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种草养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6-03-10 23:42刘青山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7期
关键词:草业种草南阳市

梁 爽,刘青山

(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南阳市种草养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梁 爽,刘青山

(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近几年随着南阳市草食家畜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养殖场(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等的迅速发展,草业出现了供应小于需求严重失衡现状,其原因之一是对优先开发草地资源的急迫性认识不够,并对种草养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笔者提出了当前南阳市种草存在的问题,探讨南阳市草业的合理开发途径及其解决方案,为南阳市草业的开发决策提供解决途径。

1 当前南阳市农村种草养畜存在的问题

1.1 种草依然存在许多认识误区

1.1.1 农村不需要种草,养草食家畜才需要种草

南阳市是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草资源,但现在依然有许多干部群众认为农村不需要种草,尤其是在平原地区。人们通常所指的草是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杂)草,但其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产量低。现在所提倡种的草,是指经过人工培育出的饲用优质牧草。

1.1.2 好地种粮,贫地种草

对优质牧草而言,不同的品种对土壤及生长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使优质牧草获得高产。盐碱地只适合种植耐盐碱的牧草,如沙打旺、黑麦草及籽粒苋等,其他牧草则不宜。在果树园中套种牧草,则必须选择耐荫牧草,而低山丘陵地区,大多土质差,水资源缺乏,则应种植耐旱、覆盖性好的牧草。

1.1.3 种草影响种粮

许多人认为种草影响种粮,这是他们把种草孤立于农业系统之外。草地要与适当的农业系统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粮草结合,农田套种、间种牧草,实行草田轮作,不但可以取得较高的牧草产量,还可以改善地力,提高粮食的产量。草还可以与林结合,建成草地林业系统,草可以与果树结合,建成草果农业系统。

1.1.4 种草的效益不高

在南阳市,大多数地方草产品加工滞后,短时期内牧草很难实现商品化,所以仅仅通过种草来提高效益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难以实现的,但如果种草与养畜结合起来,牧草的潜在效益就能有效的转化和增值。试验表明,种黑麦草+菊苣养鹅,饲养1只肉鹅可节省精料2 kg,降低饲料成本5~7元多,而且省工、省时。可见,推进种草养畜,关键是要科学认识,把握关键,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1.5 盲目引种

目前引种不够规范,特别是进口品种没有经过必要的栽培观察过程,就盲目引进大面积种植,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大面积损失。盲目相信良种,盲目追求产量,结果往往是高产不优质,适口性较差,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1.6 种草不需要什么技术

现在还有许多群众对牧草的特性不很了解,种植的大部分牧草用工少、土壤肥力薄、苗情差、杂草多,严重影响了牧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优质牧草的种植是有一整套科学的栽培技术的,一方面在出苗初期要加强除草(杂草),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施肥。因此,牧草作为农作物中的一个家族成员,对其要悉心管理,才能取得预期效益。

1.2 牧草利用上的错误认识

许多老百姓对于种草与养畜的认识不够,不懂得牧草的合理利用,使牧草的饲料价值发挥不出来。一些人认为牧草没有粮食营养价值高,但科学分析表明,牧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牧草不仅能够为畜禽提供优质的营养,还非常适应我国的气候特点。如苜蓿,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苜蓿都能正常生长,大部分地区一年能割3~4茬,产草量高,饲草品质极佳,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是粮食作物的2倍多,生产同等数量的饲料粗蛋白,种苜蓿比种粮食作物节省一半耕地。其间只需浇水、施肥和简单的中耕管理,费用低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此外,牧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素等。

1.3 草地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许多山坡丘陵地区、平原地区退耕种草地、冬闲田、空闲地、房前屋后、鱼池旁、田边地角等可以开展人工种草,却没有种草,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1.4 传统养殖观念落后,养殖技术含金量不高,生产效益差

长期以来,养殖业在农村一直以副业的方式存在,特别是养肉牛和山羊。长期以来采取拴养放牧或采集野草饲喂方式养牛,不但饲草质量差,而且缺草季节供草不足,这种饲养方式,缺乏全价营养供给,饲养期长,牛的产肉量少。对山羊也是以拴养放牧或散养放牧为主,基本上不供给精料,因而生长速度慢,饲养期长,产肉量少,养殖效益不高。

1.5 草食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不健全,防检及医疗设施落后

南阳市地形广阔复杂,山区、丘陵农民居住分散,对草食动物的疫病防治缺乏认识及足够的重视。同时,对草食牲畜疫病没有根治,近几年来南阳市加大了品种改良,不断进行新品种培育,加上南阳市区域经济条件差,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防检及医疗设施落后。

1.6 国家政策导向不尽合理

国家推行种粮补贴和粮食、棉花价格的走高,大量压缩了非粮作物的种植面积,用于种草的面积相应减少,制约了种草养畜规模的扩大。国家推行的生猪养殖补贴也一样冲击草食家畜的发展。同时,南阳市在发展草畜产业时配套不够紧密,出现了有草无畜或有畜无草的现状。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将影响着种草积极性。

建议县区各级政府、畜牧主管部门充分认识种草养畜对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结合各县区实际。研究、推广“粮、经、饲”三元科学种植套种、轮种技术,对实行种草养畜生产的农户实行政策倾斜,使种草养畜生产能顺利、健康发展。

1.7 牧草种子供应体系不完善

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石,南阳市牧草种子储备体系还在建立和完善中。牧草品种改良还远远跟不上需要,部分农民使用的品种存在退化现象,部分种子经营的奸商掺劣使假、销售伪劣产品、哄抬物价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1.8 草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偏低,牧草加工龙头企业较少

