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2016-03-10 08:07赵红亮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透析液胆汁酸胆红素

赵红亮 张 萍 李 莉



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赵红亮 张 萍 李 莉

目的:探讨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4月~2015年5月我科通过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了21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结果:21例患者均完成了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计划,经过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均较前下降。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熟练的护理操作、预防与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是顺利进行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的保障。

重复白蛋白透析;肝功能衰竭;护理

白蛋白透析技术利用白蛋白作为载体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能够全面有效地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性物质[1]。重复通过白蛋白透析(RPAD)是白蛋白透析液在膜外的回路中反复循环透析 ,直至透析液中白蛋白配位结合点饱和为止。我科于2012年4月~2015年5月共进行了21例住院患者重复白蛋白透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3.61±14.72)岁。乙型肝炎6例,丙肝3例,药物性肝损伤8例,肝移植术后4例。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和肝功能情况决定治疗的次数,每隔2 d治疗1次,所有患者共治疗49次,平均1次治疗时间为(8±3.5)h。治疗前患者总胆红素422.3~612.4 μmol/L,直接胆红素225.2~389.7 μmol/L,血胆汁酸61.8~90.1 μmol/L。

1.2 方法

1.2.1 用物及透析液准备 美国百特血滤机及血液滤过管路,无菌治疗巾,国产3 L袋1个,预冲液(3000 ml生理盐水+150 mg肝素钠注射液)、置换液(生理盐水2300 ml+人血白蛋白140 g)。

1.2.2 治疗模式及参数 所有患者均选择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模式(CVVHD),血泵流速200 ml/min,透析液速度1000 ml/h,超滤量10 ml/h,机器温度37.5 ℃。

1.2.3 血管通路准备 16例患者为股静脉置单针双腔血滤导管,5例患者为颈内静脉置单针双腔血滤导管。

1.2.4 操作步骤 将透析液配置在国产3 L袋中备用。血滤机开机自检,选择CVVHD模式,正确安装血滤管路,采用预先配置好的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并浸泡管路1 h后,用生理盐水再次预冲管路,尽量减少肝素盐水在管路中的残留。遵医嘱选择成人治疗模式及双向连接方式,将血滤管路动-静脉端连接股静脉单针双腔血滤针。正确输入治疗参数,建立体外循环,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血滤机提示更换透析液时,将滤出液再挂至滤过液端,滤过液袋挂至滤出液端,以此循环,达到重复白蛋白透析目的。

1.3 结果 上述治疗结束后,立即对患者采血化验相关指标,其中总胆红素254.8~369.4 μmol/L,直接胆红素181.5~249.5 μmol/L,血胆汁酸58.1~67.3 μmol/L,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过程中,本组有4例患者在首次治疗时出现了轻微血压下降,3例患者发生血滤针穿刺处渗血,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后,均按计划完成透析治疗。

2 护 理

2.1 病情观察 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始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差异。严格记录每小时的出入量,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2.2 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密切关注血滤机各压力值的变化,如果临界正常值高限或低限,要积极查找原因。保持管路通畅,避免打折、受压,翻身等操作时,防止管路滑脱。保持各连接口的连接紧密,避免进气。观察血滤机静脉壶内有无血凝块产生,以免血凝块过多,堵塞管路,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给予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无1例出现堵管现象,均达到了正常治疗时间。

2.3 心理护理 肝衰竭患者因病情较重,白蛋白透析经济负担又较重,患者常有焦虑及恐惧心理。治疗前护士应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治疗康复的成功病例[2],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4.1 低血压 体外循环建立时的起始血流速度是50 ml/min,逐渐增加至200 ml/min,避免引起患者血压过低。本组有4例患者在首次治疗时出现低血压,比治疗前血压低20~40 mmHg,2例通过补充液体后,血压回升,2例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了多巴胺注射液。出现低血压反应的4例患者在行第二次治疗时,均在生理盐水预充管路后,采用5%白蛋白注射液再次预充管路。4例患者在之后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反应。

2.4.2 感染 肝衰竭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部位、各种病原体的感染[3]。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更换留置导管处贴膜,保持局部干燥。在连接各接头前后应采用含洗必泰的酒精棉片反复摩擦消毒接头处[4]。在透析液的配置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现用现配,减少致热反应的发生。

2.4.3 出血 急性肝衰竭患者,大部分凝血功能较差,本组患者有3例发生了血滤针穿刺处渗血,均给予3 kg沙袋压迫穿刺处4 h后,有效止血。本组患者均未给予抗凝剂,观察未发现其他身体部位的出血发生。

3 小 结

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利用白蛋白透析治疗急性肝衰竭近年来发展迅速,RPAD是人工肝技术的重要进展,能够全面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物。由于其模拟正常肝脏清除毒物机制,生物相容性高,副作用小,疗效肯定。张立坤[5]用 RPAD治疗肝衰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胆汁酸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吴绍宏等[6]采用类似的治疗方法发现, RPAD治疗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出血、凝血等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机器正常运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以保证该治疗顺利进行。熟练及完善的护理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1] 钟乐萍,陈永丰,武文芳.人工肝的发展及现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3,32(2):216-217.

[2] 陈 凌,肖文秀,邵海波.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9):25-27.

[3] 张 野,聂青和.1892例肝衰竭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2):129-132.

[4] 李 莉,王亚秋,李淑霞,等.PICC置管患者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外源因素探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02-103.

[5] 张立坤.白蛋白透析治疗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天津护理,2013,21(2):110-111.

[6] 吴绍红,甘建和,黄小平,等.白蛋白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5):434-437.

(本文编辑 冯晓倩)

100048 北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赵红亮: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5-10-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16

猜你喜欢
透析液胆汁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