Stone PW,Gershon RR.Nurse work environments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J Nurs Adm,2009,39(7):27-34.

[18]Smith DR,Mihas hi M,Adachi Y,et al.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Japanese nurses[J].Am J Infect control,2009,37(7):545-550.

[19]Raeda FA,Huda FG,Alaa Eddin IB.The reIationships between safety climate,teamwork,and intent to stay at work among jordanian hospital nurses[J].Nursing Forum,2012,47(1):65-75.

[20]Agneta L,Lena K,Mats w,et al.Identifying work ability promoting factors for home care aldes and assistant nurses[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2,13(1):1-11.

[21]Derek Rs,Takashi M,Toshimi s,et al.Hospital safety climate,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nd needlestick injuries in Japan[J].Industrial Health,2010(48):85-95.

[22]李晓玲,龚苏苏.安全氛围在护士职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9):2825-2826.

(本文编辑 陈景景)

400013 长沙市 湖南省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鲁燕平,黎丽),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许贵如)

鲁燕平:女,本科,主管护师,护理部主任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07

2015-11-24)

猜你喜欢
量表护士因子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