大部分农民生产方式传统,草畜产品就地销售,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介入。对草畜产品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及“包装”升格,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因此市场销售较差,生产效益低,直接影响了草业生产的壮大和发展。

1.9 缺乏活跃的农村草食家畜交易市场

南阳市广大农村,以往畜产品主要是以鲜活形式进入市场。近几年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交易市场如唐河县桐寨铺、社旗县桥头、镇平县贾宋等根本没有牛羊交易,农民买牛羊难,卖牛羊也难。牛羊市场价格偏低,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种养积极性

2 南阳市种草养畜的对策浅析

2.1 大力宣传,积极消除人们种草养畜中的认识误区

各级部门要加强种草养畜宣传,在宣传和指导草业产业发展同时,要客观分析市场条件,综合分析相关因素,实事求是地做好宣传,帮助和引导农民走出种草养畜的认识误区,使他们认识到,种草养畜是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从而达到实现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正确引导和有效指导农民发展草业产业的目的。例如一些地方在宣传使用“两头羊一亩草”的浅显道理传输种草养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加强草业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南阳市应建立草业试验示范区,就牧草生产中的草种选择与组合搭配,大田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优质青干草的调制,适宜草产品的加工、贮藏与利用,加工设备和机械化的配套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示范,一方面可以积累基础数据,并且通过实践提高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和辐射作用,通过示范带动提高农民对种草的认识,并以此为样板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草、用草,依靠科技力量提高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不断推出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

积极探索和推广种草养畜新模式,例如:“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直接投入到基地到农户。“金融机构+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就是由基地或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龙头企业作担保,基地或农户以草或奶抵贷。政府“以奖代投”的经营模式,就是在农户自我投入的基础上,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2.3 推行种草养畜优化模式,达到最佳效益

2.3.1 草畜平衡,增草增畜

要坚持以草定畜、以畜定草、草畜配套的原则,科学制定种什么草养什么畜,养什么畜需要配套种植什么草,强调牧草品种优质化和畜种优良化,增草增畜,着力研究草与畜的合理配套和四季轮供,从而避免出现有草无畜或有畜无草的草畜不配套现象。

2.3.2 种草养畜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

科技是提高养殖效益和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优化模式强调在草畜产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诸环节,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的高效畜牧业转变。

2.3.3 按照产业化布局优化种草养畜模式

按照产业化布局的总体要求,以单个或多个农户联结为一体,集中连片建立优化模式,形成某个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带,推广草畜平衡,引导广大农户向适度规模化发展,并最终实现户成场、社成片、村成带、乡镇成规模,片区成基地的优势产业区域,达到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带一方经济的目的。

2.3.4 按照无害化与生态化要求优化种草养畜模式

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改造传统畜禽圈舍、改变畜禽生活环境、改进科学的饲喂方式和无害化沼气池配套建设,从饮水、饲料、饲养、圈舍、兽药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最终产品的无害化和绿色环保化,达到人、畜、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2.3.5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优化种草养畜模式

通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或龙头企业等形式把生产和市场融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畜牧产业化的进程。一个产业不仅要向市场要效益,更要向科技要效益。畜牧创业者面对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如果不尊重畜禽的生理习性,科学饲养,尽快提高优质饲草的生产能力和配制使用,以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成本,获得的效益势必越来越低。相关科技服务部门和畜禽加工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也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研究草畜结合的路子,帮助畜牧创业者掌握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牧草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实现牧草种植与畜禽养殖共同发展。

2.4 积极制定扶持种草养畜的相关政策

当前南阳市已享受对生猪养殖、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国家也通过了粮改饲规划。对于从事牧草生产的企业和种植规模较大的个体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各级政府要在土地、资金、技术服务、税收等方面给予照顾和倾斜。同时,政府在引导种草时要把后续工作考虑在前,为牧草购销牵线搭桥,可以组织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和种草大村、大户联姻,既解决了牧草销路,又满足了当地养殖用草,实现种草和养畜“双赢”。

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粗放经营向产业化集约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家庭副业向农业支柱产业转变,尽快把畜牧业建成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或主要来源。

2.5 依法行政,管理好牧草种子市场,切实保护种养户的利益

认真贯彻《草原法》、《牧草种子管理办法》,各级草业主管部门应该配合工商部门,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对牧草种植开展专项整治,切实保护种养户的合法利益。

2.6 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及畜牧产业相关体系建设。要按照国家“三定”政策,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经费,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以稳定人心,巩固队伍;其次,要增加服务设施配置,特别是疫病诊断、治疗及检疫设施等需更新和添置,以增强服务功能。

2.7 积极探索农村草业产业化进程

草业要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草业发展格局。应尽快培育、扶持一批草业加工龙头,同时加强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以促进龙头、基地、农民的有机结合。

2.8 加快草业技术培训

当前,不仅要加快对农民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更要注重草产品加工、营销、市场开拓等草业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引进,通过培养各方面草业人才,尽快建立健全草业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系列化配套服务,不断提高草业经营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种草养畜成果,提高种草养畜科技含量,推广优质畜禽品种;以科研、示范、推广、宣传、培训的方式,加大力度推广;加强节粮型畜牧业的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

2.9 建立和发展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建立和培育草食家畜交易市场

尽快恢复和建立农村草食家畜交易市场,使老百姓有地方买家畜,有地方卖家畜。同时通过家畜交易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及时给广大养殖户在生产品种、品质、养殖规模、销售路径以及市场价格方面进行指导,从而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各种销售组织、批发零售企业组织,以及产品加工企业的成熟和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S81

B

1004-5090(2016)09-0006-03

2016-08-19)

猜你喜欢
草业种草南阳市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青海草业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南阳市
节日“种草”
2019年第11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美容须防被“种草”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